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農村黨務工作者,處在農村工作的第一線,在各項工作推動中發揮的作用不可小視。要想做好農村工作,我認為要在工作中用好腦子,在農村發展中找準路子,在為民服務中放下架子,在實際工作中撲下身子,在群眾關係中紮下根子,做到“五勤”。
一是腦勤,多思考多學習。腦勤就是要開動腦筋,及時瞭解和掌握工作動態,進行理性思考,從錯綜複雜的情況中理出工作新思路,慎獨多思、集思廣益,做到大腦中有情況、有方法。只要我們積極做到“腦勤”,就能在紛繁複雜的工作中保持清醒的頭腦,理出工作的新思路;就能真正做到從客觀實際出發,尊重村民的利益、需求和願望,找準農村發展的路子;就能學到一切可學的知識,提高自己的理論素養和決策能力;就能學會站在廣大村民的角度思考問題,尊重村民的民主權和參與權,想村民之所想,急村民之所急;就能做到清清白白為民,乾乾淨淨做事,從而保證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真正實現以人為本。
二是嘴勤,多請教多交流。口勤就是要多問、多說、勤交流。我們必須練就一張“鐵嘴”,能很好地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法律法規等,從而使群眾自覺維法、守法、執法、用法;在工作中遇到疑難雜症時,要多向上級主管部門請示、彙報工作,請教有關政策法規,要多向有關方面的業務專家諮詢、徵求意見;要多與同事交流思想、交換意見;要多徵求群眾的意見,充分考慮和反映人民群眾的願望和要求,暢通群眾訴求渠道,切實貫徹以人為本、執政為民的理念。只要能夠積極地做到“口勤”,不浮於表面,拋棄經驗主義,就能找到工作的突破口,找到工作的新理念,就懂得如何去做到知民情、解民意、如民願、得民心。
三是手勤,多記錄多總結。我們要學會寫 “民情日記”,真實地記錄群眾的困難和要求;要勤於總結,把學習工作、成敗得失定期總結,形成經驗,汲取教訓,不斷提高駕馭農村工作、服務群眾的能力;要勤於服務,對群眾反映困難和問題,能辦則即刻辦,一時辦不了的限期辦;要學會宣傳,謳歌正義、弘揚美德,反映民心民情民願。
四是腿勤,多走動多接觸。農村工作不同於辦公室工作,很多問題和答案都需要深入群眾才能發現和解決,只有深入第一線去傾聽群眾呼聲,去關心群眾疾苦,時刻把群眾的安危冷暖掛在心上,沉得下去,去訪談、去了解、去落實,才能真正解決問題。只有把腿放“勤”一點,經常深入實際、深入群眾,才能夠從語言上、思想上、情感上與老百姓融入一起,才能真正實現“權為民用,情為民系,利為民謀”。
五是眼勤,多觀察多瞭解。眼勤,就能隨時隨地瞭解身邊發生的一切現象,就能及時發現村裡發生的一切問題,就能將所見所聞吸收、內化,從而形成新的能力。只有眼勤,學會透過仔細觀察,透過現象看本質,才能學習、借鑑和創新,才能對事物的發展做出正確的判斷。
作為一名基層工作者,應該做到“五勤”:讓腦勤明導向、腿勤到一線、嘴勤問困難、眼勤管事情、手勤排疑難。在學習、實踐中歷練;在勤勞、實幹中擔當;必須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觀念,以為人民服務的責任感,有持之以恆的奉獻精神,確保新時代農村高質量向前發展。
於進飛(清水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