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我們在裝修房子的時候,對衛生間裝修格外講究,用好的瓷磚面磚和好的衛生用具,但是往往忽略了一個重要環節,牆面防水未做好,導致幾年後我們衛生間外面與地面交界牆面上出現蛻皮或者斑禿。可是牆面防水在家庭裝修上往往由於費工費時,基本上95%的裝修流程上都是一帶而過,根本達不到防水要求。作為非專業的人士就算你全程盯著施工,也未必能看明白。下面就來介紹一下如何做好牆面防水:
1.裝修購買的防水材料,應有產品合格證書和出廠檢驗報告,雖然家庭用料比較少,但也需要裝修公司提供產品的相關證明材料,確保不是三無產品。
2.施工前,要對浴室或者廁浴間的混凝土地面進行找平,找平層表面應平整、堅固,不得有疏鬆、起砂、起皮現象,排水坡度要外高內低,排水坡度不宜小於1%。
3.廁浴間地面,宜選用防水塗料或剛性防水(水泥砂漿)材料做迎水面防水,也可選用柔性較好且易於與基層貼上牢固的防水材料。牆面防水層宜選用剛性防水(水泥砂漿)材料或經表面處理後與粉刷層有較好結合性的其他防水材料。室內防水不得使用溶劑型防水材料例如:一般包括911聚氨酯防水塗料和丙烯酸防水塗料類等。
4.廁浴間四周牆根防水層泛水高度不應小於250mm,這點非常重要,家庭裝修施工往往都達不到250mm,其他牆面防水以可能濺到水的範圍為基準向外延伸不應小於250mm。浴室花灑所在及鄰近牆面防水層高度不應小於1.8m。1.8m的高度基本在家庭裝修一般也是達不到的。這點和牆面牆根泛水高度不應小於250mm尤為重要。在裝修過程中一定要全程關注這塊,如果沒來得及看到這塊施工,也要重新做一遍。
5.做防水砂漿施工前,裝置預埋件和管線應安裝固定完畢。基層表面應平整、堅實、清潔,並應充分溼潤,無積水。
6.鋪貼牆(地)磚宜用專用貼上材料或符合貼上效能要求的防水砂漿。
7.地漏與地面混凝土間應留置凹槽,用合成高分子密封膠進行密封防水處理。地漏四周應設定加強防水層,加強寬度不應小於150mm。防水層在地漏收頭處,應用合成高分子密封膠進行密封防水處理。
8.最後防水層施工完成後,應進行蓄水、淋水試驗,蓄水高度不應小於20mm,地面蓄水試驗時間不應小於24小時。牆面間歇淋水試驗應達到30分鐘以上進行檢驗不滲漏。
以上就是室內廁浴間防水施工應該注意的方面,希望能給大家帶來一些幫助,如有好的建議,歡迎在評論區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