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在雲南施甸縣的森林當中,發現了兩處墓地,都是以二戰時期的油桶當做棺材,裡面安放著一具具白骨。
專家趕到現場之後,對油桶裡的遺體做出了初步的分析,可以很清晰地看出,牙齒又尖又利,並沒有太多磨合的痕跡。
遺體的幼齒尚未完全發育,大概年齡在十八歲到二十二歲之間,也就是說平均年齡二十歲。
從衣服可以判斷出,油桶當中的遺體,大機率是中國遠征軍,後續還需要檢測機構的進一步研究,才能確定具體的身份。
就在志願者保護墓地的時候,在不遠處又發現了一個二戰時期的汽油桶,這是目前來說,唯一發現用油桶安葬遠征軍烈士的墓地。
經過發掘之後,看到裡面只剩下遺骸的下半身,由此推斷出遺骸還有上半身,但卻消失在了歷史的迷霧當中。
而本期歷史微鑑要帶來的內容,便是遠征軍墓地的歷史沿革。十五年從軍徵,八十始得歸,無數英雄的鮮血,染紅了腳下的神聖國土。
一,施甸抗戰,歷史背景
位於東南亞的緬甸,曾長期屬於是英國的殖民地,在那個混亂的黑暗時代,緬甸猶如是東南亞的心臟大動脈。
到1942年3月,日本軍隊瘋狂撲向緬甸,跟盟軍展開激烈交戰。
乍一看,日本入侵緬甸,拿不到多少好處,甚至惹來滿身的麻煩。緬甸那裡山高林密,那裡多民族混居,局勢一亂再亂。
從戰略的理性角度來講,日本會把大部分的軍力,投放到中國戰場,而不是入侵緬甸。
可如果仔細研究歷史的話,日軍入侵緬甸,並不是為了搶奪殖民地,而是切斷滇緬公路。
也就是說,盟軍有一條公路穿過緬甸,將大量的物資輸入到中國雲南,進而分散到廣大的抗日戰場,用來抵禦日軍侵略。
而日本又打不到雲南,為了切斷滇緬公路,於是入侵緬甸,切斷中國的戰略通道。
日軍說白了就是,打緬甸是為了減輕他們在中國戰場的壓力,想掐斷緬甸的那條抗日物資通道。
中國這邊,立刻組織了遠征軍,跟盟軍部隊並肩作戰。
大戰開始之後,盟軍這邊明顯是準備不足,再加上某些盟軍有私心,所以戰場組織混亂,無奈惜敗日軍。
中國遠征軍首次入緬作戰失敗之後,一個讓人無奈的問題擺在了眼前,那就是活著的戰士都照顧不過來,而那些犧牲的戰士遺體,只能暫時留在深山老林。
盟軍為了抗擊日本,自然要組織第二次入緬作戰,所以中國這邊再次組織遠征軍。
目標只有一個,那就是搶修一條戰略公路,從而獲得抗日物資。
這條公路,也就是後來的史迪威公路,起點是在印度東北部的雷多小鎮,穿越緬北之後,聯通滇緬公路。
為了這條路,中國、英國、美國三方聯手,再次兵發緬甸。
大戰展開之後,戰士拿著槍炮在前面衝殺日寇,而民工和工兵則拿著築路工具,在後面搶修公路。
中國遠征軍,前後投入了五十萬到六十萬的兵力,具體人數已經難以查詢。
根據杜聿明的回憶,他第一次指揮遠征軍的時候,犧牲了六萬將士,但其中五萬將士是在撤退途中、非戰鬥犧牲。
撤退途中的傷亡原因,則是部隊拿不到補給,山高林密的熱帶地區又疾病肆虐。
在遠征軍作戰的過程當中,雲南省的施甸縣,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各族人民投身於抗日戰爭,發誓不做亡國奴,民眾自發的去江邊,修築江防工事。本地人冒死潛入緬甸,為遠征軍提供情報。
哪怕是老弱婦孺,也省吃儉用節約糧食,捐贈給偉大的抗日戰爭。
青壯年投身戰場,為遠征軍運輸槍支彈藥,從前線抬回傷員。
軍民齊心協力,把侵華的日寇擋在了西岸,但這遠遠不是結束,在接下來的反攻作戰當中,施甸縣的老百姓,協助遠征軍接連取得大勝,例如惠通橋阻擊戰、孩婆山、營盤山反擊戰。
到1945年的年初,盟軍完全打通了史迪威公路,獲得了東南亞抗戰的勝利。
在一場場戰鬥的背後,則有一條條的英靈,長眠在了緬甸和雲南的大山當中。
二,汽油桶墓地,遠征軍遺體
時間一晃到2017年,歷史的風潮已經平息,那滾燙的火炮也早已經冷卻。
生活在施甸縣的城鄉居民,也早就忘記了硝煙的味道,只剩下村裡八九十歲的老人,偶爾談起那個黑暗又混亂的時代,談起那偉大而又艱難的抗戰。
在施甸縣的太平鎮,有個普普通通的村莊名叫烏木村,村裡生活著平平凡凡的村民。
伴隨著日出日落,大家過著平靜的生活,紮根在田野的不僅有莊稼,還有質樸的村民。
到2017年7月份,有一位村民冒著酷暑去山上採藥,想要透過這種方式,來補貼家用。
而這位村民在山上採藥的時候,看到因雨水沖刷,而裸露而出的樹根。
目光一掃而過,村民繼續採藥,可他突然感覺不對勁,猛然回頭望向樹根,看到了密密麻麻的根鬚下面,藏著一個生鏽的大鐵桶。
再仔細一看,目測估計是幾十年前的油桶,村民走近一看,並未嗅到油料的味道。
根據油桶的位置,村民又在旁邊不遠處,再次找到泥土裡的油桶。
村民根據自己的經驗,猜測油桶裡面裝著的,極有可能是屍骨。
又根據兩個油桶的位置,和上面的封土痕跡,猜測這極有可能是墓地。
於是,這位村民放棄採藥,轉身就往村裡趕,他心裡有了個大膽的猜測,剩下的務必要交給政府去處理。
村裡的老人得知此事之後,猜測那兩處發現油桶的地方,極有可能是遠征軍的目的。
也就是說,油桶裡面裝著的,可能是抗日戰爭時期、那些激戰在怒江兩岸的英靈。
此事上報到鎮政府,鎮政府又上報到施甸縣,縣委則派出工作人員趕往油桶所在的烏木村。
當工作人員趕到之後,他們立刻展開了對油桶的發掘,小心翼翼地清理垃圾、樹根、泥土……生怕驚擾了那“特殊棺材”裡的壯士。
長眠在大山裡的英雄,自從犧牲之後,便一直靜靜躺在油桶當中。
直到工作人員趕來之後,則一鏟又一鏟的,挖出了當年的往事,彷彿炮火又在耳邊響起,彷彿子彈又貼著肩膀劃過。
根據工作人員的初步鑑定,可以清楚分析出,油桶裡裝著的,是中國遠征軍烈士的遺體。
完全可以想到的是,當年烈士犧牲之後,因為戰場條件有限,再加上戰局不斷變化,所以將遠征軍的烈士,裝殮在了油桶當中,當做了“特殊的棺材”。
在墓地當中,工作人員小心翼翼的,清理出兩個連在一起的油桶。
也就是說,一個油桶當做棺材太短,所以兩個油桶連線在一起,當做了陣亡將士的棺材。
工作人員在收殮英雄遺骨的時候,取走了烈士的牙齒和頭骨,送到檢測機構,進行下一步的檢驗。
對於遠征軍的墓地來說,發現英雄遺骸,僅僅是個開始而已,剩下還有更漫長的路要走,例如尋找英雄的後代,尋找英雄的籍貫……
很多志願者和基金會,都在進行類似的活動,各位讀者具體可搜尋“老兵回家”這裡不做贅述。
隨著烏木村出現遠征軍的墓地,發掘出多個二戰時期的汽油桶,此事一傳十十傳百,很快就傳到了網路上。
各路媒體紛紛發文,以“油桶棺材”為標題,刊登在了報刊和網站上。
而在雲南的施甸縣,早就活躍著一批公益志願者,長期穿行在山林當中,尋找並保護遠征軍烈士的遺骸,把英雄帶回到烈士陵園。
(暫厝儀式)
這次在太平鎮的烏木村,發現多個二戰時期的油桶,基金會的志願者全程參與,進行保護和發掘工作,像保護文物一樣,一點點取出了遠征軍壯士的遺骨。
翻閱史料初步判斷,太平鎮烏木村發現的遠征軍遺骨,是在“滇西大反攻時”犧牲在附近的壯士。
緊接著,檢測機構的實驗室,給出了檢測報告,油桶裡裝著的英雄,平均年齡在二十歲左右。
在發掘的時候,深圳市龍越慈善基金會全程參與,該基金會在太平鎮的負責人名叫餘浩。
根據他的介紹,是在7月中旬的時候,接到村民的報告,說在樹林裡發現了生鏽的大油桶。
基金會的志願者接到這一線索之後,立刻趕奔太平鎮,和基層政府的工作人員一起,趕赴了烏木村。
在村民的帶領下,工作人員趕到了發現油桶的地方,起初是挖出了兩處遠征軍的墓地,都是用油桶裝殮烈士的遺骨。
因為局勢的不斷變化,這些犧牲在邊陲的壯士們,並未等來後人遷墳……
根據餘浩的回憶,在發掘的過程當中,每兩個汽油桶當中,都裝著一位遠征軍的烈士。
剛開始的時候,發現了兩處墓地,也就是四個汽油桶。
因為年代久遠,在將近一個世紀的時間裡,村民並不知道那裡埋著英雄。
所以有個汽油桶上面的山地,被村民用來堆放垃圾,而垃圾當中長出了挺拔的松樹。
餘浩說:“因為埋在樹根下,不易發掘,我們想把汽油桶切斷取出遺骸,但發現汽油桶很堅硬。”
最後無奈之下,志願者鑽到了汽油桶裡,把英雄的遺骸取出,重新裝殮。
以兩處墓地為中心,在周邊探測的過程當中,又在十五米外的地方,發現了一個殘缺的大油桶。
讓人無奈的是,那個大油桶已經損毀了一半,剩下的那一半當中,裝著一位遠征軍烈士的半副遺骸。
更讓人悲痛的是,丟失的那一半遺骸,屬於是遺體的上半部分,也就是說重要的牙齒和頭骨,已經丟失在了歷史的長河當中,這為以後的鑑定工作增加了難度。
志願者為了送老兵的遺骸回家,所以會把遺骸的牙齒、頭骨、足骨送到實驗室,專家會透過DNA鑑定,尋找烈士的籍貫和後人。
油桶裡除了遺骸之外,餘浩還發現了襯衣的白色紐扣,以及軍裝的銅製配件。
記者問:“是如何確定遠征軍烈士年齡的呢?”
檢測機構當中,有一位西北大學的教授,按照他的分析,首先是牙齒很尖,並沒有太多磨合的痕跡。
尤其是第三幼齒,並未完全發育,所以才給出年齡的判斷,是在18歲到22歲之間。
實驗室提取了DNA資料之後,會把遠征軍烈士的遺骨,安放在施甸縣遠征軍舊址。
等施甸縣的烈士陵園建造完成之後,再把遠征軍烈士的遺骨,送到烈士陵園安葬。
雖然暫時沒有查出烈士的名字,但他們都是戰場上的英雄,用脊背頂起防線,用肩膀扛起民族的尊嚴,用鮮血染紅戰壕。
犧牲之後,在邊陲安睡了七十多年,他們的名字和屍身一起埋入地下,他們的功績和松樹一起青翠萬年。
有一個細節不得不提,志願者多年來,發掘了多處遠征軍的墓地。
墓地裡的烈士,都是用用棺木或者木板安葬,唯獨太平鎮烏木村的遠征軍墓地,是用油桶安葬。
由此我們可以推測出,那些犧牲在邊陲以及緬甸的遠征軍烈士,很多都是因為受傷之後得不到治療,因而不幸離世。
因為犧牲的人數太多,所以很多烈士都是就地掩埋,長眠在了森林當中。
之所以拿汽油桶安葬,有可能是因為戰局危急,也有可能是因為物資短缺。
從那生鏽的大油桶可以推測出,戰友們安葬烏木村烈士的時候,內心是多麼的無奈,多麼的痛苦。
在這裡,我們要感謝深圳市龍越慈善基金會、感謝滇西抗戰歷史文化研究會、以及那些保護遠征軍遺骨的志願者們。
中國人自古以來講究落葉歸根,講究的是體面安葬,因為廣大志願者的付出,讓英雄安心入眠。
志願者為遠征軍烈士舉行的暫厝儀式,讓英雄體面入土,含笑九泉。
以上便是太平鎮“油桶墓地”的發掘經過,相關部門已經表示,會建造烈士陵園,會幫助犧牲的英雄找尋家人。
三,烈士回家,遠征軍身後事
根據目前已知的資料,中國官方和民間,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財力,去保護遠征軍的墓地。
可讓人無奈又心痛的是,緬甸那邊的遠征軍墓地和紀念碑損毀嚴重,就拿緬甸的密支那來說,有很多日本人修建的“慰靈碑”“慰靈塔”以及“日本人墓地”。
日本人投入了大量的財力,修築了“玉碎地”“慰靈牌位”“未靈廟宇”直到今天也隨處可見,然而我們找來找去,卻很少看到中國遠征軍的墓地。
除了果敢和佤邦地區之外,絕大多數的遠征軍紀念碑和墓地,已經被無情的損毀。
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中國人去緬甸考察遠征軍墓地和紀念碑,要冒著生命危險。
因為在緬甸那邊,做這些工作有被判刑的危險,也就是說咱的志願者去了之後,極有可能回不來。
當地華僑只能透過口口相傳的方式,告訴後人哪個哪個高埂,是遠征軍的墓地,哪塊哪塊碎裂混凝土,曾經是遠征軍紀念碑。
有一位名叫艾元昌的華僑,提起這些事情,哭得是撕心裂肺,多次看到當地人砸毀遠征軍墓地和紀念碑,破壞英雄的遺骨。
就拿孫立人將軍來說,他在2001年得知“八莫墓地被毀”哭得是淚流滿面。
孫立人將軍去世之前,對緬甸的戰友墓地念念不忘,他希望後人去修復,也希望子孫去大陸找人幫忙,修繕緬甸的遠征軍墓地。
2015年11月5日,為紀念抗戰勝利,志願者將347具遠征軍遺骸送回國內。
在烈士遺骸回國的時候,有一位九十七歲的老人,哭得是撕心裂肺,他名叫尤廣才,是當年的遠征軍戰士之一。
尤廣才說:“今天是我痛苦的一天,但也是最值得紀念的一天。”
深圳市龍越慈善基金會、施甸縣人民政府、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中華英烈褒揚事業促進會、雲南省滇西抗戰歷史文化研究會、(緬甸)旅緬遠征軍暨後裔聯誼會……共同組織了這次烈士回家的活動。
後記:
歷史的車輪滾滾,我們不僅要向前,也要回頭看看,那些為國家而犧牲的英靈。
中國近代史是負責的,社會的建設沒能跟上局勢變化,這並不是討論誰對誰錯的問題,而是在我們今天、是忽視還是正視英雄的問題。
中國遠征軍用鮮血告訴日寇,中國不可欺!用生命告訴日寇,華夏不可辱!
中國遠征軍是為民族而戰,他們的立場在中華民族,他們的貢獻在千秋萬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