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枕是大家常會遇到的情況,睡一覺醒來,發現脖子疼痛,左右不能轉動,經過熱敷沒有明顯好轉。
然而,經過醫生按揉承山穴,同時緩慢轉動脖子,大約十分鐘後,疼痛明顯減輕,脖子也能轉動了。
這其中有啥奧秘呢?下面就藉此跟大家講講按揉承山穴治落枕的原理。
何為落枕
落枕,又稱失枕,是一種好發於青壯年的常見病,以冬春季多見。
本病臨床症狀多表現為睡前毫無症狀,晨起醒來,項背感到明顯痠痛,頸部活動受限。
因本病發病多與睡眠姿勢有密切關係,故病名與枕頭有關。
常見病因
其一,長時間伏案工作導致頸部肌肉緊張,加之夜晚睡眠姿勢不當,或枕頭過高、過低、過硬,致使頭頸長時間處於過度偏轉位置,出現頸項部氣血執行不暢,區域性疼痛,轉動受限。
其二,如頸項感受風寒,寒性收引,痺阻經脈,氣血凝滯,不通則痛,故頸肩僵硬不適。
素有頸肩部筋肉勞損者,如遇到上述兩個原因,更易發為本病。如果一段時間內反覆出現落枕,則提示患有頸椎病的可能性較大。
治療原理
承山穴是足太陽膀胱經腧穴,位於小腿後面正中,當伸直小腿或足跟上提時,腓腸肌肌腹下出現的尖角凹陷處即是。
簡便取穴可取膕橫紋中點與外踝尖連線中點處。
承,承受、承託也。山,土石之大堆也,此指穴內物質為脾土。
人體經脈好比自然界的江河,腧穴猶如江河上的“壩”,是臟腑經絡氣血輸注於軀體外部的特殊部位。江河之水透過壩的作用可調節上下游的水量。
同理,刺激腧穴,可以防治相應疾病,不僅有近治作用,還可根據其所在經脈循行路線而具有遠治作用。
所以,按揉承山穴配合活動脖子,實際上是使瘀滯的足太陽膀胱經得到疏通,使經脈所承載的氣血復歸於通暢狀態,通則不痛,落枕所引起的疼痛自然也就消失了。
資料:中國中醫藥報
編輯:吳興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