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如意館成就皇家品牌,
傳教士博得無上榮耀
圓明園如意館的西洋人大部分時間是像工匠一樣畫枯燥無味的宮殿裝飾畫,日復一日地複製皇帝喜歡的相同題材的畫。在乏味的工作中,傳教士們仍在竭力創新。經過不懈努力,他們終於讓中國皇帝與本土宮廷畫家接受了西洋焦點透視畫,宮廷檔案中稱“通景畫”或“線法畫”。
如意館,無疑已成為皇家藝術的品牌。除了繪畫,許多同時期的藝術作品都打上了它的烙印。如意館中的西洋傳教士,除了繪畫外,還是許多製造設計方面的專門人才。比如法國傳教士沙如玉,發明了能報時間的自鳴鐘,也就是今天的鬧鐘,這在當時的歐洲被視為是一大奇蹟。圓明園中大量精美的玻璃器皿,就來自於如意館紀文修士的設計與製造。如意館的西洋傳教士們,甚至還發明瞭機器玩具。據記載,楊自新修士製造了一頭機械獅子,能走一百多步,傳教士石澄元還造了個機器人。
皇帝對如意館西洋傳教士們的工作業績當然心裡有數,經常會賞賜他們以示鼓勵。乾隆元年(1736)宮廷畫家唐岱、郎世寧以及郎世寧的學生王幼學因為畫畫出色,皇帝傳旨賞給唐岱和郎世寧每人人參二斤、紗二匹,賞給王幼學官用緞二匹。同年,郎世寧等畫家又得到皇帝賞給的御用緞、貂皮等珍貴物品。乾隆二十二年(1757),郎世寧七十壽,皇帝特別於當天請郎世寧赴圓明園見面,還賜絹六匹,朝服一領、瑪瑙項飾一環,並賜御筆頌詞。從圓明園回京路上,郎世寧坐大轎,二十四人樂隊開道,滿漢官四人騎馬相隨,八名侍從捧御賜物品,一直到宣武門南堂,沿路百姓觀瞻,縉紳相賀,無上榮耀。
乾隆四十二年(1777),另一位如意館中的歐洲畫家艾啟蒙七十歲生日的時候,在圓明園得到乾隆皇帝召見,並賜朝服及御題“海國耆齡”匾,在北京的其他歐洲傳教士也參加了慶祝典禮。皇帝還下命令,使艾啟蒙獲得了乘坐八抬肩輿、樂隊官員隨行,在京師中巡遊的榮耀,這應當是對宮廷畫家很高的獎勵。
04 圓明園興建西洋景觀,
洋官員設計煞費苦心
1744年,乾隆皇帝御定的“圓明園四十景”被公佈於眾。所有的人都認為這是皇帝對圓明園興建熱情暫告一段落的訊號。誰也沒想到,兩年後,乾隆皇帝忽然又突發奇想,開始在圓明園內大規模開發興建西洋景觀。
有一種說法,1747年,乾隆皇帝看到了來自西方的一種噴泉畫冊,又叫水法的畫,很是喜歡。因此產生了要在圓明園建造一座帶有“大水法”(噴水池)的西洋風格宮殿的念頭。
實際上,早在乾隆初年,圓明園各處已開始出現西洋建築。據檔案記載,乾隆四年(1739)曾在“山高水長”搭建過一座四丈二成方的“西洋房”。而在“慎修思永”等處也都有西洋風格裝飾性的燈、塔及其他陳設。
建造“大水法”前,乾隆皇帝首先諮詢了郎世寧——這個來自義大利藝術之都米蘭的傳教士。郎世寧親歷了康、雍、乾三朝,實際上這時他在清宮中已取得了首席藝術家的位子,郎世寧毫不猶豫地推薦了另一位西洋傳教士蔣友仁。
蔣友仁
蔣友仁
蔣友仁(Micheal Benoist)(1715—1774年),字德翊,法國人。清代來華的天主教傳教士。乾隆九年(1744年)抵中國澳門,旋奉召赴京,協助修訂曆法。後為宮中工程師,設計監督修造噴水池等。三十八年(1773年)繪《世界全圖》進呈,較利馬竇、南懷仁所制更為精當。又遵旨參與繪製《皇輿全圖》,共104幅,甚得乾隆皇帝優遇。1773年教皇解散耶穌會諭令傳至澳門,其得知後甚為憂鬱,卒於北京。
蔣友仁是天文學家與數學家,如今要來做噴泉,他幾乎是硬著頭皮承擔下來的。大水法草圖設計出來時,他還在如意館中反覆試驗改進著各種噴水機械。乾隆皇帝看完大水法草圖後龍心大悅,甚至帶回自己的書房隨時研究。乾隆下決心要動工,他親自選址,並命令郎世寧在蔣友仁的協助下測量面積。
實際上,郎世寧、蔣友仁等都不是專業建築師。然而,他們卻成功地把一系列歐洲壯麗的建築移植到了圓明園中,這的確叫人歎為觀止。此外,參與設計建造的西洋傳教士還有王致誠、艾啟蒙、建築師利博明、植物學家戴維卡、神甫楊自新等。
乾隆皇帝更大的雄心被不斷激發出來,他下令建造更大規模的西洋景觀。就這樣,在西洋傳教士們的主持設計下,一座座西洋風格的園林建築在圓明園中不斷落成。
宏大的設計往往與艱苦的勞作緊緊連在一起。為了配合完全不懂西洋建築的中國施工者,設計者——那些西洋傳教士們,不得不整天穿梭於設計工棚與施工現場之間,並時刻想著要恭候隨時可能親臨現場的聖駕。酷暑、暴雨、狂風,都無處躲避。從檔案記載來看,整個系列建築景觀,從外觀園林設計到建築內部裝潢,從水法機械製造到欄杆壁畫陳設,幾乎都是在西洋傳教士的參與下完成的。
05 西方先後掀起“中國熱”,“中國熱”,
眾洋人終死異國他鄉
奇蹟無時無刻不在發生。王致誠,這位法國傳教士,在參與了圓明園西洋樓設計建造的同時,還透過書信詳細地向西方介紹了這座新起的“東方凡爾賽宮”。這封信的刊出,再次引起了西方對東方神秘皇家園林的嚮往,並在歐洲再次掀起了中國式的“圖畫式園林”浪潮。
從17世紀末到19世紀初,在歐洲各國曾先後出現過“中國熱”,主要表現在園林建造方面。17世紀下半葉,歐洲掀起了古典主義園林藝術。18世紀初,在造園藝術方面,英國率先出現了受東方影響的“自然風致園”。18世紀中葉後,隨著王致誠等將新建圓明園介紹到西方,又出現了“英中式花園”,也有人稱其為洛可可式花園,並開始在歐洲各國流行。18世紀中期,德國一位美學家在其《造園學》中說:“現在人建造花園,不是依照自己的想法,或者依照先前的比較高雅的趣味,而只問是不是中國式的或英中式的。”
王致誠在那封風靡了西方世界的書信中這樣讚美圓明園:“這是一座真正的人間天堂”,“再沒有比這些野山之中,巉巖之上,只有蛇行鬥折的荒蕪小徑可通的亭閣更像神仙宮闕了”。
長春園內的系列西洋景觀,無疑是圓明園建築史上的高潮,同時也是如意館中西洋傳教士們在圓明園內創作的頂峰。應該說,長春園的歐式建築景觀,是整個圓明園中最具特色的景觀之一。許多西洋傳教士們,為圓明園貢獻了自己的才智與精力,並終死於異國他鄉。圓明園是西洋傳教士在中國藝術創作的里程碑,同時也是他們精力與體力的末路。
1769年,長春園西洋建築最後一期工程完工。就在這一年,郎世寧去世。有人說他是因圓明園工程累死的。1774年,蔣友仁在工作中累倒,腦溢血而死。
斯園猶新,人已凋零。如今,歷經滄桑後的圓明園或許還記得這些如意館的西洋人們!
胡 忠 良
- 圓明園“如意館”中的西洋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