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喝酒時,“上頭”是何緣故?行家提醒:這2類酒最好別喝!
在喝酒過程中,我們常常會聽到這樣一句話:“這酒喝了不上頭,是好酒!”
那麼“上頭”具體指的是什麼呢?
通俗來講,“上頭”是指喝酒過程中身體產生不適的感覺。
這樣的感覺通常分為兩種。
第一種:喝酒時頭暈頭疼、面紅耳赤、噁心嘔吐和心跳加速等不良反應。
第二種:喝酒後第二天,感到渾身乏力、頭疼欲裂,渾身都不自在,影響第二天做事。
那為何喝酒會“上頭”呢?
引起“上頭”和以下兩個因素分不開:身體狀態和酒的質量。
身體狀態與人的基因、年齡、情緒等密不可分。
有些人天生不能喝酒,解酒酶比較匱乏,一喝就上頭;有的人年紀大了喝酒也容易上頭;有的人在心情低落的時候喝酒,一杯還沒喝完,胃裡就翻江倒海、狂吐不止。
當然,有以上情況的人通常都會適可而止,畢竟很少有人會跟自己的身體過不去。
因此,引起“上頭”最主要的因素是酒的品質,那酒為何會引起“上頭”呢?
關鍵詞:雜醇油。
白酒的微量成分十分豐富,雜醇油是釀酒過程中產生的副產品,是白酒必備的一種成分,但它是一把雙刃劍。
其本身具有一定的毒性和麻痺作用,比酒精有過之而無不及,含量過高則會影響人的神經系統,從而讓人產生頭暈頭疼的感覺。
所以,雜醇油是引起“上頭”的主要元兇。
此外,醛類物質過多、酸酯比例不協調等都會引起“上頭”。
有的白酒一喝就上頭,其實是質量比較差,酒中雜醇油、醛類物質等等可能超標了。
有的白酒喝了不易上頭或者不會上頭,根源在於酸酯平衡做得好,裡面的有害物質得到了嚴格的控制。
說了這麼多,有哪些白酒喝了容易“上頭”呢?
行家提醒:這2類酒最好別喝!
第一類:酒精勾兌酒
這種酒大家再熟悉不過了,市場上幾塊錢一瓶的酒大多是酒精酒。
它是典型的“三精一水”,是用食用酒精、香精、甜精和水勾兌而成的酒,很多香精香料是高分子物質,在體內難以分解,並不適合長期飲用。
此外,這種酒的門檻不高,導致酒廠實力參差不齊,有的酒精勾兌酒在酸酯平衡上走得很粗糙,有的甚至不做“微量物質成分檢測”,直接投入到市場上。
所以專家建議這樣的酒最好別喝!經常性地“上頭”可能真不是你身體素質差,而是酒的質量有問題。
個人建議愛喝酒的人最好選擇大品牌釀製的純糧食酒,價格可能會貴些,但品質有保證,畢竟喝酒要遵循“少喝酒,喝好酒,健康飲酒”的態度。
第二類:自釀酒
在我國很多地區,人們都有自己釀酒的習慣,筆者以前也是喝自家釀的米酒。
在一定程度上,這樣的酒更受老百姓歡迎,畢竟是自家釀酒,沒有新增物質,是真正的純糧食酒。
只是很多人一味地追求口感,認為只要酒好喝質量肯定不會有問題,比外面的品牌酒要好。
於是很多人不會想著做微量物質檢測,一些火候不到位的,釀出的酒就很可能出現雜醇油、醛類物質超標的情況。
筆者在春節期間喝過村裡一戶人家釀的米酒,一紙杯還沒喝完,頭就有點暈,口感也不差,但在場喝過的人都表示太“上腦”了,沒敢多喝。
以上就是今天的內容了,看完後,對於喝酒“上頭”,大家有更加清晰的認識嗎?如果對你有幫助,還請點贊轉發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