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松樹谷,“對西方監視中國極為重要”。
在一檔節目中,英國軍情六處前處長迪爾洛夫直白地承認西方正在密切監視中國。
西方國家,尤其是美國,從來都緊盯著中國的一舉一動,但如今把曾經“諱莫如深”的事情如此堂而皇之地擺到公眾面前,有點耐人尋味。
迪爾洛夫還爆出,松樹谷規模大、有美方直接參與。它從事“情報攔截”,以及“很多其他用途”。
松樹谷,到底是個什麼存在?
關於它的情況,只能從當初美國國家安全域性前僱員斯諾登披露的秘密檔案中窺見一二。
01
澳大利亞的松樹谷(Pine Gap)“對西方監視中國極為重要”。英國衛報以這樣的標題,概括迪爾洛夫在節目中釋放的資訊。
英國軍情六處前處長,這個身份本身就增加了他這番話的可信度和關注性。
迪爾洛夫生於1945年,21歲就加入軍情六處,並在1999年到2004年間擔任處長。2003年美英等國聯軍入侵伊拉克,迪爾洛夫被指責向時任首相布萊爾提供了有關伊拉克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不實情報。
英國三大情報機構之一的前負責人,如此直白地承認西方正在密切監視中國,這讓衛報記者也頗感意外。
報道說,情報部門官員通常對美澳聯合設施的具體用途“諱莫如深”。迪爾洛夫卻在節目中明確證實:松樹谷是“一個精密的監聽站點”,對於西方收集有關中國的情報極為重要。
這個松樹谷,到底是一個什麼存在呢?
這處設施1970年根據澳美聯合協議設立,說是用來進行衛星監測。冷戰期間以及之後,它曾針對“敵對國家”彈道導彈進行情報收集,並在美軍的海外戰爭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但迄今為止,那裡仍是美澳的一個絕密聯合機構。松樹谷上空是目前澳大利亞唯一禁止進入的區域。外界對其詳情知之甚少,有媒體甚至猜測,松樹谷是一處外星人基地……
這次,英國軍情六處前處長則是親口證實了松樹谷的一些資訊。
對著澳大利亞前外長,迪爾洛夫說,“你們已經在松樹谷配備了大規模設施,其中一部分是美國國安局的。”“這真的很重要”,迪爾洛夫稱,“因為,它是一個情報攔截地點”。
除了規模大和有美方直接參與,迪爾洛夫還特別強調了“位置”。
資料顯示,松樹谷位於澳大利亞中部旅遊勝地愛麗斯泉西南20公里。“因為這個位置,它的地理位置”,迪爾洛夫說,松樹谷對美國以及西方聯盟具有極大的戰略重要性。具體而言,就是松樹谷離公海比較遠,訊號不容易被他國間諜船偵察到。
大概覺得節目效果達到了,這位英國前情報高官在聲稱松樹谷“還有很多其他用途”的同時,又試圖把話往回收,說自己不應該再詳細介紹松樹谷的實際作用,“那將是輕率的”。
他最後只是補了一句,澳大利亞具有“非常精密的情報攔截能力”。
比如畢曉普談起澳中關係緊張,渲染所謂“中國威脅”,同時藉機對華盛頓表忠,宣稱澳大利亞和該地區其他國家“正在尋求更多、而不是更少的美國領導”。
迪爾洛夫也提到了澳美聯盟關係,美國海軍陸戰隊在澳大利亞達爾文港的輪換,以及美英幫助澳大利亞獲得核潛艇的奧庫斯協議等等。
但正如英國衛報的報道,有關松樹谷,及其背後美英澳等西方國家對中國的情報監視,立即成了輿論關注焦點。
02
之前已經提到過,松樹谷雖然已經成立50多年,但它的密級很高,長期處於與外界分隔的狀態。這個“澳大利亞最神秘的地方”,被稱為“澳大利亞的51區”。
如果不算這次英國前情報官員的“神助攻”,松樹谷的高光時刻只與一個人、一部劇有關。
美國國家安全域性前僱員斯諾登2013年那次“世紀爆料”,其中有一些就是關於松樹谷的機密資料。然後就是2018年網飛推出的同名電視劇《松樹谷》。
2015年,一些澳大利亞、英國和加拿大的情報人員根據斯諾登的爆料推出了一份相關報告。2017年,美國調查新聞網站The Intercept曝光了斯諾登的部分檔案。
這兩輪關於松樹谷的公開報道,是公眾之前知道的幾乎所有,人們因此也勾勒出這個位於澳大利亞中部地區秘密基地的大致輪廓。
當然,這也決定了關於松樹谷的這些論述都是近10年前的資訊。
松樹谷的正式名稱是松樹谷聯合防禦設施。然而,經過這些年任務的幾度轉變,再說它只是“防禦”,幾近是個笑話。
建立之初,松樹谷據稱是訊號情報衛星地面控制站,這些衛星可截獲彈道導彈試驗的遙感訊號和微波通訊訊號。
到了冷戰時期,它被用來重點監控和收集有關蘇聯導彈的發射資訊。
冷戰結束後,松樹谷的功能出現擴充套件,開始蒐集亞洲地區國家,尤其是中國、印度、巴基斯坦等國的情報。
天線數量的大幅增加,是松樹谷擴張衛星通訊監聽的一例明證。另一證據是松樹谷裡多用途先進準拋物面多波束天線(俗稱花托天線)的部署。據稱,每個天線能攔截最多35顆衛星的通訊波束。
2015年的那份報告透露,當時“五眼”聯盟擁有的國外衛星通訊/衛星監聽站控制著232個天線,而2000年這一數字僅為100。合理推測一下,“自2000年以來,觀測到的‘五眼’聯盟衛星通訊攔截站覆蓋面增加了一倍,而額外的花托天線對全球通訊衛星的覆蓋面可能增加了3倍。”
關鍵轉折出現在2008年。
那一年,第一部花托天線安裝到了松樹谷。從那時開始,松樹谷從執行高度單一的任務轉變為一個多機構、多用途的巨大情報中心。
這樣的轉變是根本性的。
根據The Intercept的報道,松樹谷的情報能力比美澳政府公開承認的要複雜得多,也要強得多。
松樹谷的主要職能之一據稱是收集地理情報,以確定空襲。
它使用的衛星被描述為“對地同步”,它們的軌道可能距離地表超過3萬公里。這些衛星收集“軍隊、科學、政治、經濟通訊訊號”,為美國的軍事行動提供戰術情報支援,包括在阿富汗、伊拉克、葉門等地的無人機攻擊。
這些衛星也緊盯目標國家的導彈或武器測試,從國外軍事資料系統中竊取情報。
松樹谷不僅收集訊號,同時還會進行分析,包攬針對地對空導彈、高射炮和戰鬥機相關的“監測、收集、記錄、處理、分析和報告”的全盤工作。
經過50多年的發展,松樹谷,已經成為一個徹頭徹尾的情報中心,可以對東亞和南亞地區的目標進行全方位監測。
《澳大利亞人報》曾引述一份美軍內部檔案稱,多年來,松樹谷一直在監聽和觀察中國海軍的一舉一動。
2009年3月,澳大利亞以“臨近軍事禁區”為由,拒絕了中國企業收購OZ礦業公司的提案。表面理由是OZ的某處礦址靠近伍麥拉軍事禁區,事實上,有澳專家分析,這個礦址距離松樹谷600公里,才是真正原因,“美國不願意讓中國在這片範圍內擁有任何配備通訊裝置的設施”。
03
松樹谷,到底歸誰管?
有說它是美國和澳大利亞共同運營的,迪爾洛夫的爆料似乎也支援這一觀點。但也媒體有說,松樹谷直接歸屬美國國家安全域性和中央情報局。
不管怎麼樣,澳大利亞政客都把松樹谷當作國家安全架構的關鍵資產。
多任澳大利亞防長向國會確認,松樹谷是在澳大利亞政府充分了解和同意的情況下運作的。2020年時,澳大利亞總理莫里斯也曾飛到松樹谷聽取澳美情報官員的機密簡報。
然而,還有一種說法是,堪培拉僅能分享關鍵資訊的七八成,松樹谷真正的掌控權在華盛頓手裡。
這樣微妙的美澳情報合作關係,在電視劇《松樹谷》中也有展示。
劇中,作為東道主的澳方情報人員受國力強弱影響,不得不聽命於美方,甚至“女一號”澳方情報人員還愛上“男一號”美國黑人特工。只是現實很殘酷:美澳雙方也有資訊壁壘,特別是“美國人從來都把對國家的忠誠置於情感之上”。
這讓看過該劇的澳大利亞觀眾意識到,在複雜的地緣政治關係中,澳大利亞再怎麼左右騰挪,也就是扮演美國人的一隻“眼”而已。
堪培拉,是時候擺脫對華盛頓的單相思了。
欄目主編:顧萬全 文字編輯:董思韻 題圖來源:上觀題圖 圖片編輯:雍凱
來源:作者:環球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