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7年(1910年),張作霖和在剿滅陶克陶胡的戰鬥中作出重大貢獻的七人,在洮南關帝廟,跪在關老爺像前結為生死兄弟。
老大馬龍潭,字騰溪,山東省德州市慶雲縣人。少年時風流倜儻、文武通達、才華過人,愛好書法,堪稱一代儒將。1857年馬龍潭出生於河北省慶雲縣(現屬山東省)中馬莊的一個軍武之家,少年時期的馬龍潭喜歡騎馬放槍,玩弄刀劍,喜愛詩文。
馬龍潭極重氣節操守。"九·一八"事變後,馬龍潭暫居四平,日本加劇侵略東北,日本人想用其名望收買人心,特成立中滿自治會,擅自發出文告,委任馬龍潭擔任會長。馬龍潭得知後在日本人面前拍案拒絕,甚至一頭撞到床頭,滿頭流血。1940年,馬龍潭病逝於四平寓所,享年83歲。據其史實,有《龔威將軍馬龍潭》長篇小說問世,忠貞愛國是貫穿馬龍潭的一生。不管是抵抗俄國入侵,還是反對內戰,他都是從國家、民族的利益出發,將自己的榮辱得失置之度外。他深感戰亂給人民帶來的痛苦,極力反對內戰。
老二吳俊升,字興權,祖籍山東濟南歷城縣,世代務農。咸豐末年,山東年景不好,迫於生計,便遷到東北謀生,後在奉天省昌圖府(今遼寧省昌圖縣)興隆溝村落戶。清同治二年農曆八月廿九日(公元1863年10月11日)出生。吳俊升共有姐弟妹八人,他在男子中居長,下有兩個弟弟。因家貧,七八歲時便給人家放馬牧羊,十三歲去四平街慶豐當鋪做小夥計,由於性情頑劣,惹事生非,不久即被辭退。後來又隨其父販過馬匹。
吳俊升的身量矮,為人粗魯。年幼時嘴受過凍傷,以致說話吐字不清,常是磕磕巴巴,唔唔、晤唔,被人戲稱"吳大舌頭"。他貌似憨庸,而心實狡黠。當其成為奉系骨幹,掌握兵權後,便大施"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的手段。他任黑龍江督軍時,在各地安插親信,諸如"石家二兄弟,董家三父子,趙家五虎,劉家御外甥"之流皆聽命麾下,吳對他們儘可頤指氣使。又自覺無能主持省政,即將政務推給教育廳長於駟興代行省長事。在直奉戰中,他為支付鉅額軍費,不顧損害人民利益,竟動用省內大部分財力,又指令黑龍江省廣信公司增發紙幣,造成地方貨幣貶值,使地方經濟受到很大影響。吳俊升利用權勢在鄭家屯、通遼、洮南、齊齊哈爾等地取得二十七萬餘畝土地和很多房產,出租房不下萬餘間。在奉天、鄭家屯建有規模宏大的住宅和家廟,還在大連購置了別墅。由他獨資、合資經營的企業有雜貨店、錢莊、燒鍋、糧棧,電影院和電燈廠。在銀行有鉅額存款,並保藏有大量的珠寶。他曾頗為自負地表示不讓張作霖成為東北的首富。
民國十七年(1928年)5月,奉軍為北伐軍所敗,張作霖決定撤軍出關。6月3日,張作霖乘專車離京,吳俊升聞訊遠迎至山海關,二人同乘一節車廂回奉。4日清晨,行至皇姑屯附近,觸發了日本關東軍預埋炸藥,車廂被炸燬,吳俊升被鐵路道釘穿入腦部,當即喪命,時年65歲。張作霖受重傷,當晚死去。
老三馮德麟,清同治七年(1868年)出生於遼寧省海城市溫香鄉達連村萬里壕。17歲就投身海城鄉勇、綠林的馮德麟經過數年的闖蕩,已經將公正俠勇之名散播開來,遼西遼南各地的百姓都稱其為"團總"。而且馮德麟出道早、團伙大、佔地廣、講義氣,已經確定了綠林和鄉勇界前輩的地位。
張作霖最初與馮德麟交往時,就對他充滿了崇敬之情。比張作霖大9歲的馮麟閣經常到張作霖所在的大車店入住,他見張作霖為人機靈、討人喜歡,曾給他講過不少綠林好漢的故事。
1916年,兄弟兩人的關係開始有了衝突。1917年,張勳復辟,馮德麟親自去北平贊助。張勳復辟失敗後,馮德麟在天津被段祺瑞所部逮捕。後在奉軍二十七師師長張作霖的周旋下,段祺瑞釋放了馮德麟,出獄後,馮德麟被重新安排了工作,先是被任命為段祺瑞的高等顧問,後又被派去管理清室在關外的陵墓,始終沒有再重新領兵。張作霖對失勢後的馮德麟給予很多關照,還提拔他的長子馮庸為東北空軍少將參謀長。
1926年8月11日(民國十五年),馮德麟心臟病突發,死於北鎮,終年59歲。
老四湯玉麟,字閣臣,1871年生於遼寧義縣一個貧苦人家。少年時湯玉麟給人扛小活,因趕車拉腳遭搶劫,遂鋌而走險,落草為寇,稱霸遼西。湯玉麟稱霸遼西時,曾救張作霖一命,張、湯由此結為生死之交,後來張作霖邀請湯玉麟入夥合辦保安隊。湯玉麟曾任中國國民黨熱河省黨務指導委員會主委、東北政務委員會委員、熱河省主席。
1928年12月29日東北易幟後,湯玉麟任東北政務委員會委員、熱河省主席兼中國國民革命軍36師師長。在主政熱河的6年裡,湯玉麟任人唯親:大兒子湯佐榮為熱河省禁菸局局長,二兒子湯佐輔為熱河省財政廳廳長;三弟湯玉山當上了58團團長,四弟湯玉銘當上了炮兵旅長,五弟湯玉書當上了騎兵旅長,侄兒湯保福當上了工兵營長,就連湯玉麟的大舅子夏維士也當上了輜重營營長!熱河省儼然變成了湯家軍的獨立王國。可惜好景不長,1933年日軍大舉進攻熱河,湯玉麟棄守熱河,呼叫大量軍車搬運私產,逃至灤平,致使日軍不到10天即佔領承德!為此國民政府明令通緝湯玉麟。
1934年1月9日,南京政府取消對湯玉麟的通緝令,同年的5月2日北平軍分會任其為高階顧問,半年後解職,回到天津寓所。湯玉麟在抗日戰爭期間多次拒絕出任偽職,度過了一生中最為平靜的歲月。1949年2月病死於天津,終年78歲。
老五張景惠,字敘五,遼寧臺安人。奉系軍閥首領。九一八事變後淪為漢奸,曾任偽滿洲國國務總理。
1871年(同治十年)6月21日,張景惠生於奉天八角臺(今遼寧省臺安縣)一個農民家庭。青年時代,跟隨其父賣豆腐為生。他善於結交朋友,經常出入賭博場所。當時各地梟雄一時乘機而起,張景惠也拉起大排,由商務會長出面,在八角臺鎮成立自衛團,自任團練長,為本鎮的商號富戶看家護院。當時張作霖遭到土匪金壽山的襲擊,借道八角臺投奔馮德麟。張作霖、張景惠二人一見如故。張景惠擁護張作霖做自衛團的首領,自己情願當副手,從此張景惠對張作霖言聽計從。
九·一八"事變後,張景惠公開投敵,先後任偽參議府議長兼東省特別行政區長官、軍政部總長、滿洲國務總理大臣等職。
"八·一五"光復,張景惠被蘇軍逮捕,關押於遼寧的撫順戰犯管理所。1959年病逝於戰犯管理所。
1955年3月,賀龍元帥和聶榮臻元帥到撫順戰犯管理所視察。賀龍元帥向張景惠詢問了學習和改造的情況,在大名鼎鼎的賀老總面前,張景惠像個小學生似的畢恭畢敬。
賀老總問:"你今年多大了? "
張景惠一個立正:"報告首長,今年84了。 "
賀老總接著問:"聽說你改造得不錯,還學會了唱歌,你能唱唱《東方紅》嗎? "
張景惠聽後,也沒推諉,就唱起來:"東方紅,太陽昇,中國出了個毛澤東……"歌聲雖然不好聽,但唱得很是認真。
1959年死於戰犯管理所。終年88歲。
老六孫烈臣,字佔鰲,後改贊堯。生於奉天黑山(今遼寧錦州黑山),是張作霖最信賴的心腹干將之一。吉林督軍兼行省長事,黑龍江督軍兼行省長事,東北軍陸軍整理處總監兼陸軍總部謀主,陸軍上將。他協助張作霖在東北剿匪以及驅逐東北的俄國武裝,與段祺瑞、曹錕爭奪天下,發展軍工業,建設東北。1924年4月25日逝世。
1872年6月23日生於遼寧黑山芳山鎮老河深屯的一個染匠世家。
孫烈臣的曾祖孫成,祖父孫起旺,父孫魁,三代以染業為生[1] 。孫烈臣五歲喪父,與孀母裴氏及姊弟相依為命[1] 。其母為人做針線活餬口,家境貧寒,度日如年[1] 。孫烈臣少時好學尚武,但因一貧如洗,無力就讀[1] 。及長,則佃田力耕,或為人打短工,辛勤勞動,家道日漸小康,遂販馬學槍,能騎善射,時人呼之為孫馬販子[1] 。
孫烈臣在奉系軍閥中身兼數職,一直疾病纏身,長期留在奉天省城,不能脫身料理吉林軍政事務,他唯恐貽誤戎機,遂向張作霖提出辭呈,並保張作相為吉林督軍,王樹翰為省長。但張作霖未予允准,只允歸故里靜養。1924年4月25日,孫烈臣病逝,終年52歲,一生無子女。張作霖聞訊躬往弔唁,至則竟抱孫烈臣之屍體痛哭有半小時之久。
老七張作霖,字雨亭,漢族,奉天省海城縣駕掌寺鄉馬家房村西小窪屯(今遼寧省海城市)人。乳名老疙瘩,他喜歡別人叫他"張大帥"。
張作霖自幼出身貧苦農家,參加過中日甲午戰爭,後投身綠林,勢力壯大,清政府無力征剿,將其招安。張作霖協助清廷剿滅杜立三等土匪勢力,後又消除蒙患。其先後擔任奉天督軍、東三省巡閱使等,號稱“東北王”,成為北洋軍閥奉系首領。 第二次直奉戰爭勝利後,張作霖打進北京,任陸海軍大元帥,代表中華民國行使統治權,成為國家最高統治者。1928年(民國17年)6月3日,因前線戰事不利,張作霖被迫返回東北。
1928年(民國17年)6月4日,張作霖所乘列車被日本關東軍預埋的炸藥炸燬,張作霖被炸成重傷,送回瀋陽官邸後不久即逝世,享年53歲。
老八張作相,字輔忱,1881年(光緒七年)生。父張永安,字景泉,半農半商。祖籍直隸保定深縣花盆鎮太谷莊 (現屬河北省深州市前磨頭鎮),生於奉天錦州義縣(今錦州凌海市班吉塔鄉雜木林子村)人,愛國民主人士,張作霖的結拜兄弟,張學良的輔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