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戰結束以來,俄羅斯軍隊整體實力一直處於世界第二位,然而最為重要的海軍卻出現了連年萎縮的局面,大型水面艦艇缺失嚴重,基本上只能靠水下的核潛艇撐起門面。目前俄羅斯海軍整體實力已經下滑至世界第三位,在整體噸位以及質量上已經被中國海軍超越,如果新型水面艦艇不能得到有效補充,待前蘇聯遺留下來的大型水面戰艦逐步退役後就會出現無艦可用的尷尬局面。為解決這一難題,俄羅斯媒體近日提出了自己的解決辦法,那就是找中國幫忙,藉助中國強大的造船能力助力俄羅斯海軍現代化建設。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2月7日報道,俄羅斯《Reporter》網路版刊物近日刊發的一篇文章稱,如果俄羅斯決定將部分訂單交給中國造船廠,那麼中國可助力俄羅斯海軍現代化建設。文章稱俄羅斯海軍自蘇聯解體後一直處於萎縮狀態,近三十年來一直沒有建造新式大型水面艦艇,“光榮”級巡洋艦、“無畏”級大型反潛艦都面臨著加速老化、升級困難等問題,唯一的“庫茲涅佐夫”號航母也需要進行長達數年的維修整備,大型水面戰艦十分匱乏。目前俄羅斯國內造船業訂單已經排滿,建造速度較為緩慢,難以支撐俄羅斯海軍崛起,而俄羅斯軍方打算從中國引進艦艇的想法一直都有。
文章還給了一個假定,即使俄羅斯國防部不把巡洋艦或者驅逐艦的訂單交給中國,中國也能提升俄羅斯海軍的實力,這是因為海軍艦艇不僅是戰鬥艦艇,還包括一系列的輔助艦艇。目前中國海軍列裝有非常先進的“和平方舟”號醫療船以及901型大型補給艦,這些都是俄羅斯海軍緊缺的非戰鬥艦艇,理應從中國引進一批。
事實上,我國能為俄羅斯海軍提升的遠不止非戰鬥艦艇這一層面,在中大型水面艦艇領域中國也有著獨特的優勢。目前以055、052D驅逐艦以及054A護衛艦為代表的的主力艦艇已經成為我國海軍的門面擔當,均已實現大批次入役,在艦艇艦體設計、資訊整合能力、態勢感知能力、綜合打擊能力等方面均居世界前列,大幅超越了俄羅斯海軍現役水面艦艇。以我國055驅逐艦為例,該艦滿載噸位達到了12000餘噸,搭載有S+X波段有源相控陣雷達以及112個大型導彈垂直髮射單元,擁有極強的火力打擊能力,實現了防空反導一體化,在反艦、防空反導、反潛、對地攻擊等方面超越了俄羅斯“光榮”級巡洋艦,即使在面對小身板的052D驅逐艦時,“光榮”級巡洋艦也佔不到什麼優勢。在去年10月份舉行的中俄海軍“海上聯合-2021”聯合演習中,中俄參演艦艇出現了強烈的反差,俄羅斯海軍老態龍鍾的局面十分尷尬。
另外,得益於我國強大的造船能力,主力艦艇可以在南北數個造船廠同時實現“下餃子”的盛況,造艦速度能夠得到充足的保證。雖然我國海軍已經啟動了第二輪的“下餃子”計劃,但是在其期間為俄羅斯生產幾艘現代化的大型水面戰艦沒有大的問題,畢竟產能還是有的。
除了直接引進艦艇之外,我國還能為俄羅斯艦艇提供維修整備服務,這其中的典型就是“庫茲涅佐夫”號航母。庫艦由前蘇聯的尼古拉耶夫造船廠建造,蘇聯解體後該船廠劃歸烏克蘭,俄羅斯本身沒有航母建造、維修能力。目前俄烏關係持續惡化,加上黑海造船廠年久失修、技術工人流失嚴重,庫艦隻能由俄羅斯自己想辦法維修整備。目前庫艦動力系統、電子系統老化嚴重,在2014年之後就一直處於船廠維修狀態,未來命運不容樂觀,在庫艦問題上,我國反倒有能力給與根治。我國在庫艦姊妹艦“瓦良格”號的基礎上改建成了我國第一艘航空母艦,這就是大名鼎鼎的“遼寧”艦,“遼寧”艦的大多數系統與庫艦相通,再加上我國又在“遼寧”艦的基礎上建造了一艘“山東”艦,具備了完善的常規航母建造、維修能力。庫艦如果能到中國進行升級改進必將能改變其命運,也能為俄羅斯海軍保留住這艘航母的獨苗。另外,俄羅斯蘇-33重型艦載機已經停產,同樣存在老化的問題,而我國的殲-15艦載機與其師出同門,且雷達電子系統、武器系統更為先進,也可助力庫艦恢復乃至提升戰鬥力。
與此同時,中俄海軍完全可以實現互利共贏,俄羅斯同樣擁有值得我國學習的技術,這其中最為典型的就是核潛艇技術。目前我國海軍共建造了兩代戰略/攻擊型核潛艇,現役的093、094核潛艇在整體實力上與美俄先進核潛艇存在著巨大的代差,如果俄羅斯能夠提供幫助的話將會快速提升我國核潛艇實力。冷戰結束後,俄羅斯海軍建造了“北風之神”級戰略核潛艇以及“亞森”級攻擊型核潛艇,同屬於第四代核潛艇,綜合技術實力處於世界領先水平,如果我國能夠獲得一些相關的核心技術,必將大幅提升我國095、096核潛艇的實力。
綜合來看,在中俄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不斷深化的背景下,中俄海軍是存在技術交流合作可能的,有利於補齊中俄海軍各自的短板,共同應對威脅與挑戰,為世界和平貢獻更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