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嘉靖皇帝后二十年潛心修道,他將國事委託內閣掌管,除了御前年度財政會議外,內閣大臣很難與皇帝平心靜氣坐到一起共商國是,嘉靖皇帝平時主要靠司禮監太監們充當耳目監管內閣文武百官,他心裡的帳是自己內庫和朝廷的太倉裡收支。
內庫作為皇帝及皇親國戚的私人銀行,這裡面的錢款是由各地皇莊和皇糧賦稅中抽取部分來充實的,內庫抽調完畢才是戶部太倉沉澱下來的用於國家開支的錢糧。
無論內倉還是太倉都接受糧食,絲帛,胡椒喬木,銀錢,紙鈔作為進項,這些形形色色的進項當然會有通貨膨脹的損耗,戶部掌管的內庫我從《大明王朝1566》海瑞擔任戶部主事分發文武百官工資時用胡椒喬木及少量銅錢故事可以看出,大明王朝戶部受到各種因素影響一直都是入不敷出局面。
但是,無論太倉多麼窘迫,內庫卻是非常充盈的,嚴嵩主政十餘年透過自己建立的江南官僚系統不斷巧取豪奪和敲骨吸髓獲得財權控制,浙江織造局每年出口海外四十萬匹的絲綢獲得數百萬兩的收入,這些錢由司禮監管控收入內庫充做黃帝及貴族們衣食住行開銷。戶部無法查賬內庫,都察院及六部給事中言官們無法監督內庫,沒有陽光照耀地方自然腐敗叢生,但是宦官集團要想從內庫拿錢卻需要內閣支援才能滴水不漏。
嚴嵩數十年內閣生涯對於內庫和太倉的門道駕輕就熟,他掌握內官們在內庫的把柄但是不捅破,內官們在江南各個官僚系統監管也很清楚嚴黨的不法之事,雙方形成了默契。
直到,海瑞借浙江毀堤淹田事件揭開了浙江官場政治塌方式腐敗生態真實情況,內庫和太倉的利益集團們構建平衡生態被打破,家境黃帝也不再容忍自己的錢被肆無忌憚的瓜分。嘉靖命嚴嵩的內閣審查太倉財政,同時讓自己貼身宦官呂芳去內查內庫情況,這一頓查下來發現自己的錢竟然被這些碩鼠瓜分殆盡。
但是,嘉靖不能殺了所有貪腐的人,他需要這些貪官們去辦事,於是嚴黨第一智囊羅龍文和鄢懋卿下江南督察鹽稅欠款。嚴嵩的這兩個代言人很快透過嚴黨控制財稅系統收到800萬兩的稅款,這些錢分成四條船朝著四個方向分開行進,羅龍文,鄢懋卿,嚴嵩,朱厚熜四人分賬,羅龍文和鄢懋卿各一百五十萬兩,嚴嵩拿三百萬兩,給嘉靖皇帝內庫一百萬,太倉入賬一百萬。
分錢皇帝拿了最少,嚴嵩的想法是自己平衡太倉和內庫收入為嘉靖皇帝名利都做考量,太倉有錢可以解決欠薪問題,內庫有錢可以滿足皇帝修道花銷。
朱厚熜自小跟著父親學習管理一方財政稅收,他很清楚自己幾十年一直被內閣和內官們算計了,每次御前財政會議上內閣都在向自己哭窮而實際上他們這些人富得流油。
嚴嵩應該知道皇帝的情報系統無處不在,他的第一軍師鄢懋卿更是一個賢才洞察一切,他們在明知皇帝覺察情況下仍然蠶食鯨吞皇帝財稅,他們心中對權力慾望遮蓋住朱元璋凌遲處死貪官汙吏恐懼,他們摸透了皇帝心思。
嘉靖皇帝在臨終前一年處理了嚴嵩和他的黨徒,從嚴嵩家超出數千萬家財,但是太倉依舊空虛,而內庫保持著充盈。隆慶,萬曆朝為了解決長期財政危機,首輔張居正實施一條鞭法改革,他擴寬了稅源,同時改革雜色銀實物納稅方式統一官方貨幣體系有效控制通貨膨脹,張居正用十年改革為大明王朝續命四十年。
綜合而言,明王朝的君王與貪官及幹臣一直保持三國殺狀態,他們都是聰明人沒有朽木不可雕的情況出現,聰明人零和博弈演繹出中國半君主立憲制的歷史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