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 李丹萍 記者 蔣肖斌
9月19日晚,“灣區升明月”2021大灣區中秋電影音樂晚會節目單劇透,《東方之珠》《彎彎的月亮》《月朦朧鳥朦朧》等家喻戶曉的作品將被再次演繹,具有澳門迴歸特殊意義的《七子之歌》也名列其中。
大部分觀眾第一次聽到這首歌曲,可能是在1999年澳門迴歸晚會上,9歲的澳門女孩容韻琳用稚嫩的童聲唱道:“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我離開你太久了,母親……”在那樣一個舉國期盼的特殊時刻,一首《七子之歌》撥動了無數中華兒女的心絃。
《七子之歌》是由著名詩人聞一多創作的一首組詩,包括“澳門”“香港”“臺灣”“威海衛”“廣州灣”“九龍島”和“旅順·大連”等七篇。如今最廣為傳唱的版本,改編自組詩中的第一篇,即《七子之歌·澳門》。
1922年,23歲的聞一多赴美留學。其時正值中國社會凋敝、山河破碎之際,身居國外的聞一多深感故土“失養於祖國,受虐於異類(《七子之歌》引言——記者注)”,於1925年3月憤然寫下《七子之歌》。在詩中,聞一多采用擬人的手法,將中國當時被列強略去的七處土地比作遠離母親的七個孩子,他們異族欺辱,渴望回到母親的懷抱。
1925年6月1月,聞一多學成歸來,抵達上海。而就在兩天前,“五卅慘案”發生。聞一多決定將《七子之歌》提前放至《現代評論》上刊發。1925年7月4日,《七子之歌》發表,引起社會廣泛共鳴,被收錄《公民詩歌》一書。
歲月走過,《七子之歌》再度被關注,是在1998年年底,也就是澳門迴歸前夕。當時,中央電視臺籌拍電視紀錄片《澳門歲月》,導演從聞一多選集中找了這首組詩,並決定把第一首《澳門》作為主題曲,請作曲家李海鷹譜曲。
從收到邀請到創作完成,李海鷹僅用了兩天。在歌曲中,李海鷹採用了一些潮汕歌曲的元素,用音調的轉換表達著孩子對母愛的渴望。
在創作時,李海鷹除了譜曲,還對原詞進行了小小的改動,將“媽港”改成“Macau”。16世紀中葉,第一批葡萄牙人抵達澳門,詢問居民當地的名字。居民誤以為在問廟宇,回答叫“媽祖”。葡萄牙人根據發音將其譯為“Macau”,這也是澳門葡語名字的由來。
歌曲創作完成後,澳門培正中學小學二年級的容韻琳,從幾千名學生中被選拔出來,成為這首歌最早的演唱者。其時容韻琳僅有9歲,普通話不標準的她,每天跟著老師逐字逐句地練習。
1998年年底,《澳門歲月》首映,稚嫩的童聲搭配真摯的情感,主題歌《七子之歌》戳中了無數人的心,歌曲隨後被選為迎接澳門迴歸的“主題曲”。
2006年,“嫦娥一號”月球探測衛星在繞月期間,還播放了《七子之歌》。2019年,澳門迴歸祖國20週年,和容韻琳同為澳門培正中學學生的龍紫嵐,成為《七子之歌》新一代演唱者。當時11歲的龍紫嵐透過廣播,向1999年參加過澳門迴歸晚會《七子之歌》合唱團的成員發出邀請,大家紛紛響應,和龍紫嵐一起重唱經典,《七子之歌》實現了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
在此次“灣區升明月”晚會上,《七子之歌》將被再次唱響,而澳門,也已經回來很久了。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