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今年3月1日起,個人存取現金超5萬元需登記資金來源。
這是近日央行等三部門共同釋出的新規——《金融機構客戶盡職調查和客戶身份資料及交易記錄儲存管理辦法》。
重點摘錄:
1、個人辦理單筆5萬元以上存取款業務, 需登記資金的來源或者用途;
2、個人辦理現金匯款、票據兌換、實物貴重金屬、購買金融產品等一次性交易單筆5萬元以上,需登記資金的來源。
3、非賬戶開戶機構內購買基金等金融產品一次性交易單筆5萬元以上的,需登記資金來源。
它的實質與目的是什麼?
第一,留痕,強制監管。
現金支付最大特點是:沒法追蹤錢的來源和去處。也正因如此,大額現金往往被利用來進行洗錢、逃漏稅等不法行為。
登記來源與用處一定程度上填補了漏洞。2020年,央行在河北、浙江和深圳搞了試點,河北試點是10萬、深圳20萬、浙江30萬。
而這次,是5萬。國家的反腐關口前移,勢必堵住現金這個沒有資料的出口。
辦法要求,金融機構應採取盡職調查,需要對客戶的洗錢或者恐怖融資風險進行風險管理時,對交易方式、規模、頻率等實施合理限制;超出管理能力的,則拒絕交易或終止業務關係。因此極大地加強資金監管。
第二,進一步解決發票虛開取證難問題。
稅務機關在查處虛開發票案件時,經常會遇到:疑似虛開的發票,購銷雙方採用大額現金收付結算,且經常透過相關自然人的賬戶辦理款項存取。
現金收付是真是假,難以取證查實,而留痕以後,可透過向銀行協查現金收支情況,來協助解決問題。
第三,一定程度上降低現金流通。
辦法出臺,電子貨幣逐漸擠佔現金流通市場,降低不受控的資金流動。而電子貨幣,明顯更容易被監管。
第四,發揮政策震懾力。
在一些特定情況下,一旦應繳未繳的資料流對應不上,只有透過現金來實施一些走後門的行為,而預先設定門檻,則可以加大政策震懾力,降低不法行為發生率。
主要影響4類人群
辦法出臺,實際對普通大眾的影響相對較小。
實際生活中,我們不必非要使用大額現金。其次,從便利程度上來講,目前也只是要多填寫一份大額現金業務表,取款要勾選用途,存款要勾選來源,並未要求出具證明材料。
而從上文我們所說的目的來看,它主要影響4類人群:
1、洗錢的人
2、受賄或灰色收入的人
3、偷逃稅款的人
4、詐騙的人
醫藥人的合規應對
結合來看,對醫藥行業不無影響。甚至,遍地開花的“稅務稽查”對醫藥人的風險比此次現金監管的風險更大。
2021年3月份出臺的《關於進一步深化稅收徵管改革的意見》中,處處透露出“以數治稅”的意味:
- 要求到2022年,在稅務執法規範性、稅費服務便捷性、稅務監管精準性上取得重要進展。
- 到2023年,基本建成以“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和“網際網路+監管”為基本手段、以重點監管為補充、以“信用+風險”監管為基礎的稅務監管新體系,實現從“以票管稅”向“以數治稅”分類精準監管轉變。
- 到2025年,基本建成功能強大的智慧稅務,形成國內一流的智慧化行政應用系統,全方位提高稅務執法、服務、監管能力。
結合此次政策出臺,再一次說明,在一層又一層的監管之下,企業合規證據鏈留存的重要性。
目前,在醫藥推廣環節,運用數字化推廣是留存合規證據鏈的主要趨勢。
數字化推廣好處在於,依託標準化的推廣流程,由線上平臺完整記錄推廣過程並留存行為與資料資訊,實現業務與結算的對應,最終可以較容易地形成證據鏈。
易藥雲數字營銷解決方案如何保證藥企真實業務與合規?
1、任務執行過程環環相扣,缺少任一步驟都無法提交完成任務。
平臺強調梳理藥企學術推廣的業務流程,實現標準化記錄,流向通透,每一步環環相扣,即每一埠都必須有角色參與進來並執行下去,才能算一個完整任務的開展。
譬如,藥企制定任務計劃時,即可監管整個代表推廣行為,一是醫藥代表未完成推廣任務便無法線上提交;二是所提交的反饋不合格也會駁回重新完成後提交,實現線上協作便利化的同時,提升任務稽核的智慧度與效率,保證推廣任務完整流程真實有效。
2、提供完整證據鏈。
依託標準化的推廣流程,平臺將完整記錄整個過程並留存資料資訊,最終產生推廣證據鏈,每月為藥企提交學術推廣交付報告。
平臺交付的資料資訊,一是原始資料,如任務時間、執行人、問卷記錄、線上拜訪如醫生停留時間/線下拜訪如打卡記錄和真實拜訪實拍圖、醫生反饋意見等,二是平臺智慧分析資料,如不同級別醫院任務量、代表任務執行情況、醫生反饋情況、醫生對不同學術資料的反饋意見分佈等,在幫助實現真實業務證據鏈留存的同時,平臺數據也幫助藥企實現智慧輔助決策,為下一次計劃制定提供依據。
3、真實業務對應真實結算。
最終,依託交付資料報告,藥企根據醫藥代表任務完成量進行績效考核,並進行績效獎勵;依託醫生參與調研、病例徵集、直播講課等情況,向醫生支付勞務報酬,整個結算過程每筆支出都對應每項真實業務。
以上,三個步驟整體而言也是一環扣一環,真實業務產生完整證據鏈,並依據證據鏈結算市場費用,完成合規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