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這個社會,對學歷的追求彷彿已經變成一種常態,學歷成為每一個想出人頭地學生的憑證。
這種狀態和以前的那種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差不多,雖然現在不至於此,但是也足以證明學歷以及學習的重要性。
在以前的那個對學習還不是很重視的年代,中專生都很少見,更別說大學生了,萬里挑一都不為過。
只不過隨著時代的進步,人們的思想發生了非常重大的改變,對孩子的教育也是越來越重視。
以此帶來了學生學歷的不斷提高,本科生已經非常常見了,越來越多的人往研究生和博士進軍。
北大博導因為學歷被熱議,非211也能當博導?學生慘遭“打臉”
現在人們對學生的教育越來越重視的同時,考試難度也在逐年增加。在學生的學習生涯裡,高考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考試,它關乎著學生的未來。
除此之外考研和考博的難度也不容小覷,每一個考生都因為這些考試被扒下來一層皮,可以見得這些考試的難度和重要性以及它們的競爭之大。
學生考上大學並不是終點,為什麼很多學生在大學結束之後選擇繼續往上考,因為不僅在社會上有鄙視鏈,學生和學生之間也有。
在國內985院校普遍生源比較優秀,學校的生源在國內也是頂尖的存在。
雖然優秀如他們,但他們是看不上那些211院校的學生的,以此類推,211院校的學生看不上普本的學生,所以學生之間的鄙視鏈就這樣產生了。
被985院校學生看不上的不僅僅是那些不如他們的學生,就連初始學歷不如他們的老師,也同樣遭受著這些學生的質疑。
這不,北大博導就被學生質疑了能力,認為他的初始院校是湘潭大學,水平低下的學校的學生不能作為他們的導師。
這些學生自命清高,認為自己考得好以後就能過得好,發展也好。他們希望校方能夠重視學生的意見,不能拿教育當兒戲。
但是這個學生後來卻被打臉。湘潭大學雖然並不如那些院校有知名度,但是這所學校是毛主席親筆提名的學校,學校自身實力也是毋庸置疑的。
而且在博導那個年代,能出身湘潭大學,本身也是一種實力的象徵。
無知不可怕,無知又不自知的人才可怕
這位北大博導能在初始學校是湘潭大學的前提下依舊能夠進入北大當導師,並且越身進入一線教師之列,他的實力難道還要人質疑嗎?這不就是一位大神的存在嗎?
學生因為學歷的高低而錯過這樣一位有實力的教師,那是這個學生的損失。
學生僅僅憑藉一個導師的初始學歷就否定這個人,只能說這個學生的眼光太淺顯了。
沒有一個人是完美得無可挑剔,或多或少都會有些缺點,但是這不是一個人隨意地去否定另一個人的藉口。像這種隨便否定別人的人,本身就有很大的問題。
作為一個大學生,有些東西不懂也很正常,無知不是一個人的缺點,這是可以改進的。但是像這種無知又不自知的人,才是真的有缺陷。
在大學裡不能只增長知識,不增長人品和眼界。除了學習之外,學生的素質也需要被重視。
大學生只有成績是不行的,思想素質也應該被重視
每一個上大學的人,基本都已經成年了,一個成年人要對自己的言行舉止負相對應責任。
大學生接受的教育已經是高等素質教育了,對於一些事情有自己的瞭解沒有問題,但是前提是不能損害別人的利益,尤其這個利益關乎別人的能力。
學歷確實可能決定一個人在社會上的地位高低,但是也不能唯學歷論。學歷只能決定學生接受教育的水平,卻不能作為衡量別人的準則。
個人能力的高低絕不是學歷所能反應出來的,像高分低能的人大有人在,以學歷論長短的人,思維也有缺陷。
大學生在選擇自己的導師之前可以先查閱相關的知識,以及自己博導的相應資訊。不要什麼都不做,最後還要指責別人的能力。
大學生在提高自己的學習成績的同時,也要將自己的思想素質提升一個檔次。
看待事情一定要從多方面考慮,不要以一方面就認同或者否決一個人。打不開眼界的人,最後也終將被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