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瀾曾問過周國平:“為什麼我們都把好脾氣留給外人,卻把壞脾氣留給最愛的人?”
的確如此,我們常常是“兩面派”的做法:
對陌生人,我們總是能和顏悅色,彬彬有禮地相待,一旦回到家,所有的耐心和尊重全部消失不見,脾氣上來了,對家人甩著臉色,說著傷人的話。
殊不知,這樣只會讓家人的心,寒上三分。
俗話說:“脾氣人人有,拿出來是本能,壓下去才是本事。”
控制住自己的情緒,和善對家人,是一個人最該有的修養。
《禮記·大學》說:“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
如此,只有家和,才能萬事興。
將最好的脾氣留給家人,才是一個人的一生所幸。
01
對父母和氣,是最大的孝順
聽過一句話:孝順父母,是一個人最大的福報。
但孝順父母,最難做到的是什麼呢?
孔子給出了最佳答案,是這樣說的:色難。
意思是說:孝順父母,不給父母臉色看,才是最難的。
于丹也曾在講座中說,兒女有錢了很容易做到給父母買房買車,但最難做到的就是不給父母臉色看。
可知,子女對待父母的態度才是最重要的。
熱播劇《小敏家》中:
李萍決定讓金家俊退學,好讓女兒陳佳佳跟他分開。
陳佳佳得知後,立刻怒氣衝衝地闖入辦公室,對著李萍怒目圓瞪,大喊大叫:“李萍,你憑什麼讓他退學啊?”
但李萍的態度很強硬。
陳佳佳立刻眉毛一擰,咆哮起來:“李萍,你真是控制狂,你不只控制我,你還要控制別人。”
原本是高齡孕婦的李萍,聽了這樣的話,又氣又急,傷了胎氣,肚子裡的孩子因此沒能保住。
陳佳佳這才知道自己的言行是有多過分,面不善、言不對,狠狠地傷了媽媽的心。
看著媽媽捂著肚子痛苦地側躺在地板上,她後悔又心疼,那可是她最親的媽媽啊,她怎麼能用兇惡的樣子對待她,讓她傷心不堪呢。可是,後悔晚矣。
有些傷害,一旦造成,無法彌補,不能辜負真心愛著你的人。
胡適先生曾說:“世間最可惡的事,莫如一張生氣的臉。”
哪怕是最親的家人,哪怕是再強大的心,也會被你發的脾氣戳得千瘡百孔。
即使再大的氣性,也不能對父母發洩,會影響到父母的身心健康,畢竟惡語傷人三月寒。
不嫌棄,不抱怨,想發脾氣時剋制一下,溫和地對待父母,是父母最好的養生湯。
對待父母,不惱不慍,面色溫和,才是最大的孝。
父母與子女,本是最高的緣分促成,多一些耐心和愛心給他們。
因為你們之間的緣分只有這一程,下輩子,不管愛不愛,你們都不會再相遇。
02
對愛人和氣,是最高的尊重
在我的印象中,我的父母,彼此間從沒紅過臉,感情好得我都羨慕。
面對生活中的一地雞毛,他們總以理解、包容、笑容相互待之。
父親帶要好的朋友回家吃飯,母親為他們準備了一桌子的菜。
在他們推杯換盞、高談闊論之後,母親打算給他們盛米飯,誰知到廚房開啟電飯煲一看,米和水依舊是原狀。原來,母親當時忘了按下煮飯的按鈕了。母親心生愧疚,喃喃自語:“怎麼就沒按呢,怎麼就忘了呢,這可怎麼辦呢。”她尷尬地杵著,不知所措。
父親聞聲趕到廚房,對上母親歉意的眼神,他笑盈盈道:“沒事啊,現在煮來得及,這不是還有菜嘛,我們再多吃些菜,菜很好吃,我們都還沒吃夠呢。”
父親說完回到桌前招呼朋友繼續吃菜,自己夾了一塊土豆,邊吃邊說:“我老婆做的菜,就是好吃。”
還有一次,父親不慎將外婆留給母親的最珍愛的玉鐲打碎了,自責不已。
母親將碎玉撿起來,不僅沒有生氣責備,還寬慰說:“碎碎平安,消財免災,你別放在心上。”
這件小事故就在母親的一句安慰中輕鬆地帶過了。
父母親就是這樣,他們一直在寬容和體諒中,和和氣氣地攜手走到現在,已經30年了。
父親常對我說:“婚姻想長長久久,夫妻得相互體諒和忍耐。有什麼問題,只需考慮如何化解,而不是想著擺上臉色,責備對方。”
《聖經》裡有一言:“愛是恆久的忍耐,又有恩慈。”
這大概就是婚姻關係中最好的模樣了。
愛人,是沒有血緣關係,卻要相伴最久的親人。
對愛人和顏悅色,就是善待自己。
然而,在生活中,我們常對外人和顏悅色,對愛人卻完全放開自我。
但夫妻關係,往往就在某一次責備中,土崩瓦解。
別等到愛人心灰意冷時,才反思自己不該這麼疾言厲色。
汪涵曾說過:“一個人時,善待自己;兩個人時,善待對方。”
當遇到事情時,給一個擁抱,說一句暖話,夫妻感情更深厚。
在婚姻中,對愛人的態度,決定了感情的溫度。
一輩子很短,我們總該溫柔相待自己的愛人,畢竟,茫茫人海,能成夫妻,是多麼幸運。
03
對孩子和氣,是最好的教育
有人說:“教育孩子,比嚴肅更有力量的是溫和。”
此言不虛,父母的情緒表現,會直接影響到孩子的心理發展。
知乎上,有一個問題是這樣問的:有一個和氣的媽媽是什麼感受?
一個網友在下面分享了自己的親身經歷:
他在高中時,有段時間曾沉迷遊戲,常常夜半三更還在打遊戲。
有一天被媽媽發現了,他有些驚慌失措,小心翼翼地看著媽媽作何反應。
媽媽則微笑著,順手拉過來一張椅子,坐在他身邊,態度和緩地給他分析著背後的利弊:
遊戲的背後是一個優秀的團隊,而團隊裡的成員,都是名校畢業,拿著高薪的人才,同時團隊還聘請了心理學、行為學的專家做顧問,他們所有的目的只有一個,研究如何讓你沉迷他們設計的遊戲。
你玩遊戲所花的大量時間和精力,最後都成了別人成功路上的墊腳石。
孩子,遊戲給你的快樂是短暫的,給你的成就是虛幻的,只有學習和工作,帶給你的是真實的薪酬和社會地位,你明白了嗎?
他聽後恍然大悟,也感激母親不予責備,連生氣的樣子都沒有呈現出來,而是輕聲慢語的諄諄教導。
他有一位待他和氣的母親,和氣的母親最有力量,能接受孩子犯的錯,從正面教育並鼓勵孩子。
他便從那時起,努力學習,最終考上了理想大學。
他的成長、成才,源於他溫和的母親。
父母對子女態度溫和,孩子就有安全感,有勇氣和信心面對問題,進而擁有幸福的人生。
父母溫和的正面教導,對孩子未來的正向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
孩子在成長路上沐浴著父母的和顏悅色,那他也會長成一位自信又溫暖的人。
父母的態度的親和度,決定了孩子人生的溫度。
父母的態度越是親和,孩子的內心就越是幸福富足!
04
見過太多的人,在外一團和氣,有說有笑,一副好人模樣;在家原形畢露,脾氣亂髮,一副被愛的有恃無恐的模樣。
一時半會,家人因為愛你會讓著你。久而久之,家人再不願與你交心,甚至從此與你分道揚鑣。
試想,家都不平,又何以平天下。
亦舒曾說:“人們日常所犯的最大錯誤,就是對陌生人太客氣,而對親密的人太苛刻。”
所言極是,其實真正厲害的人,不論在外、在家,都是一樣的和氣。
《菜根譚》所言:唯和氣熱心之人,其福亦厚,其祿也長。
一個熱心和氣的人,如同冬日陽光,溫暖著周圍的一切,福分也會在他身邊快樂地生長。
曾國藩說:家運之興旺,在於和睦,孝道,勤儉。
一家人懂得包容,互相體諒,和睦有愛的相處,是一個家興旺的根本所在。
一定是特別的緣分,今生成為了一家人。
對父母和善,才是最大的孝順;
對愛人和善,才是最高的尊重;
對孩子和善,才是最好的教育。
家,才是溫馨的地方;家人,才是最重要的人。
餘生不長,善待家人,笑對生活。
對待家人,心平氣和,才是一個人最大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