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網友諮詢這樣一個問題:因為肺部磨玻璃結節做了手術,結節1.5cm,沒有發現淋巴結轉移,病理提示腺泡型為主,微乳頭型佔10%。醫生說分期比較早,不需要化療,也不需要靶向治療。可是我聽說有微乳頭型不好,容易復發,這種情況怎麼辦?
大家知道,磨玻璃結節表現的肺癌一般都是肺腺癌,結節小於3cm的肺腺癌沒有淋巴結轉移,都屬於早期。但早期是比較籠統的叫法,包括原位腺癌、微浸潤腺癌、IA期和IB期肺腺癌,而IA期按照病灶大小,又分為IA1、IA2、IA3期。按照最新版的TNM分期,上述網友的分期是IA2,從分期來說,算是比較早期的肺癌。
肺腺癌實際上有很多的病理亞型,包括貼壁型、腺泡型、乳頭型、實體型、微乳頭型。不同的病理亞型中,具有不同的預後。一般來說,貼壁型的腺癌為低復發風險,腺泡型和乳頭型為主的腺癌為中等復發風險,而微乳頭與實體型則認為有最高復發風險。
在肺腺癌的各種病理亞型中,微乳頭成分被認為是最大的預後不良指標。有研究顯示微乳頭為主的腺癌,5年內復發機率較高。即使只有1%的微乳頭成分,也會影響患者的生存。微乳頭型肺腺癌常常在原發病灶很小時就容易出現廣泛的淋巴管癌栓,更容易出現早期的遠處轉移,比如侵犯胸膜及骨轉移。
既然微乳頭型的病理亞型意味著容易復發,有些極早期含微乳頭成分的肺腺癌病人很是擔心,分期比較早,但有微乳頭型成分,該怎麼辦?要不要化療?要不要靶向治療?該怎麼預防復發?
即便是最新版2022年NCCN指南,對於分期為IA期的非小細胞肺癌病人,仍然是不推薦術後輔助治療的,包括術後輔助化療和靶向治療都是不推薦的。也就是說,無論有沒有微乳頭型成分,IA期肺癌病人術後定期複查就行,不需要做任何治療。
但對於IB期非小細胞肺癌病人,最新版NCCN指南推薦,對於EGFR突變陽性患者,進行術後輔助靶向治療,優選藥物為奧西替尼。可以單純使用靶向藥或者化療四周期後靶向藥維持,用藥時間為3年。
既然IA期病人術後不需要輔助治療,那麼對於有高危因素的病人,比如有微乳頭型或實體型成分,有脈管癌栓的病人,該如何預防復發呢?
重要的是術後康復,包括均衡飲食,適當運動,擯棄任何不良生活習慣,保證優質睡眠,保持良好心態,提高免疫力。藥物方面,可以口服參一膠囊,烏苯美司或者注射日達仙來提高免疫功能,也可以透過中醫中藥來調理。
總體來說,IA期非小細胞肺癌絕大多數手術可以根治,5年生存率達到90%。有研究顯示,有微乳頭型成分的肺腺癌EGFR突變率比較高,所以,對於這類肺癌術後可以做基因檢測,如果有EGFR突變,將來萬一復發轉移可以及時進行靶向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