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曉敏
在高校教書,已經三十九年了。我所學的專業是文藝學,多年來,一直承擔《文學概論》、《美學》、《文藝心理學》的教學任務,還先後講過《寫作》、《中國古代文學》、《古代漢語》、《文學寫作》等中文專業的課程,講過新聞系的《基礎寫作》、《新聞美學》等課,2007年開辦對外漢語專業之後,又開始講授《世界文化概論》、《中外文化交流史》、《中國古代經典導讀》等課程。同時,還先後教了公共選修課《古代散文藝術》、《唐詩欣賞》、《唐宋八大家導讀》、《國學概要》。大致上每學期講3、4門不同的課程,每年講7、8門課。近年來,還承擔了《古代漢語》、《大學語文》、《秘書學概論》以及公共選修課《傳統語文教育智慧》、《古詩文朗誦與吟誦》等課的教學任務。課程種類多,教學任務量大,為準備這些課程,投入的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在備課和教學的過程中,也有了自己的一些體會。
準備一門課程,首先是需要選擇好的、高質量的教材。近些年,高校教材質量參差不齊,首先需要選擇合適的教材,並認真閱讀教材,掌握教材。但僅僅是掌握教材,還是不夠的。教材所講的,多是主流的觀點,一般不涉及多種不同的看法,教師講課時,多數情況下也不必介紹這些不同的看法,但備課時卻需要對這些有所瞭解,不瞭解這些不同的看法,實際上也不能準確無誤地認識和掌握教材上介紹的觀點,“兼聽則明,偏聽則暗”,備課上也是如此。同時,教材還有一個時間差的問題,即是說,教材從編寫到出版,再到學生手中,短的也有兩三年的時間,這段時間,學科在發展,新的研究成果也會不斷出現,有些成果,是可以也應該補充到教學中,部分地更新教學的內容。
文科課程的講授,特別是文科理論課程的講授,觀點重要,材料也很重要。固然,材料沒有觀點統領,就如同文章寫作理論所講的“烏合之眾”,是沒有戰鬥力的,但孤立的觀點,即使這個觀點很精彩、富有哲理,能夠給人啟示,也像一個將軍隻身上戰場,即使是《三國演義》中說的“萬人敵”,其戰鬥力也是有限的。文科課程的教學,需要廣泛地積累材料。首先是大量的閱讀。重要的研究著作需要閱讀,同時也需要閱讀電子資料,目前這方面比較方便,如清華知識倉庫就儲存有大量的研究文章。包括個人的部落格,有時也能夠找到有價值的材料。只是,這需要付出大量的時間。我準備《文藝心理學》時,就不僅是看了幾種不同的文藝心理學教材,還查詢並下載了百度百科上的300多位中外傑出藝術家的介紹,並以此為線索,進一步查詢相關的材料。準備《世界文化概論》時,閱讀了多種書籍,並查詢、閱讀和下載了幾百篇文章。準備《中國文化概論》課,買的同類書籍就有記事本,幾年來,查閱中國文化研究方面的學術論文近三千篇,比較仔細閱讀的也有數百篇。這樣,就為講課做好了比較充分的準備。
廣泛閱讀之外,還需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即留心日常生活中能夠遇到的有用材料。前蘇聯作家帕烏斯托夫斯基講到文學創作的材料積累時,這樣講:“每一個剎那,每一個偶然投來的字眼和流盼,每一個深邃的或者戲謔的思想,人類心靈的每一個細微的跳動,……都是金粉的微粒”,“我們,文學工作者,用幾十年的時間來尋覓它們——這些無數的細沙,不知不覺地給自己收集著,熔成合金,然後再用這種合金來鍛成自己的金薔薇——中篇小說、長篇小說或長詩。”這也適合於說明文學課程的教學。一節好的課程,也需要教者不斷地收集生活中的“金粉的微粒”,並將這些金粉的微粒打造成一節一節的課程。積累的內容,未必都能夠、也未必都需要寫到教案之中。但這些內容,教師即使是沒有講到,在教學中也有其價值。某一個教師授課時,把自己所知道的都講出來,或者說,他講出來的是他知道的全部,另一個教師則雖然也講了這些內容,但他所知道的更多。學生憑直覺是能夠對兩個教師的差異有所感受的。國學大師蒙文通先生談論文寫作時說道:“用過功的地方雖未寫如文章也不辜負,別人看文章會感到後面還有東西沒寫出來。”學生聽課也是這樣。同樣的話語,出自一個知識貧乏的教師之口,與出自一個知識淵博者之口,學生聽起來,感覺是不同的。
教師積累了豐富的材料,在具體準備的一節課程之時,自然還需要恰當地使用材料。一節好的課,應該像是一篇文章,有其合適的結構,在開頭、展開、高潮、結尾等環節都有好的安排。講課中間,哪裡講解主要觀點,哪裡講述例子,甚至哪裡安排一點兒“花絮”,調節氣氛,都要事先有所準備。這就需要形成文稿。寫成文稿,教者自己頭腦中的材料和思考才被定型,成為一篇有機的文章。同時,這也能避免出現某些細節上的錯誤。不過,實際上課,又應該是將文稿化為口語,用“講”的方式呈現準備好的內容。
文學課程的教學,還需要教師有朗誦與背誦的能力。精彩的文學作品,僅僅讓學生看的不夠的,作品的文字需要轉化為有聲的語言學生學習文學時,需要有一定的朗讀的能力。而為了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教師的範讀是必不可少的。這就要求教師為此多做準備,學習朗讀的知識,進行必要的朗讀訓練,培養自己的朗讀能力。
文學課程的教學中,教師還需要能夠將部分精彩的篇章或某些精彩篇章的段落背誦下來。背誦是文學課程、特別是古代文學教學培養的一種基本能力,也是中國傳統文學教育的寶貴經驗。文史學家程千帆先生講:“背誦名篇,非常必要。這種方法似笨拙,實巧妙。它可以使古典作品中的形象、意境、風格、節奏等都銘刻在腦海中,一輩子也磨洗不掉。因而才可能由於對它們非常熟悉,而懂得非常深透。光看不行。” 文學類課程的教學,要求學生有一定的背誦數量,教師若能夠流利地背誦這些篇章,會對學生產生影響,喚起學生背誦的意願。而且教師講課時,能夠對所引用的材料脫口而出,這也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老一輩的文史學者往往能夠做到這一點。這給當時的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我的導師童慶炳老師初上大學時,所接觸的老師就憑藉這一點給他留下深刻的印象。直到晚年,童老師回憶當時的教授的講課時,還這樣說:“我的幾位老師,如劉盼遂先生、李長之先生、陸宗達先生、黃藥眠先生,他們對自己的研究物件都是爛熟於心的。黃藥眠先生給我們講課,只帶幾張卡片,根本沒有講稿,資料和對資料的分析是背誦出來的,連某些文學作品也是背誦出來的。陸宗達先生給我們講《說文解字》,講得十分生動,也完全是背誦出來的。劉盼遂先生給我們講《史記》也根本不念講稿,他在講《廉頗藺相如列傳》的時候,僅一個“藺”字就考證了45分鐘,而且是即興發揮,如果不是對於物件十分熟悉是做不到的。郭預衡先生給我們講中國古代散文,常常成段成段地背誦《國語》《戰國策》,更不用說“語”“孟”了。”當然,老先生俗做到的,今天已經幾乎沒有人能做到了。但仍然需要有“雖不能至,而心嚮往之”的態度。這不僅對教學是必要的、有益的,而且也有利於科研。對此,童慶炳老師是深有體會的。他講:“研究物件一般是複雜的,我們要研究它,就先要了解它,對它的方方面面進行認真深入的而非潦草膚淺的調查研究,或者是讀書,整理資料,或者是透過田野作業蒐集到第一手的資料。有的資料還要反覆閱讀、分析、研究,務使研究物件爛熟於心”,“熟悉物件,才能掌握物件的全部情況,才能掌握物件的種種複雜的矛盾,才能進入物件的一些細枝末節,這樣才能產生疑問並提出問題,獲得研究的切入點。”這是科研方面的經驗之談。
在你的課堂上,重要的是你的影響而不是教科書。不要讓教科書把你和學生隔開來,使你的言語冰冷無力,給學生留下枯燥無味的印象。從而把你的作用降低為單純的教練道德理論。記住,應該讓教科書為你服務,而不是你為教科書服務。教科書是你的顧問和嚮導,但只有你才是學生的嚮導和顧問。(《外國教育發展史料選粹》,夏之蓮主編,第386頁, 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9年)作者是費裡,費裡(1832—1893)法國政治家,擔任過法國政府教育部張。這裡所談的“應該讓教科書而教師服務,而不是教師為教科書服務,是有道理的。”青年教師尤其需要對此有認識。
備課時,需要教師的全力投入,為此,常常忘記了周圍的事情。特別是我剛到大學講課、同時承擔多門新課的時候,真的如韓愈所講那樣“處若忘,行若遺,儼乎其若思,茫乎其若迷”。曾有一些好笑的事情發生,又一次,早上衝奶粉,把洗衣粉倒進了茶缸,發現滿杯的泡沫才覺得不對;還有一回,前一天用過鞋油,放到洗臉池邊上,第二天早上刷牙,把鞋油擠到牙刷上,還覺得奇怪,怎麼牙膏變成了黑色?但備課時有了這樣的投入,換來的是講課時的格外的清醒。登上講臺時,所準備的全部內容都在頭腦中清晰地呈現著,彷彿自己的腦海裡有一個交響樂團,各種觀點、材料,生動的例子各居其位,教者的意識彷彿是一個指揮,調動著樂團的演奏。這樣,講課的過程,對教師自己來說,也是一種享受。
在充分準備課程和長時間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也應該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我覺得自己的教學有儒雅溫和的特點。記得一位學生在她的作業中對我講課做這樣的描述:“坐在課堂裡,老師溫聲細語,彷彿織就了一張細細密密的網,從歷史的漫漫長河中將那些被流水沖刷只餘細小紋路的石子打撈起,輕輕撫過,那些紋路間便瞬間迸發出溫潤的光芒,不刺目,卻讓人回味無窮。” 自覺沒有學生說得這麼好,但也有點接近吧?
備課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這也不僅僅是付出,在這一過程中,自己的知識不斷豐富,思考能力得到提升。前年學院安排我講《秘書學概論》,這是臨時承擔的教學任務,《秘書學概論》課,我過去沒有講過,甚至也沒有學過,接受了教學任務之後,一個寒假,連借帶買,看了十多本書,做了10多萬字的讀書筆記。心裡有數了。而且發現,當下的幾本《秘書學概論》教材各有一些不足,而共同的不足之處,是缺乏對秘書工作的中國經驗的介紹。中國是一個有數千年連續文明的國家,在國家、行政管理方面積累了非常豐富的經驗,中國古代經典中也有非常豐富的管理學思想。中國古代的幕僚、謀士等,所做的就是秘書工作。我在講課中將古代的秘書工作經驗介紹給學生,讓學生產生興趣也讓學生受到啟發。同時,自己也有所提高,懂得了許多原來不懂的東西。精心準備一節課,是把自己的積累和思考加以綜合、融匯,並用語言文字準確地加以表述的過程,這一過程也是凝練自己思考的過程。教師的教學活動,正是老子所講的“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更重要的是,自己的勞動所換來的,是課堂教學上的得心應手,是學生尊敬愛戴的目光,是自己興奮喜悅、輕鬆寬慰的心情。講了一節精彩的課,會覺得自己無論付出多少,都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