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和尼泊爾邊境線上,有一座名叫吉隆的小鎮,距離拉薩有近800公里的路程。然而就在這麼一座祖國西南邊陲的小鎮上,卻有一處墓地,裡面埋葬著100多名來自中國東北的清軍士兵。每當人們經過,不禁會問,是什麼讓這些清軍士兵不惜萬里之遙來到這裡,甚至埋葬在這裡?
乾隆五十三年七月二十七日(1788年),正在承德避暑的乾隆皇帝,忽然接到軍機處轉來的加急軍報。據駐藏大臣奏稱:“一個名叫巴勒布的小國,發兵跨越喜馬拉雅山,進攻西藏。藏兵人少力弱,不能抵禦。六月下旬,巴勒布已攻佔西藏的邊境城寨聶拉木、濟嚨、宗喀。”訊息傳到承德,已經在事發一個多月以後了。巴勒布是什麼地方?又在哪個犄角旮旯?滿漢大臣們滿頭霧水。直到找來在京的西藏活佛,清廷上下才搞明白,原來這巴勒布就是“廓爾喀”,也就是後世的“尼泊爾”。
如果把尼泊爾跟清朝做對比,說他們一個是螞蟻,一個是大象,一點都不過分。然而,就是這樣一個看上去人畜無害的小國,卻打起了中國主意。
事情的起因還得說到八年前,也就是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當時六世班禪額爾德尼到北京覲見大清乾隆皇帝,備受禮遇,得到的賞賜極多,沿途僧眾信徒,也供奉了非常豐厚的財物。後來六世班禪在北京圓寂,班禪的財物也就都落到了他的哥哥“仲巴呼圖克圖”手中。“仲巴呼圖克圖”非常自私,沒有分給下屬,也沒有分給親人。結果班禪的另外一個弟弟得到訊息後,非常眼紅,就跑到尼泊爾,慫恿尼泊爾的廓爾喀王族出兵,說西藏有好多珍寶,西藏武裝力量也很熊包,不搶白不搶。廓爾喀貴族垂涎三尺,也不瞭解清朝的實力,於是一場戰爭就這樣爆發了。
清廷得到戰報後,不敢怠慢,乾隆立即命令成都將軍率軍4000進藏反擊,可是隊伍趕到的時候,西藏的官員卻說我們已經擺平了,把廓爾喀打敗了。
實際上,廓爾喀根本沒有遭到有力抵抗,西藏地方當局瞞著清廷,與廓爾喀談判求和,簽訂協議,每年向廓爾喀交納元寶300錠(約合白銀15000兩),換取廓爾喀退兵。清軍前線將領信以為真,向乾隆報捷,於是清朝跟尼泊爾的第一仗就這樣稀裡糊塗結束了。
然而,慾壑難填,乾隆五十六年六月(1791年),廓爾喀人以西藏地方政府未按約定付足銀元為由,再次侵略西藏。廓爾喀人勇悍能戰,駐守藏兵卻缺乏訓練,紛紛敗退。
乾隆五十六年八月,廓爾喀軍在薩迦擊敗藏兵,長驅而入。駐藏大臣保泰以衛護七世班禪為名,竟要把達賴和班禪一起遷往青海。只有都司徐南鵬所率120名漢兵,聯合藏民堅守抗擊。廓爾喀軍大肆掠奪寺廟中的金銀佛像、供器,歷代班禪靈塔上鑲嵌的珠寶、松石、珊瑚均被挖去,清廷給六世班禪的金冊亦被搶走,損失極為嚴重。
乾隆皇帝得知之後,急招兩廣總督福康安來京,準備好好教訓一下廓爾喀這個不知道天高地厚的螞蟻。出於不信任西藏地方軍隊的考慮,乾隆帝命黑龍江將軍都爾嘉,挑選1000名索倫營士兵跟隨進藏。
索倫營,在清代是指由黑龍江地區的土著民族士兵組建而成的軍隊,主要由鄂溫克和達斡爾族人組成,也包含一部分錫伯族人。索倫營世代以“採捕打牲為業”因此,這種獨特而惡劣的生存環境,讓索倫人不僅有了強壯的身體,更有了高超的騎射,搏鬥的技藝。索倫營,就是由優秀的索倫族人組成的部隊。隨著八旗兵戰鬥力的日漸荒廢,索倫營就成為了清朝軍隊中的頂樑柱和王牌軍,每當有重大戰事爆發的關鍵時候,經常把索倫營作為取得最後勝利的法寶。
著急平亂的乾隆發出“四十日即抵藏中”的命令。在當時的交通條件下,40天內到達前線,這完全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福康安接到命令,無法抗拒,只得硬著頭皮,晝夜兼程,展開了一次罕見的冬季青藏高原長途急行軍。他們每天凌晨三四點起程,至夜九點駐歇,每天僅休息六七個小時。行走數日後,大雪封山,高山反應席捲了所有人,頭暈氣喘不止。進入藏界又連遇風雪,一路上只能撿拾牛馬糞便作燃料,馬匹疲乏大批倒斃。正在著急之時,遇到駐藏大臣派出辦理糧餉的道員,帶著馬匹前來迎接,方得換馬前進。 乾隆五十七年正月二十日福康安到達拉薩,從西寧出發算計,總計50天行走了5000 裡。福康安作為滿洲貴族、一軍統帥,輕騎簡從,寒冬裡冒雪長途跋涉,迅速到達西藏,體現出了清朝前中期八旗將領的勇武精神。
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五月十四日,福康安率領清軍翻過喜馬拉雅山口,進入廓爾喀。這是唐朝時期吐蕃軍出征天竺近1100年後,中國軍隊再次越過喜馬拉雅山脈進入古代印度區域。廓爾喀軍雖然能戰,但是戰術呆板僵硬,每次都會被清軍以正面佯攻牽制,側翼迂迴穿插的戰術擊敗。
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7月,福康安主力部隊兵臨加德滿都城下,廓爾喀國王十分恐慌,出城乞和,將包括乾隆帝賜給六世班禪的金冊在內的全部財物送還。還派重臣烏達特巴爾等往北京進貢,貢品有大象、番馬、孔雀、氈絨以及樂工13人。這場世界屋脊上的大規模戰爭遂告結束。此戰之後,廓爾喀一直保持著與清王朝的朝貢關係,直到19世紀成為英國的殖民地。
在這場戰爭中,清軍參戰人數1萬餘人,共有2112人陣亡,其中就有100多名來自中國東北的索倫兵被安葬在吉隆這塊遠離家鄉的土地上!成為流落他鄉的孤魂。清軍副將海蘭察受傷,並於第二年去世。乾隆皇帝破例將其以戰死者身份入昭忠祠,並將其畫像掛入紫光閣。
往期選列,點選可檢視:
站在歐亞大陸視角下,看待清統一準噶爾之戰
六十萬準噶爾人屠戮殆盡,乾隆下令:永絕根株
倉央嘉措:準噶爾與大清王朝鬥爭下的犧牲品
大小和卓之亂,回部夜郎自大,成就一代名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