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同生 通脈活血湯
【組成】當歸,黃芪、丹參,澤蘭葉、赤芍、杜仲,金毛狗脊,鹿角片(另包),地龍、蘇木。
【用法】方中鹿角片另包,先煎30分鐘,再與諸藥同煎,沸後,文火煎50分鐘,每日1劑藥,水煎兩次。分兩次服用,每服150毫升左右,飯後兩小時溫服。
【功用】通督活血,補益肝腎。【主治】退行性腰椎管狹窄症,及急慢性腰腿疼痛,間歇性跛行遷延不愈,腰脊椎過伸試驗陽性、相應神經節段的肌力及感覺減退,跟腱反射改變,二便障礙,馬鞍區麻木。中醫辨證屬腎精虧乏,痺阻督脈者。
【加減】本方適用於腎精虧乏,痺阻督脈者,若下肢痺頑痿廢,麻木疼痛甚者,加牛膝、木瓜、五加皮;兼有舌苔白膩,脈濡緩,口渴不欲飲,怠倦睏乏,溼重者,酌加萆薢、蒼朮、防己;兼有口渴欲飲,舌紅少苔,脈弦細,面色紅赤,陰虛火旺者,酌加炙黃柏、生地,瀉火堅陰、滋養肝腎;疼痛甚者,加烏梅、元胡,廣三七,活血祛瘀鎮痛;兼有風溼、遊走竄痛、痛無定處、頑麻不仁者,酌加威靈仙,防風,秦艽、羌活。
【附記】本方系李氏骨傷科祖傳驗方。是治療腰椎管狹窄症的基本方,多種腰腿疼痛如腰椎間盤突出症、腰3橫突綜合徵、慢性腰肌勞損等都可使用。
薦一"奇方"共欣賞
一日,到藥店和藥師閒聊,一女持方來抓藥,我一瞥,見方上只有兩味藥,卻是大方:
"山萸肉 淨麻黃 水煎服,一日一劑 2劑" 該女問:你懂醫,可知這是治什麼病的. 我欲開口又急搖頭. 硬是把"咳喘"二字咽回肚子裡.還是中醫病名簡單,若是把西醫的"原發性慢性支氣管炎"嚥下去,豈不把我撐死?我說:病人呢?
女說:在家.是我爸.咳嗽,哮喘,熱天尚可,冬天就不行.醫生説此方兩劑便好,無須多抓.但我要三劑. 我說:此醫許是高手,藥簡力宏. 其它未敢妄評
黛蛤消癭方治療甲狀腺腺瘤、甲狀腺囊腫、結節性甲狀腺腫
【處方】海藻、昆布、黛蛤粉、海浮石、當歸、制香附、連翹、黃藥子、法半夏、青皮、陳皮、生甘草
【用法】水煎服
【功能】軟堅化痰,理氣和營
【主治】甲狀腺腺瘤,甲狀腺囊腫,結節性甲狀腺腫
【加減】腫塊質地堅硬,無明顯虛弱徵象者,酌加三稜、莪術、大黃、炮山甲;體胖舌苔白膩者,上方去連翹、海浮石,加膽星、川樸、茯苓,或參合使用小金片;形瘦多火,伴舌紅口乾咽燥心煩者,上方去半夏、香附、陳皮,加麥冬、夏枯草、玄參、生地、沙參、丹皮; 體弱或年歲較高,或久服行氣活血、化痰破積藥不效者,酌加黃芪、黨參、生地、白芍、丹參
【說明】方中黃藥子為治癭瘤之要藥,如遇肝病史患者,宜慎用或減量
特效中醫偏方治療腎炎
六味地黃湯
【組成】於地黃,牡丹皮,炒山藥,山茱萸,白茯苓,桑椹子,枸杞子,地膚子。
【功效】滋補肝腎,淡滲利水。
【主治】腎病型腎炎,發病日久,肝腎陰傷者。症見顴面潮紅或黯紅,五心煩熱,腰膝痠軟,昡暈耳鳴,兩目乾澀,口燥咽乾,夜熱盜汗,或輕度腫脹,便秘溲赤,舌質稍紅或黯紅,苔薄黃或薄白,脈細數或沉滑數。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早晚 各服1次。
【方解】本方以六味地黃湯加枸杞子、女貞子、桑椹、車前子、地膚子五藥組成,故名六五地黃湯。方用六味地黃湯滋補肝腎;枸杞子、女貞子、桑椹子養陰平肝;車前子、地膚子清熱利尿。諸藥合用,共奏滋補肝腎,淡滲利水之功。
【點評】本方由六味地黃湯加味而成,對陰虛型腎炎收效頗著。氣虛、陽虛者不宜用之
免責宣告:本文轉載網際網路和出版刊物,如有侵權請聯絡我們刪除,所涉及到各類藥方、驗方僅做資訊分享,不作為醫療建議、推薦或指引。如有需要請在醫生的指導下辯證使用,本平臺不承擔由此產生的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