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吉林省初中生物畢業學業水平考試
生物學試題共6頁,包括兩道大題。全卷滿分50分,考試時間為50分鐘。考試結束後,請將本試題和答題卡一併交回。
注意事項:
1.答題前,請將自己的姓名、准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並將條形碼準確貼上在條形碼區域內。
2.答題時,請按照考試要求在答題卡上的指定區域內作答,在草稿紙、試題上答題無效。
一、選擇題(下列各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每小題1分,共20分)
1.下列能進行呼吸作用的是
A.柳樹 B.煮熟的種子 C.智慧機器人 D.電腦病毒
2.人體吸收營養物質的主要器官是
A.口腔 B.食道 C.小腸 D.大腸
3.美人松是長白山特有的植物。它不具有的結構層次是
A.細胞 B.組織 C.器官 D.系統
4.圖1為植物細胞和動物細胞結構模式圖,具有控制物質進出作用的結構是
5. 利用雜交技術培育出高產量水稻新品種,被稱為“雜交水稻之父”的科學家是
A.屠呦呦 B.錢學森 C.袁隆平 D.鍾南山
6.圖2是柴胡種子萌發數與溫度關係柱狀圖。由圖可知,柴胡種子萌發的最適宜溫度是
7.女性產生卵細胞的器官是
A.子宮
B.卵巢
C.陰道
D.輸卵管
生物學試題第1頁(共6頁)
8.細菌不具有的結構是
A.細胞壁 B.細胞膜 C.成形的細胞核 D.細胞質
9.人撥出的氣體與吸入的氣體相比,撥出氣體成分的變化是
A.二氧化碳和氧氣都增多
B.二氧化碳和氧氣都減少
C.二氧化碳減少,氧氣增多
D.二氧化碳增多,氧氣減少
10.圖3為中國居民的“平衡膳食寶塔”。青少年正處於身體生長髮育的關鍵期,專家建議應該多吃一些③、④層的食物,主要是因為該層的食物中富含
A.澱粉 B.脂肪 C.蛋白質 D.維生素
11.2020年流行全球的新冠肺炎的傳播途徑主要是
A.透過蚊蟲叮咬傳播
B.透過飛沫或接觸傳播
C.透過水、食物等飲食傳播
D.透過飼養、投餵動物傳播
12.生物體在形成生殖細胞過程中.染色體數量要減少-半。玉米的體細胞中染色體數目為20條,它產生的精子中染色體數目是
A.10條 B.20條 C.10對 D.20對
13.農民給玉米施加氮肥的主要目的是為植株生長提供
A.水 B.無機鹽 C.蛋白質 D.維生素
14.如圖4所示,根據實驗現象判斷金魚藻產生的氣體是
A.氧氣
B.空氣
C.水蒸氣
D.二氧化碳
15.下列食品與其儲存方法的對應關係中,不恰當的是
A.鹹鴨蛋------醃製法 B.袋裝香腸------真空法
C.牛奶------巴氏消毒法 D.瓶裝罐頭------滲透儲存法16.魚缸長期不換水,缸的內壁上就會長出綠膜。這些綠膜所屬的植物類群是
A.藻類植物 B.苔蘚植物
C.蕨類植物 D.種子植物
17.下列動物的行為中,屬於先天性行為的是
A.蚯蚓走迷宮 B.黑猩猩釣取白蟻
C.菜青蟲取食白菜 D.大山雀偷喝牛奶
18.花的結構中能夠發育成果實的是
A.胚珠 B.子房 C.受精卵 D.子房壁
19.圖5是耳的基本結構示意圖。其中外形類似於蝸牛殼,具有對聲波敏感的感覺細胞的結構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0.近年來,心梗患者出現低齡化趨勢,因此青少年應該選擇健康的生活方式。下列屬於健康生活方式的是
A.熬夜玩網路遊戲 B.堅持體育鍛煉,按時作息
C.多吃高熱量、油膩的食物 D.學習起來廢寢忘食,久坐不動
二、非選擇題(共30分)
21.(5分)顯微鏡是科學探究過程中常用的一一種觀察儀器,它能幫助我們從宏觀世界走進微觀世界。據圖回答問題。
(1)顯微鏡的放大倍數是目鏡與物鏡放大倍數的乘積。圖6所示顯微鏡的放大倍數是______倍。(2)圖7是顯微鏡下洋蔥鱗片葉內表皮細胞的物像。從甲圖調整到乙圖,使物像更清晰,需轉動圖6中的________(填字母)。
(3)圖8是酵母菌染色後在顯微鏡下呈現的物像,除了澱粉粒被染成藍色外,被染上顏色的結構還有c_________(填結構名稱)。
(4)下列實驗中需要使用顯微鏡進行觀察的是_________(填序號)。該實驗需要用________染色。
①觀察蚯蚓 ②觀察青蛙的形態結構
③觀察雞卵的結構 ④觀察人的口腔上皮細胞
22.(7分)在一次關於動物知識的交流中,同學們]提出了很多的觀點和問題。
甲同學:家兔的生殖發育特點為胎生、哺乳。
乙同學:水螅和鯽魚,都屬於無脊椎動物。
丙同學:青蛙的成體用肺呼吸,面板輔助呼吸,幼體生活在水中,用什麼呼吸呢?
丁同學:蝗蟲屬於節肢動物,它的發育過程有什麼特點?
.....
根據同學們]的討論,回答下列問題。
(1)對比甲、乙同學的觀點,表述正確的是__________同學。
(2)青蛙的幼體生活在水中,用______呼吸;成體既能在陸地上生活,也能在水中活動,用肺呼吸,面板可輔助呼吸。
(3)由圖9可知,蝗蟲的發育過程屬於不完全變態,要經歷受精卵→若蟲→成蟲三個時期。圖中c屬於_________時期。
(4)同學們討論的內容中包含的動物有家兔、水螅、蝗蟲、青蛙、鯽魚,其中最高等的動物是_________。
該動物的運動系統主要是由骨、_________和肌肉組成。
家兔的長毛和短毛是一對相對性狀。如圖10所示,長毛兔(AA)和短毛兔(aa)交配後,子代的性狀是__________(填“長毛”或“短毛”),推測子代的基因組成__________。
23.(8分)人體的生命活動需要多種器官和系統相互協調配合完成。圖11是人體泌尿系統組成示意圖;圖12是腎單位結構示意圖;圖13是尿的形成過程中葡萄糖含量變化折線圖;圖14是部分血液迴圈示意圖。據圖回答問題。
(1)圖11中形成尿液的器官是___________(填序號),暫時貯存尿液的器官是___________(填序號)。
(2)圖12中a是___________(填結構名稱)。依據圖13,分析a、腎小囊、b中的葡萄糖含量的變化,可知b具有____________作用。
(3)如果人體糖分攝入量正常,圖11中①結構沒有發生病變,但尿液中卻出現了葡萄糖,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分泌不足,形成糖尿。
(4)血液流經腎臟後,由動脈血變為___________。
由圖14可知,血液最終回到心臟的__________。
(5)人體排尿反射是生來就有的,屬於___________(填“簡單”或“複雜”)的反射。
24.(5分)生物學課題小組提供了“酒精對水蚤心率的影響”的兩個實驗的資料,分別是低於0.25%酒精溶液濃度對水蚤心率影響的趨勢圖和高於1%酒精溶液濃度對水蚤心率影響的資料表。酒精溶液濃度為“0”的是清水。
高於1%酒精溶液濃度對水蚤心率影響的資料表
酒精溶液的濃度 |
0 |
1% |
5% |
8% |
10% |
15% |
20% |
水蚤10秒內心跳次數(平均值) |
33 |
30 |
24 |
22 |
21 |
18 |
0 |
請結合兩個實驗的資料回答相關問題。
(1)若你探究“酒精對水蚤心率的影響”,作出的假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為了控制單--變數,實驗時選取水蚤的個體大小應儘量___________(填“相同”或“不相同”)。
(3)實驗中設定“酒精溶液濃度為0”的組,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趨勢圖和資料表中的“水蚤10秒內心跳次數”為多次測試資料的平均值,其目的是減小_______,使實驗結果更準確。
(5)分析趨勢圖和資料表,你得出的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5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據日前報道,日本政府正式決定兩年後將福島第一核電站核汙水排入大海,此決定立刻遭到國際社會的譴責和質疑。
核汙水含有放射性物質,如被人類或其他生物體吸入,將長期殘存體內。在海洋環境中,放射性物質透過食物鏈可能被富集。人類一旦食用被汙染的魚類,放射性物質就會進入人體,可能對DNA產生影響,並造成基因損害。
如果福島核電站核汙水被排入海洋,從排放之日起57天內,放射性物質將擴散至太平洋大半區域,十年後將蔓延全球海域,全球都將會有風險。
(1)海洋生態系統由生物部分和___________組成。
(2)核汙水中的放射性物質屬於影響海洋生物的____________(填“非生物因素”或“生物因素”)
(3)放射性物質可能影響人類的DNA,造成基因損害。由此導致遺傳物質的變化所引起的變異屬於______________,(填“可遺傳的變異”或“不遺傳的變異”)。
(4)上述材料體現了___________是一個統一的整體,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態系統,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園。
(5)生態環境問題是全球性的問題,作為地球上的--員,你以哪些實際行動來保護我們共同的家園?______________________。(寫出一點即可)
吉林省2021年初中畢業學業水平考試生物學試題
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
評閱說明:
1. 本試題答案以人教版教材內容為依據,考查八年級學生學業水平。
2.生物學術語有錯字均不得分,其他情況酌情給分。
一、選擇題(下列各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每小題1分,共20分)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A |
C |
D |
D |
C |
B |
B |
C |
D |
C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B |
A |
B |
A |
D |
A |
C |
B |
D |
B |
二、非選擇題(每空1分,共30分)
21.(5分)
(1)400
(2)b
(3)細胞核
(4)④ 碘液(稀碘液)
22.(7分)
(1)甲
(2)鰓
(3)成蟲
(4)家兔 關節(骨連線)
(5)長毛 Aa
23.(8分)
(1)① ③
(2)腎小球重吸收(重新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