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722年12月20日,即康熙六十一年,清朝第四位皇帝康熙帝病逝於京西 暢春園,享年69歲。一代明君康熙皇帝就這樣走完了他風雲變幻的一生。以勤政愛 民著稱於世的康熙帝,執政時間長達61年,是我國曆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君主。死 後,康熙帝被葬入了清東陵中的景陵。 景陵位於昌瑞山腳下,南望象山,那裡山清水秀,雲霞飛舞,著實是個風水寶 地。但恐怕沒人知道,康熙帝的景陵是在一個大水坑中修建起來的。作為堂堂“千 古一帝”的康熙,為何死後甘願屈身於大水坑中呢?這裡還有一個傳說。 傳說,康熙帝即位之後,一直沒有給自己修建陵寢。直到康熙十三年,他才派 出了大學士、禮部官員和欽天監去為自己尋找建陵之地。按照子隨父葬的習俗,官 員們來到了康熙帝父親順治帝的陵寢所在地昌瑞山勘探陵址。
經過一年艱苦反覆的勘探後,這些官員和風水先生終於在位於順治帝孝陵東南 2000米的地方找到了一塊寶地。這裡群山簇擁,綠水環繞,松柏長青,雲蒸霞蔚 實在是不可多得的建陵寶地。就在大家興奮不已的時候,一個讓眾官員為難的問題 出現了。在陵穴的位置上,有一個深水潭,潭水面積大約畝許,深不見底。 當地百姓告訴官員們,這口深水潭的底部和陵區南面的龍門口相通,兩水合為 一體,水下常有蛟龍出沒。每當遇到大旱,當地百姓便來到這口水潭邊求雨,十分 靈驗。後來,昌瑞山被劃為了皇家陵地,他們才不再來此求雨。聽完當地百姓的講述,官員們便將 此事連同考察的結果一起寫成帖子呈給 了康熙帝。
康熙帝看過之後,決定親自 去那塊風水寶地考察一下。 第二年春季,康熙帝借春祭之名, 來到了昌瑞山。拜謁父親順治帝的陵寢 後,在大臣們的陪同下,康熙帝來到了 那塊萬年吉地。 康熙帝細細掃視了下,發現這裡確 實如同官員們所說的那樣,是一個山水 相宜的絕佳寶地。而那口深潭位於兩道 山溝的匯合處。山溝陡峭,水流湍急, 天長日久的沖刷,必然在這個匯合處衝 擊成潭。一遇到陰雨天氣,雨水滿溢, 水面自然就會很寬,加上週圍山高林密, 遮擋了光線,潭水肯定顯得深不見底。
不瞭解情況的農民很自然就會臆想出與龍門 口相通、水下有蛟龍等軼聞,實在不足為奇。 檢視完畢,心中已經有數的康熙帝當夜就住在了此地的行宮裡。 第二天早上,康熙帝召集了群臣說:“朕昨晚做了個夢,夢見龍王三太子對 朕說:‘陛下您是真命天子,勤政愛民,澤被蒼生。現在您看中了那塊寶地,我願 意遷走我的龍宮,將那塊地讓給您。’朕聽了後再三推辭,三太子又說這是天意 不必推辭。既然天意如此,那就將此地選為陵址,明年春天就動工修建吧。” 到了第二年,康熙帝的景陵如期動工。
巧合的是,這年正好遇上大旱。陵穴 上原先那個看起來深不見底的水潭居然縮小得只剩下了半畝。奉命建陵的大臣和工 匠們驚奇不已,果真以為康熙帝夢見的三太子顯靈,搬走了龍宮。 看神靈都對康熙帝如此謙讓,這些工匠們也就幹得格外起勁。康熙帝在親 自檢視陵址的時候,已經知道深潭是由山溝的急流沖刷而成的。為了避免自己的陵 寢也遭到山洪的沖刷,他特意下旨讓建陵的工匠在兩條山溝的下游各接修一條又寬 又深的馬槽溝,疏導山間急流。 而那剩下的半潭水,則被工匠們用大罐子晝夜不停地舀了出去。清空了潭水 之後,景陵的修建工程隨即熱火朝天地展開。經過6年時間,景陵終於宣告完工。 雖然這只是個傳說,但康熙帝的景陵在地勢上確實要比其他陵寢偏低一些。
這似乎也從事實上印證了康熙帝的景陵是從大水坑中建起來的。 1723年,隨著景陵地宮的大門被徐徐封閉,一代明君康熙帝和他開創的那個輝 煌時代也被永久地封存在了歷史的記憶中。 然而,地宮的封閉並不意味著這位生前創下了無數文治武功的千古帝王能夠靜 靜地安息。相反,在迄今為止將近300年的時間裡,康熙帝的景陵屢遭劫難,飽經 滄桑。 1832年,即道光十二年正月初九、十四,景陵地面建築中的東朝房和西朝房先 後燃起大火,幸虧撲救及時,才沒有造成重大損失。但起火原因卻始終沒有查明。
1905年,即光緒三十一年,景陵再次遭遇大火炙烤。 這年的3月25日,景陵的隆恩殿上屋簷的簷部突然冒起了滾滾濃煙,頃刻間火 光沖天。守陵的官員急忙開啟大門,衝進了院內。內務府主事博爾莊武奮不顧身地 衝進隆恩殿內,將6塊神牌抱了出來。等他再想進去搶救其他東西時,火舌已將整 個大殿捲入口中。大殿熱浪襲人,根本無法靠近。 等到東陵守護大臣、當地總兵趕到景陵時,整個隆恩殿已經被燒成了灰燼。事 後,光緒帝欽點專人查辦此事。然而負責偵辦此事的官員竟然毫無線索,真是讓人 無法理解。 當時尚未進入雷雨季節,且火災當天根本就沒下雨,所以隆恩殿遭雷擊失火的 可能性不存在。而當時既不是清明大祭,也不是康熙帝及四位皇后的生辰祭,所以 因祭祀用火不慎而導致隆恩殿被焚燬的可能性也可排除。
唯一的可能就只剩下人為縱火了。有人猜測是守陵官員相互陷害,欲致對方於 死地才放的火。但這種猜測過於大膽,因為還沒有誰膽敢縱火焚燒帝陵。 隆恩殿被焚毀一事,最終的調查也因沒有線索而不了了之。 莫名的火災已經讓景陵殘破不堪,而盜墓賊肆無忌憚的掃蕩則使得景陵遭到了 滅頂之災。1945年日本投降,抗日戰爭結束,國共兩黨之間的內戰卻一觸即發。此混亂的時局使得盜慕賊變得極為猖狂。 這年8月,當地的一位姓張的盜墓賊糾集了多達300人的隊伍,對景陵展開了大 規模的盜掘。
塵封了200多年的地宮被再次開啟,無數奇珍異寶被掃蕩一空。“千 古一帝”康熙帝及四位皇后的遺骸被盜墓賊從棺槨中取出,散落在一片狼藉的地宮 之中。現場的慘狀讓人慾哭無淚。 如今,渡盡劫波的康熙帝景陵依舊默默地沉睡在清東陵中。往昔的傷口似乎還 在隱隱作痛。只希望今日的人們能夠好好地保護這位千古一帝的安息之所,讓那些 不堪回首的悲劇不再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