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3月7日,NBA歷史上唯一一場籃筐高度為12尺(3.66米)的比賽在Hawks與Lakers之間展開。在經歷了一場打鐵大戰後,Lakers兩分險勝。
自籃球運動發明以來,籃筐的高度一直都是10尺(3.05米)。那麼,為什麼NBA會在這場比賽中使用12尺高的籃筐呢?這與籃球界對高個子運動員的態度密不可分。
籃球是屬於高個子的運動?其實在這項運動發展之初並非如此。
NCAA傳奇球星、被視作Georg Mikan宿敵的Bob Kurland在接受採訪時說:“事實上,在高中畢業時我有一個很大的劣勢——我太高了,大學教練們不想花時間培養我這樣的高個兒運動員。他們認為6尺(Chris Paul的官方身高)的球員更快、更穩。”
身高7尺(2.13米)的Kurland只收到了來自Oklahoma A&M的籃球獎學金,並被Kansas傳奇教練Phog Allen毫不留情地嘲諷為“怪胎”。
最終Bob Kurland和Georg Mikan的成功打破了籃球界對高個子籃球運動員的偏見,改變了籃球比賽的戰術和規則,對籃球運動的發展產生了不可磨滅的影響。
但在大中鋒成為球場核心之後,籃球界又開始擔心起高個子球員是否會摧毀這項運動。1957年,《體育畫報》便對多位籃球界業內業外人士進行採訪,詢問他們是否支援限制籃球運動員的身高。
九位受訪者中有三位支援限制球員身高。Notre Dame教練Johnny Jordan認為身高6尺8(2.03米)及以上的球員數量應該限制在30人以內。“他們讓 100 萬身高不到 6 尺的孩子球可打,因為籃球已經變成了一項靠(高個球員)一個人就能贏的比賽。”Jordan如是說道。
Iona助教Arthur Wilkins表達了和Johnny Jordan類似的觀點:“高個子正在從小個子手中奪走這項運動...我們總說不能歧視高個子,難道就能歧視小個子嗎?”
其他受訪者雖不支援限高,但他們大都認為高個子運動員的優勢過大,必須想辦法進行平衡。於是有人提出了增加籃筐高度的想法。
“Dr. James Naismith是為了方便才把籃筐高度設定為10,現在我們應該把籃筐高度改為12或者13尺。”New York University的Howard Cann表示。“更高的籃筐能削弱大個子的優勢,還不會傷害小個子球員。”
其實早在30年代初,前文提到過的Phog Allen就已經是12尺高籃筐的推崇者了。針對認為更高的籃筐將會影響投籃命中率的反對意見,Allen表示:“眼部肌肉能輕鬆適應籃筐高度的變化,過了適應期,投 12 尺的籃筐和投10 尺的籃筐一樣容易。”(有意思的是,在招募到 Wilt Chamberlain之後,Allen馬上放棄了這一提議)
增加籃筐高度,限制高個子球員的呼聲在50年代日漸強烈。受此影響,NBA也決定試用12尺籃筐,或許認為George Mikan是最好的樣本,他們選擇了1954年3月7日Hawks和Lakers的比賽進行實驗。
Mikan本場比賽中表現不佳,14次出手僅僅命中2球。儘管如此,在賽後接受採訪時Mikan卻表示高籃筐讓小個子球員的比賽更艱難,大個子只會更加強大。
多數參賽教練和球員都表達了類似看法,其中不乏小個子球員。Hawks後衛Bob Harrison強烈要求恢復10尺籃筐,他認為12尺籃筐“太糟糕,太可怕”,Lakers後衛Slater Martin則打趣道:“我提議籃筐改成6尺高,這樣我就能成為Mikan啦~”
在經歷了一場失敗的實驗後,NBA再也沒有使用過12尺籃筐。
1954.3.7 Hawks vs Lakers 比賽資料
儘管此後籃球界一直有推行12尺籃筐的實踐,但正如你所見,10尺籃筐現在仍然是世界主流。12尺籃筐最近一次引發熱烈討論應該要追溯到13年前了,不過那次也屬於玩票性質——Dwight Howard希望能在全明星扣籃大賽上使用12尺籃筐進行一次扣籃,以顯示他出眾的彈跳力。
隨著規則的變動與技戰術的豐富,高個子中鋒已不再必然是球場霸主。觀察前人對於高個子運動員態度的變化,不禁感嘆這項運動經歷了多麼令人驚歎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