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山東省與周邊各省區劃變動的故事,例如山東省與江蘇省、山東省與安徽省之間的區劃變動。今天,作者和大家聊聊山東省與鄰居河北省之間區劃變動的故事。1952年,河北省的5個縣,劃入了山東省管理。而山東省則把自己的6個縣,劃入了河北省管理。那麼,為何會出現這樣的區劃變動呢?今天,我們就聊聊這個問題。
首先,我們聊聊山東省的具體情況。山東省是我國的經濟大省、人口大省、糧食大省,按照2020年七普的統計數字,山東省總人口1.01億人,在我國所有的省份中,排名第二位,僅次於廣東省。山東省的糧食產量很高,而且種類非常豐富。近年來,山東省積極發展蔬菜種植產業,建立了一系列的蔬菜基地,形成的完善的供應體系,被稱為“全國的菜籃子。”
2021年,山東省的GDP總量達到了8.3萬億,僅次於廣東省、江蘇省,排名全國第3位。山東省總計下轄了16個地級市,分別是:濟南市、青島市、淄博市、棗莊市、東營市、煙臺市、濰坊市、濟寧市、泰安市、威海市、日照市、濱州市、德州市、聊城市、臨沂市、菏澤市。其中,濟南市和青島市屬於副省級城市,屬於全國15個副省級城市之一。
山東省與河北省的區劃變動,離不開一條著名的河流,那就是京杭大運河。一直以來,在沒有鐵路、公路的年代,各地的物資大規模運輸是一個歷史性難題。傳統的陸路運輸,不僅時間太長,而且運輸量也很有限。隋煬帝上臺以後,出於各方面的原因,傾國之力開鑿了著名的大運河。隋唐大運河以洛陽為轉運中心,連線了我國的幽雲地區和江南各地。
大運河開通以後,南方的瓷器、茶葉和,能夠源源不斷運往北方。北方的馬匹和其他特產,也能大規模的運往南方。因此,歷代文人墨客的詩詞中,描寫大運河的詩詞比比皆是。例如“千里長河一旦開,亡隋波浪九天來。錦帆未落干戈過,惆悵龍舟更不回”。再例如“盡道隋亡為此河,至今千里賴通波。若無水殿龍舟事,共禹論功不較多。”
但是,大運河的航道並不穩定,容易受到河流的束縛。在唐朝統治的後期,大運河洛陽段已經無法通航了。大運河的轉運中心從洛陽轉移到了開封,五代政權和北宋政權定都開封,其中主要原因就是大運河轉運的便利條件。不過,有一個因素非常要命,那就是黃河。黃河中下游地區經常發生決口和氾濫,在宋朝歷史上,出現了著名的“三易回河,”對北方水路航運造成了致命的負面影響。
1279年,元朝統一全國以後,疆域空前龐大。依靠唐宋兩朝的州縣兩級區劃,根據無法有效管理各個地區。在這樣的情況下,元朝借鑑了金國行尚書檯的經驗,設立了行省制度,把全國劃分為10個行省,例如河南江北行省、湖廣行省、江浙行省等等。元朝定都大都,也就是現在的北京市。江南各地各方面的物資,轉到經過河南轉運,不僅浪費了時間,而且航道已經千瘡百孔。
出於實際需要,元朝耗費了10餘年的時間,修改了大運河的航道,奠定了京杭大運河的雛形。在此之後,江南各地的物資,不再經過河南轉運,而是經過江蘇直接北上山東、河北等地。在元明兩朝,隨著大運河的帶動,山東臨清州迅速崛起,甚至出現了“富庶甲齊郡,繁華壓兩京”的美譽。
1368年,明朝建立以後,繼承了元朝的行省制度,進行了完善和調整。由於明朝擁有南北兩個都城,逐步形成了南北直隸和13個省的區劃格局。北直隸包括了現在的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等地,此時,大運河的航道基本上是北直隸與山東省的交界地區流過。17世紀中期,清朝消滅了各地的農民起義軍勢力、南明各個政權,逐步確立了對全國的統治。
根據自己的需要,調整了各省的區劃,形成了18個省的區劃格局。在明朝原有的行省基礎上,清朝進行了修改和完善,劃分了18個省,出現了漢地18省的說法。北直隸更名為直隸省,清朝設立了直隸總督。在明清兩朝,京城的人口超過了100萬人,再加上北方各地的駐軍。朝廷的大部分錢糧,需要大運河轉運。為了保障大運河的暢通,清朝設立了從一品的漕運總督衙門。
進入清朝統治的後期,由於太平天國運動的破壞,再加上年久失修,大運河出現了淤泥增多、河堤崩塌、河道不暢等諸多問題。此時的清朝,面臨各方面的內憂外患,根本沒有足夠的人力物力治理大運河。為了方便運輸江南各地的物資,清朝開始了著名的漕糧海運。這又進一步加劇了大運河的衰敗,清朝統治的末期,漕運總督衙門被撤銷,大運河失去了管理和維護。
1912年,清朝滅亡以後,我國進入了軍閥混戰階段。1928年,直隸省更名為河北省。在軍閥混戰階段,各路軍閥根本不可能投入資金和人力物力治理大運河。因為對於軍閥們來說,這些資金能夠組建更多的軍隊,然後繼續爭奪地盤。大運河的這一狀態,一直持續到了建國之初。1949年,新中國成立以後,隨著大規模戰爭的結束,我國進入了戰後重建、休養生息的階段。
在這一過程中,一系列的大型工程先後開始,例如治理黃河、治理都江堰、治理淮河、治理洪澤湖等等。1952年,治理大運河的工作開始。不過,一個問題很棘手。大運河兩岸的區域如同犬牙交錯,部分屬於河北省,部分屬於山東省。治理大運河需要調集大量的勞動力和各種材料,也需要統籌各方面的力量。
出於治理大運河的考慮,1952年,河北省的恩縣、夏津縣、武城縣、館陶縣等5個縣,劃入了山東省管理。相當於河北省損失了5個縣,為了補償河北省的損失,山東省把自己的吳橋縣、東光縣、南皮縣、鹽山縣、慶雲縣、寧津縣等6個縣,劃入了河北省管理。其實,在50年代中期,為了治理河道湖泊而出現的區劃變動,還有很多。
1955年,出於治理洪澤湖的需要,安徽省的泗洪縣、盱眙縣被劃入了江蘇省管理。而江蘇省把自己的蕭縣和碭山縣,劃入了安徽省管理。到了1965年,河北省又把慶雲縣和寧津縣,重新還給了山東省。山東省則把館陶縣和臨清市在大運河以西的部分鄉鎮(後來組建了臨西縣),劃入了河北省管理。
關於我國各地區劃調整的一系列故事,還有很多。作者在以後的文章中,和大家慢慢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