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當今有不少的青少年,會認為抗美援朝的自願軍戰士能吃上米飯?現在的書本是連提都不提當年的革命先烈的生活條件和戰場環境了嗎?甚至連30多少歲的人也是這樣認為,不覺得可笑和可悲嗎?
現在這些人啊,不會是認為自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就一直都是今時今日生活條件吧?還有,那些抗日神劇,那些演抗日戰士的人都是身穿清一色嶄新軍裝, 男的腳蹬光亮的皮鞋,女的腳穿高跟鞋,腮紅、口紅打起來,旗袍洋裝穿在身;男的英姿颯爽,女的 嬌媚多姿。我弱弱的問一下:在那個年代,有嗎?有可能嗎?……
我記得,小時候很窮,不少同學連一個學期兩塊多錢的學費都交不起。同學們除了過年那幾天,有些人能穿上新衣服,過完年就藏起來,留著下次過年再拿出來穿,大人小孩都一樣。大多數人,大多數時候,都是穿打了補丁的衣服,甚至有比較窮的人家,衣服都補得不成衣樣了,根本看不出來原來的面料了,也照樣穿在身上。老師嘴裡經常說:新3年,舊3年,縫縫補補又3年。
我記得,廣東大概是1981年左右分田下戶的。83年以前,能一天吃上兩頓飯的人少之又少。我們現在的課本,為什麼就不能提起以前艱苦樸素?雖說改革開放40年,國家富強,物質豐富。憶苦思甜有時是有必要,好讓那些後輩牢記歷史、牢記職責使命,緬懷先烈,熱愛祖國,珍惜現在這來之不易的繁榮與和平不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