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對2021名未婚青年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68.2%的受訪未婚青年都經歷過“催婚催戀”。80.6%的受訪未婚青年坦言被“催”增加了春節走親訪友的壓力。面對催婚催戀,59.2%的受訪未婚青年會轉移話題和注意力,53.0%的受訪未婚青年會無論對方說啥都表示贊同。(2月10日《中國青年報》)
“男大當婚,女大當嫁。”不管是古代還是現代,男孩、女孩到了成家的年齡,其父母都希望他們能早日結婚生子,組成一個家庭。然而,近些年來,身邊晚婚族越發龐大,結婚率也在持續下降。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想趁年輕先把精力放在學業上或穩定事業上,併為以後結婚成家做些經濟上的準備;有的對婚姻期望值高,且一直沒有遇到真正令人心動的物件;還有是因為攀比風盛行,都追求結婚時要有房、車、彩禮等,讓不少年輕人直呼“娶不起”等。
近些年來,之所以出現“每逢佳節被催婚”現象,也反映出兩代人的婚姻觀念的差異:年輕人不著急,父母著急、不斷催。正如天津社會科學院原首席專家、天津婚姻家庭研究會會長潘允康所說:“在很多中國父母心中,撫養兒女有一套程式,生育、養育、教育、成家立業。只有當兒女成家立業了,才會放下心來。也擔心兒女錯過時機”。
其實,婚姻不只是兩個人的事,事關家庭幸福,社會和諧與持續健康發展。尤其面對近年來,我國出生人口數量進一步下降,全社會不妨對“催婚催戀”多些理解和支援。並透過政策宣傳、觀念倡導等,扭轉不願結婚和生育的價值取向,讓年輕人能結婚的儘量結婚、能生育的儘量生育,打造婚育友好型社會。同時,作為子女,更應該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況且父母的閱歷更豐富,很大程度上要比年輕人更有經驗,聽聽也沒有壞處。
當然,父母“催婚催戀”也要把握度,否則,可能起到反作用。況且,隨著社會發展和時代的進步,現在的年輕人思想更活躍,在生活中更加註重追求自我和自立。因此,父母也要理解子女,如果強勢地干預甚至決定子女的婚姻,不僅影響子女未來婚姻幸福,還會產生一些家庭矛盾,結果可能會得不償失。(劉純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