早在1月7日,北京市就公佈了2022年第一批的土地供應資訊,預計在2月中下旬開始拍賣。要知道,這距離2021年第三輪土拍結束,僅僅過去了11天。對比2021年的第一輪土地供應時間,也早了將近3個月。從2021年10月到2022年2月,短短五個月時間,北京將進行三次土拍。究竟是何原因,讓首都供地變得如此“猴急“了呢?
首先,搶資源。回首2021年北京三次集中供地,可以說是由熱轉冷。除了第一輪成交火熱,受房企融資受阻和資金鍊等因素影響,後面逐漸降溫。三次土拍結束時間分別為5月11日、10月13日和12月27日,雖然總體拍賣金額仍高達1900億元,但是總共85宗土地供應有28宗流拍。由於房地產企業不會光盯著北京的土地,在資金有限的情況下,先發制人就顯得尤為關鍵了。
其次,穩房價。受全國房企頻繁暴雷影響,人們對房地產市場出現了明顯的信心不足。為了穩定全國房地產的健康發展,國家自去年年底開始開啟了一系列的房地產刺激政策,來穩定下行趨勢的房價。但是由於北京的人口多,房地產需求量大,讓北京的房地產市場迅速升溫。這個時候如果不盡快透過土地供應緩解一下,很快北京的房價就會再次迎來一輪上漲。穩字當頭的房地產行業,經不起大的風浪,地區性調控可以及時穩住當前形勢。
最後,補營收。疫情當下,2021年經濟增速從第一季度的18.3%,一路下滑至第四季度的4%。不僅2月1日到來的春節會對經濟造成一定的影響,2月4日至3月13日的冬奧會和冬殘奧會,所有行業也要為其讓路。全球疫情氾濫下舉辦的此次冬奧會備受矚目,必須圓滿閉幕。北京市第一季度的財政收入勢必受到極大的影響,土拍的提前到來,可以極大彌補財政收入上的空缺。
以上僅為個人觀點,喜歡的朋友歡迎點贊轉發,更多房地產資訊歡迎關注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