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劉可欣
一年到頭了,各家各戶又開始準備年夜飯了。除開每個家庭口味不一致的清炒小菜和紅燒重菜,鐵定會出現在四川人的年夜飯桌上的,就是各種臘味了。曾經“統治”川人年夜飯的九鬥碗,早已不見了蹤影。而在這其中,從桌上消失得最快的,應該就是夾沙肉。
人們對於九鬥碗的定義不能達成一致。有的說法是九鬥碗就是九個菜,也有的說“九”只是一個虛指,形容菜品豐富。雖然說法不一,但是在三樣代表性菜品上總能達成一致:鹹燒白、蒸肘子以及夾沙肉。
蒸肘子現在還是餐廳裡的“一霸”,是人們請客吃飯的常選。鹹燒白則稍微含蓄一點,但是它的光碟速度不遜於蒸肘子。鹹燒白的肉以肥瘦相間的五花肉為佳,兩層瘦肉夾一層肥肉,最外端是被炙烤過的豬皮。吸飽了鹹芽菜汁水的肉,入口即化。豬皮因為炙烤過,抵抗住了高溫蒸氣的考驗,保住了彈性,成為了進嘴後,牙齒唯一的“發力點”。肉吃完了,舀上一勺芽菜和漂浮著豬油的湯汁,一併拌上米飯,是整道菜的精髓。然而夾沙肉,卻因為其甜膩的口感和複雜的製作,逐漸從年夜飯的餐桌上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更為簡單的甜燒白。
雖然人們常把夾沙肉和甜燒白混為一談,但兩者並不相同。甜燒白每一片肉要切得薄,以蒸出鍋後透光為佳。而夾沙肉則沒有這個要求,切得厚就厚點。夾沙肉的肉要取得肥,越肥越好。肉先煮到斷生,切片,以肉皮相連,塞進提前準備好的紅豆沙。兩片肉中間要以最外側的肉皮相連,絕不能斷開。後續包入紅豆沙或核桃、砂糖、果脯等做成的甜餡兒,碼在已經煮得半熟的酒米(四川方言,指糯米)上面,再上鍋蒸熟。出鍋後撒上白糖,亮晶晶的,好看得很。中國人講究好事成雙,肉的片數一定得是雙數,也有一說一定要放16個。
糯米得提前煮到半熟,拌上生油,放在碗裡,撒上黃糖備用。紅豆沙和核桃果仁餡兒自然也可以提前準備好,這就只等切肉和夾內餡兒。年夜飯花樣多,炸煎煮炒樣樣都需要當天準備,因此像是夾沙肉這樣的蒸菜,一般都是提前準備好材料,當天直接入鍋蒸熟即可,又快又方便。不消等到大年三十,臘月廿八九就可以提前準備半成品了。今天準備夾沙肉,明天準備粉蒸牛肉,後天準備鹹燒白,數著數著,日子就到了除夕夜。期待在準備年夜飯的勞作中不斷累加,直到除夕那天和家人們同圍一桌,團圓和休憩的滿足之感,在勞作之後更顯珍貴。
團圓飯桌上的夾沙肉,哪怕是再不喜歡吃甜食的人,都會夾上一筷子,因為總歸是家人精心準備的食物。而從外面買回來的夾沙肉也好,鹹燒白也罷,雖然精緻又方便,但總淹沒在年夜飯的大魚大肉中。所以,年夜飯的味道,還是用雙手做出來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