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來說,一支軍隊的軍事主官對於部隊官兵的戰略戰術以及意志品質的塑造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老話講千軍易得一將難求就是直觀地體現出了軍隊領導者的重要性。而到了近代的時候這個道理仍舊適用,從紅軍的三大方面軍,到抗戰時期八路軍及新四軍各師,再到三大戰役時候各兵團、縱隊風格各異的指揮官,他們無不塑造了麾下官兵的根本。
然而到了建國後的朝鮮戰爭,我軍卻發生了一件讓人驚訝地“臨陣換將”事件,而且被換軍事主官的軍隊還是志願軍當中的一個主力兵團十三兵團:在戰爭即將打響的時候,黨和軍隊的領導人將原本十三軍團的司令員由黃永勝替換為另一員將領鄧華。那麼這樣一件看上去“有悖常理”的事件前因後果到底是怎麼樣的?而且我軍高層領導的態度又是如何呢?本文就來同您一探究竟。
朝鮮半島、戰爭陰霾
談到這一次的臨陣換將,就不得不提到朝鮮戰爭的前因後果。本來在朝鮮半島上有著一個統一而古老的王國,並且這個國家在歷史上很長一段時間之內地位是屬於中國的一個屬國,但是在十九世紀工業化浪潮的席捲之下,中國很快便失去了曾經的“天朝上國”地位,而此消彼長之下一些新生的歐美列強則趁機崛起,而與中國一海之隔的日本也趁此時機進行了明治維新的國內改革,一舉成為了一個地區的豪強。生產力得到極大發展的前提下日本的野心也日漸膨脹,而土地資源豐富卻國力衰弱的中國便成為了其侵略的目標。當然、由於中國的土地面積太過龐大,日本只得選擇一種逐步蠶食的方式去實現其野心,而和中國緊密相連的朝鮮半島就成為了日本侵華的一大“跳板”。
所以無論是之後的中日甲午戰爭還是侵華戰爭,日本在全面進犯之前的一個戰略往往就是將朝鮮的控制權緊握在手中以謀求之後形勢上的主動。所以在整個抗日戰爭時期,同中國的淪陷區,朝鮮半島人民也受到了日本人的壓迫和欺凌。
而到了1945年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的時候,除了撤離所佔領的中國廣大區域之外,他們自然也按照投降書的內容結束了對於朝鮮的統治,然而日本人的離去並不意味著朝鮮立刻就能夠迎來和平的曙光。
在日本人離開後的朝鮮半島出現了南北兩個集團,戰爭年代此兩個集團都是抗日的主力隊伍,不過在戰後二者由於分別和美蘇結盟所以在意識形態方面截然相反,而在利弊的權衡之下兩方勢力最終以北緯38度線為界建立了朝鮮和韓國兩個不同主權的國家。
由於意識形態以及現實的利益衝突,這兩個國家在建國的初期便都視彼此為眼中釘肉中刺,並最終在1950年大打出手。
本來兩國交戰是雙方各自的事情,所以在朝鮮半島戰爭開始的時候我方雖然感到震驚卻也不能去直接插手干涉,但正當朝鮮半島戰事呈現一邊倒局勢的時候,之前一直冷眼旁觀的美國卻坐不住了。由於其背地裡所支援的韓國一敗再敗,眼看著整個半島的控制權可能就此易主,美國決定不再坐視不理而是糾集了其陣營當中的國家組成了所謂的“聯合國軍”,打著主持正義的旗號從仁川登入幫助韓國來對抗朝鮮,這樣的舉動則使近在咫尺的中國嗅到了極為危險的氣息。
要知道按照二戰之後的國際秩序,一個國家在名義上是絕對不允許直接以武力的方式干涉別國內政的,而美國的出兵顯然已經大大違反了這一準則。而站在中國角度來想,最麻煩的是美國在解決完朝鮮的事端時候肯定還是不會罷手,從而越過國境線做出對中國不利的事情。
這種想法並非是沒有根據的杞人憂天,早在之前美方就曾大力扶持蔣介石的反動集團來對抗我黨,最終美國人的陰謀雖然沒有得逞,但其顛覆新中國這樣一個新生政權的野心卻從未消散,將整個亞太地區全都納入美國人的勢力範圍恐怕才是他們的終極野心。在美國方面參戰之後,對方的一些飛機便時常“有意無意”地飛至中朝邊境來對中國進行一番偵查,當其得知我國的防空火炮薄弱的時候,更加肆無忌憚地頻繁來到,甚至在一些時候將炸彈直接投到我國的領土之上,造成了我國丹東等地區人民生命和財產受到重大損失,而對於這種明顯的挑釁行為,美方只用一些輕描淡寫的口氣將其掩蓋過去。
高瞻遠矚、果斷出兵
面對這樣的局勢,我方領導人已經明白了和美國這種國家透過正常的途徑是難以講清道理的,想要維護我國領土和人民的安全唯有從軍事上徹底挫敗美國人的囂張氣焰。所以在經過討論之後,毛主席等黨和國家領導人最終敲定了入朝作戰的方針,並提出了“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口號。
在確定了行動方向之後,選擇領兵出戰的將帥便成為了下一步的頭等大事。經過仔細的斟酌,毛主席等領導人最終敲定了彭元帥作為入朝志願軍的總司令員,而在他和其他各領導人的挑選之下,其麾下各個軍團以及縱隊的軍政主官也隨即選出。而就當志願軍要以這樣的人員安排入朝作戰的時候,毛主席卻突然釋出了一道命令,那就是將原定的志願軍第十三兵團司令員由黃永勝改為鄧華。此命令一下,不僅當事人黃鄧二人感到極為驚詫,就連全軍上下也大都對此難以理解,在這個關鍵的時候領導人為什麼會做出看上去如此武斷的決定?
在經過慎重的考察和仔細的斟酌之後,上級領導人普遍認為鄧華是一個更加適合作為第十三兵團司令員的人選。鄧華是湖南人,1910年出生的他在17歲的時候便加入了我黨成為了一名光榮的黨員,而且更重要的是鄧華除了作戰勇猛,更是擁有著同時代將領當中難得的較高文化。
以這次要臨陣換將的第十三兵團為例,這支隊伍的前身是東北野戰軍即四野的第二兵團,在建國前的多次戰役當中可謂是不折不扣的主力部隊。要知道在決定中國命運的三大戰役當中,發生在東北戰場的遼瀋戰役便是率先打響的。作為四野雷打不動的主力部隊,該兵團在面臨強敵的時候總是被置於前鋒的位置,和敵方最為精銳的部隊交火,靠著全兵團上下敢打敢拼和不怕犧牲的勇猛精神,他們曾經在東北戰場上正面擊潰了廖耀湘的部隊,為遼瀋戰役的勝利奠定了基礎。而當東北戰事告一段落後,這支部隊又隨著四野遠一路南征,在衡寶戰役當中又以“硬碰硬”的方式擊潰了桂系白崇禧的部隊,要知道白崇禧在敵軍內部是號稱“小諸葛”的人物,對於排兵佈陣極為在行,能戰勝這樣的敵人,不只是四野的光彩,也同樣是作為司令員黃永勝的榮耀。
臨陣換將、另有深意
本來在戰前黃永勝還想著在此次入朝作戰當中他仍然能夠作為這支“常勝部隊”的一號指揮官和美國人來一場轟轟烈烈的大戰,沒想到出征在即他這個司令員卻意外被換下,一時之間心高氣傲的黃永勝難以理解上級這一決定。
當然,黃永勝對此的不理解也並不出人意料,本著安撫同志的出發點,在毛主席的授意之下,四野諸多的領導幹部也就此專程找到了黃永勝進行談話,在聽了這些老上級和老戰友們對於此次臨陣換將的評價之後,黃永勝也明白了上級領導這一決定的用意所在。
在經過慎重的考察和仔細的斟酌之後,上級領導人普遍認為鄧華是一個更加適合作為第十三兵團司令員的人選。鄧華是湖南人,1910年出生的他在17歲的時候便加入了我黨成為了一名光榮的黨員,而且更重要的是鄧華除了作戰勇猛,更是擁有著同時代將領當中難得的較高文化。
上數鄧華的家庭,幾代人都是讀書人出身,而到了鄧華這一輩父母也自然希望他能夠繼承祖輩的家風成為一個極富學問的人,所以在鄧華幼年時期他便早早接受了私塾教育,學到了關於中國傳統文化中忠孝節義的優秀品質。到了少年時代,鄧華來到了省城長沙求學,曾先後就讀於岳雲中學和南華政法學校。按照父母的期望,鄧華在讀完書之後自然要回到故鄉當一個受人尊敬的教書先生,但是在當時的時代之下顯然是難以有一方安穩的書桌的。
鄧華成長的年代可謂是是中國歷史上一個極其衰朽而黑暗的年代,在外有列強虎視眈眈的情況下國內各路軍閥還在彼此內耗,這極大地消耗了中華民族的元氣。在校期間的鄧華看到這樣的情況也感到憂心忡忡,恰好當時校內有著我黨所成立的學生組織,在和組織負責人溝通後,鄧華認識到了我黨為國為民的宗旨,隨機義無反顧投身於我黨的事業當中。
鄧華入黨是時候正處於我黨決心武裝對抗蔣介石反動統治的時期,所以當鄧華剛剛從學校畢業,組織便將他分配到了部隊作為作為政治部的組織幹事。上級的這一用人可以說是一種“人盡其才”,要知道鄧華在此之前並沒有投身軍旅的經歷,而讓其作為負責部隊官兵思想政治教育的組織幹事一面可以使其逐漸融入部隊氛圍當中,二來也可以讓他發揮自身的特長,用多年所學的文化知識給戰士們提供思想教育。
而鄧華也沒有辜負上級領導的栽培,在隨後的幾年當中他從政治部組織幹事做起,在井岡山會師後成為了紅四軍的連黨代表,一直到擔任了第三縱隊政治部組織科科長。當時由於鄧華的業務能力出色,連毛主席和朱總司令等領導都知道紅四軍內部有他這樣一位既有學問又受士兵愛戴的青年幹部。
雖然鄧華是以政工幹部開始自己的軍旅生涯,但在隨後的歲月當中他的軍事指揮能力也有著不俗的進步,抗戰時期身為115師獨立團政委的鄧華親自率軍開闢了平西抗日根據地,而到了1940年鄧華更是成為了晉察冀第五分割槽的司令兼任政委,這個時候的他已經成長成為了一名獨當一面而又智勇雙全的戰將。
十三兵團原定司令員黃永勝同樣是一個戰鬥經驗豐富的名將,然而和鄧華比起來黃永勝則顯得有些勇猛有餘而沉靜不足。眾所周知當時志願軍的總司令是有彭元帥擔任,在他的一生當中尤其以善打硬仗和惡仗而著稱,這樣一來如果再去派遣同樣以勇猛著稱的黃永勝擔任主力兵團的司令,無疑會使得雙方在性格和用兵方面有所重合,而如果派鄧華前去,兩人的性格則會出現互補,這顯然是有利於戰事的發展。
另一方面抗美援朝是我軍歷史上第一次和美國軍隊交手,除了勇猛,更需要的是大局觀和沉著冷靜,在對於對方的戰略戰術進行分析之後制定行之有效的方略,這一點文化程度較高而又深通兵法的鄧華自然會是最合適的人選。
而隨後戰事的發展也印證了志願軍這次“換將”的高明,入朝之後鄧華所率領的部隊和其他兄弟部隊配合默契,以機動穿插靈活多變的戰術讓敵軍難以招架,在這其中更是發明了坑道戰等多種新穎而實用的戰法。1952年開始更是一度代替回國的彭總成為了志願軍的代司令兼政委,他的存在也一度成為了美國人的噩夢。而對於這次著名的“臨陣換將”大家又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在文章下方留言進行交流。點贊關注不迷路,您的支援是我們最大的動力,我們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