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近幾年,湧現出了一批鄉村振興先進村,這些成功模式為全國鄉村振興建立了數個範本。目前,不少先進村的經驗不容易擴散,各地農村如何從眾多的先進村中選擇合適的案例進行學習?
一、先進村的經驗不容易擴散的原因是什麼?
全國各地都不乏先進村,但是先進村的經驗往往不容易擴散,這種現象的原因是什麼?
一個普遍的說法是先進村經驗確實好,但是學不了,主要原因是這些先進村的區位條件比較好,上級扶持資源比較多。這樣的看法導致人們在學習和傳播一些經驗時,首先產生質疑,認為可能是上級重金打造出來的,比如學習塘約道路。塘約是貴州在脫貧攻堅中湧現出來的一個讓人眼前一亮的典型。在洪水沖毀基礎設施,整個村子陷入絕境時,村黨支部書記左文學帶領大家重走集體經濟道路,將村莊發展起來了。
塘約道路成功最根本的經驗是什麼?上級扶持起了一定作用,但是最關鍵的還是村黨支部一班人團結帶領群眾、密切聯絡群眾,把群眾最根本的利益和集體經濟組織的創新緊密結合在一起,創新能夠符合塘約村群眾願望,也符合當地產業發展實際的行之有效的集體經濟的組織形式,從而把村莊的內部資源整合起來,更好地對接外部市場主體和上級政策扶持資源。密切聯絡農村群眾,創新集體經濟的實現形式是塘約道路經驗的核心,而不是上級的扶持資源。
從外面看這些先進村的經驗,往往容易從發展的規模、上級的扶持等表象上總結。背後反映的是人們對於村莊發展思路的片面想法,認為制約農村發展的只有資金,把資金和產業專案視為鄉村振興最關鍵的條件。這樣對於先進村經驗的瞭解和分析就是不全面、不深入的,阻礙了人們對先進村經驗的學習。
還有一種比較片面的看法,完全把先進村的發展歸結到某個人身上,歸結到一個不可複製的帶頭人身上,認為這些先進村都有一個好的支部書記,但是這個支部書記的能力是不是天生就有的,是不是在發展這個村莊的第一步就具備了足夠的、完全的能力?如果深入到先進村的發展歷程中認真分析的話,就會發現多數先進村帶頭人的能力素質恰恰是在帶領這個村莊的發展過程中逐步積累起來的,帶頭人不是一開始就是帶頭人,而是在帶領群眾發展村莊的過程中逐步具備了帶頭人能力的。簡單歸結成一句話就是帶頭人是在帶頭中成長起來的。如果能夠正確看待帶頭人能力成長的過程,就會更加客觀地理解先進村的先行經驗,也就能夠推動先進村經驗向這些普通村莊擴散,引導這些普通村莊的村支部書記在學習先進村的過程中逐步成長為一個合格的村帶頭人。
把先進村的經驗僅僅歸結為外部支援的力量,尤其是政府的支援,把先進村的經驗歸結為一個能力不可複製、能力超凡的帶頭人身上,這兩種看法都是不客觀的,也沒有揭示出先進村的先行經驗。
先進村的先行經驗沒有更好得到複製與這兩種思想認識有關,也與其導致的一些片面做法有關。比如,把先進村的發展理解為就是要給足扶持資金和產業專案,導致一些地方政府在推動農村發展過程中過於依賴資金,甚至招商引資,向上爭取資金專案。但是彙集一定規模的資金和產業專案的做法並沒有起到普遍成效。
現在大家認識到帶頭人對於鄉村振興很重要,但是又感覺鄉村帶頭人的能力很難培養。這時候就會出現一種不良趨勢,會千方百計地要從農村外部找帶頭人,要從本村出去創業的人當中把這些能人勸回村,甚至從企業當中選聘帶頭人回村工作。
這個是解決帶頭人能力素質的一種辦法,但是如果大多數村莊都要透過這種方式來解決帶頭人的能力素質問題,又是不可實現的。就像要從資金專案的角度一下子就讓村莊發生重大變化一樣困難,要普遍從村莊外部向村莊輸出特別有能力的帶頭人,一方面這樣的目標很難達到,另一方面即使有這樣的帶頭人也會面臨著新的需要重視和解決的問題。
對於村帶頭人的培養要立足於對現有農村帶頭人的培養,要立足於提升現有村幹部的能力素質,只有把現有村幹部的能力素質提升上來,才能夠切實推進農村人才振興。
既然在發展中不乏先進村的經驗,且現有的農村帶頭人的能力素質可以透過學習先進加以提高,那為什麼不透過切實組織好對現存鄉村振興先行經驗的學習來提升村帶頭人的素質?
擺在我們面前的不是要學那些“遠在天邊”,即與當地農村發展實際差別很大的經驗,而是要學習在我們身邊、在本土已經走出一定路子,顯示出一定發展前景的先行經驗;擺在我們面前的不是不切實際的期望,即來自上級政府的大量投入,而是要立足本地資源,在村帶頭人的組織下認真地充分發揮利用好自身資源優勢。
對於農村發展先行經驗的學習,如果我們將目光轉向本土經驗的話,就給我們開拓出了新的視野和思路,即要開發鄉村振興的深度案例。
二、什麼是鄉村振興的深度案例?什麼樣的先行經驗適合傳遞給村帶頭人?
第一,我們要立足於學習本土鄉村振興先行經驗。很多地方在鄉村振興培訓中,首先介紹了歐洲、日本的做法。為什麼講這些經驗?他們認為這些國家和地區在鄉村振興方面已經取得成就的部分做法中有值得我們吸收借鑑的經驗。這種看法有一定道理,我們國家農村發展的政策思路也需要學習這些做得好的國家和地區,汲取某些有益的部分並體現在相關政策和法律中。但是把這些經驗直接傳遞給村支書,效果一定不好。這些國家發展鄉村的經驗產生於其本國的實際情況,而這些實際情況往往和中國有不一樣的地方。而且要能夠理解好國外鄉村振興的經驗,要求是很高的,同時要做好去粗取精、去偽存真,要進行轉化,使其和我們的實際情況相結合,其中需要做很多工作。兩個小時或半天的培訓要把這些問題解決好不太現實。對於村支書來說,整體理解一個國家或地區,在長達一二十年中發展鄉村的主要政策,對實際工作的啟發性也比較弱。
有些培訓也具體到一個村、一個鄉的範圍。比如,某些專家學者到日本某個村或某個町學習農協經驗、發展六次產業的經驗。雖然這些經驗更加具體化,但是和我們村莊面臨的土地狀況、農民素質和結構、市場狀況也有很大差別。即使是同樣的產品,比如,日本發展稻米品牌的經驗,能不能完全用到我們國家的稻米產區並創出品牌。雖然有一定啟發,但是我們必須辨析大量具體的差別,徒增學習的難度。
所以,最需要學的不是這些非本國的經驗。
我們把眼光轉向國內,優先要學哪些經驗?黨中央高度重視“三農”工作,多數時候,鄉村發展透過中央部署來推進,這是我們國家的優勢。由此帶來的現象是,會從國家層面推出鄉村振興的示範鄉鎮、示範村。這些典型會被媒體重點宣傳,這些經驗普遍為人所關注。當各地組織鄉村振興培訓時,也會優先想到這些示範村,但是這些村子的經驗只是一村一鄉的經驗,和具體組織培訓的某個鄉、某個村的情況可能有很大差別,這個時候仍然存在需要結合本地實踐學習的問題。
另外,目前對全國先進經驗的學習還做不到深度理解。授予先進,更多的是從工作業績的大小,從與原來情況的變化幅度來肯定工作成績。比如,塘約村的變化幅度非常大,成為全國矚目的典型。
同時,這些先進典型在各方面都做得非常好,也給正面臨具體問題的各村帶頭人的學習帶來一定難度。他們需要在先進村的成就背後深度理解其發展的核心經驗。
這些典型村在得到普遍宣傳以後,形成了一套固定說法,恰恰增加了對其發展歷程、具體機制等挖掘的難度。即使能到實地參觀學習,也往往不能得其要領。也就是說,先進經驗得到普遍推廣後,要學習到一些具體做法的難度還相對提高了。這是我們不得不面對的客觀情況。
怎麼解決這個問題?一方面,更加深度地挖掘全國先進典型的經驗;另一方面,轉向對身邊經驗的學習。
這裡說的就是本土案例。對於要參加培訓的村黨組織書記和村帶頭人來說,這些本土經驗有面對情況的相似性、可以呼叫的資源和條件的相似性,以及在本地農民群眾思想狀態和能力要求等方面都具有很大相似性。在具有這麼多相似性的條件下發展起來的先進村,對於村帶頭人的啟發性更加明顯。如果我們把和普通村莊面臨相似條件的先進村的發展思路總結好,對於這些普通村莊的帶頭人來說就有了非常強的啟發性。
深度案例首先要選擇這樣的本土案例,利於激發普通村莊帶頭人的學習慾望,也易於透過探討得出與事實相接近的具有啟發性的經驗。
第二,聚焦本土案例應該有正確解讀的方法,要能展現其探路過程。
鄉村振興是非常難的工作,要面臨各類具體問題,解決這些問題的過程不是一蹴而就的,都有一個探索的過程。所以,在展示和分析時,一定要揭示出這些先進村面對的問題,以及他們是如何解決問題的,尤其是他們解決某類問題最核心的辦法是什麼,要把這些展示好、分析好,傳達給普通村莊的帶頭人,要有問題、有過程、有辦法,這樣的案例才能夠作為深度案例在培訓當中使用。
這就對培訓的組織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把這些深度案例做成探路案例,才具有深刻的啟發性。對於先進村的案例開發就要求培訓的組織者要深入到案例村莊進行大量訪談,要認真查閱歷年來的發展資料,也要同先進村的帶頭人以及帶頭人帶領的村黨組織和村委會的組成人員、村民代表、黨員代表等進行深入瞭解,把他們發展過程中最關鍵的步驟,尤其是如何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以及解決什麼樣的問題等內容加以挖掘。換一種形象的說法是,要把對先行經驗的分析變成一個有故事的深度案例。故事可以呈現具體解決問題的情節,這樣的探路案例更容易學習和模仿。
第三,深度案例要具有深入的啟發性,要有人物、有思考、有啟示。要把在先進村的發展過程中起到關鍵作用的人物展現出來,首先是村帶頭人。在他周圍也有其他關鍵人物,比如,啟發他思路的上級領導、帶動他去解決某個問題的市場上的創業者、和村裡發展有市場合作關係的外部市場主體等。透過帶頭人和周邊關鍵人物的互動,展現其在具體解決問題中的作為,有利於深入學習體會解決問題的過程和思路。當我們這樣分析並能再現出上述過程時,這個分析就非常到位也非常可信了。
有了關鍵人物和關鍵選擇,還要對其背後的思考過程做展示,要告訴培訓物件,這些先進村的支書在面臨一些難題的時候,他們是怎麼思考、判斷、分析的。他們也不是一下子就提出一套健全的方法和思路的,也是經過了試錯,經過了對不同解決方案的比對分析。展現這樣的思考和探索過程,會對普通村莊的帶頭人產生較強的啟發性。
同時,還要做出恰如其分的總結。要在經過大量案例分析和展示後,形成切合當地實際情況,使用當地語言表達,具有當地特色的經驗總結。當這樣的案例被推廣傳播後,才可能符合當地村帶頭人的理解習慣,才是適合傳遞給村帶頭人的。這樣形成的先進經驗,才真正成為先進經驗。因為無論是形成過程還是傳播過程,都具有先進性。
這裡舉一個非常突出的例子。陝西西安附近的袁家村,成為鄉村旅遊的網紅村,一年客流量接近六百萬。一個原來沒有旅遊資源,距離西安的交通優勢也不是很明顯,自身也沒有特色鮮明的旅遊景觀的普通村莊,透過發展小吃、旅遊住宿,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旅遊產業鏈,成為發展鄉村旅遊的標杆村莊。
正是因為看到袁家村起點普通,周邊就有很多要學袁家村的村莊,但是成功的寥寥無幾。我舉的例子不是學袁家村成功的例子,而是學袁家村經驗而不得的例子。這樣一個不是很讓人感到振奮的例子說明,對於先進經驗要進行深度剖析,把真正的經驗總結出來,這樣才能方便先進經驗的學習和複製。
看到學袁家村經驗而不得的現象,有人又得出了結論,認為袁家村的經驗不可複製。
一般來講,一個村子的經驗被別的村子完整複製是不可能的。袁家村經過十多年的奮鬥,從沒有旅遊資源變成一個發展鄉村旅遊的標杆村莊,一定有一些具有真知灼見的辦法蘊含其中。這個辦法適用於和袁家村條件類似的村莊。但是這個產業的特點決定其具有一定的競爭性,如果要在離袁家村很近的地方複製出另一個袁家村,把客流都吸引過去肯定不可能。但是在具有相似條件、一定資源、周邊還沒有袁家村這樣做法的地方,能不能複製袁家村的經驗?我想這種可能性是存在的。一個首要前提是找到袁家村解決同樣問題的方法,並分析得出方法路徑,以此來學習袁家村經驗當中與本村情況相符的部分,從而一定程度上覆制袁家村的經驗。
不同人講就有不同的袁家村,什麼是真正的袁家村?這是鄉村振興深度案例所要解決的任務。從這個意義上看,傳遞好鄉村振興的先行經驗最重要的是深度理解先行經驗,才能將其開發成鄉村振興的深度案例,併為培訓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