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喜歡看關於中國近代史的書籍,有時也會在網上查些資料,老是出現“無湘不成軍”的論斷,但看中國抗戰史,也有“無川不成軍”的說法,突然有個疑問:到底那個正確?
看了資料瞭解到“無湘不成軍”的論斷來自於晚清時期曾國藩建立的湘軍。曾國藩,湖南湘鄉人,道光年間考取功名,後在京做官十幾年,道光末年官至侍郎;後因為母親去世回鄉守制,時值太平天國起義,在當時的正規軍八旗軍只知提籠架鳥、綠營不堪大用的情況下,太平軍一路勢如破竹,勢力範圍不斷擴大,佔領了半個中國,已直接威脅到了清王朝的統治,在這種情況下朝廷只能依賴地方武裝,這樣曾國藩就奉命組建起了團練以“助剿”起義;
而曾國藩因勢在其家鄉湖南一帶,依靠師徒、親戚、好友等複雜的人際關係,建立了一支地方團練,稱為湘勇或湘軍,鼎盛時期發展到五十萬人的武裝,在腐朽的清王朝岌岌可危之時湘軍力挽狂瀾,不僅平息了太平天國起義,還一度出現了“同治中興”的局面,這在日漸式微的清王朝可是非常不容易的。而湘軍將領及其幕僚也成為當時中國政治、軍事舞臺的主角。整個湘軍系統中官至總督者15人,官至巡撫者14人;所以才有“無湘不成軍”的說法。
而在後來的洋務運動、辛亥革命、南昌起義、抗日戰爭、解放戰爭中湖南也是人才輩出,有些甚至還成為了中流砥柱,贏得了中國革命的勝利;在新中國首次舉行的授銜中,名列共和國將帥榜的十大元帥中有3位是湖南籍的、十名大將中有6位是湖南籍的,這兩項共20名高階軍銜中湖南人竟有9位,幾佔半數,而人民領袖毛澤東和劉少奇都是湖南人,難怪有“惟楚有才”的說法。
而“無川不成軍”則出現於抗戰時期,在中國近代軍閥混戰時期,四川同樣硝煙瀰漫,各路四川軍閥在天府之國的大地上互相殺伐,使老百姓苦不堪言,川中大地也變得滿目瘡痍,就算到了抗戰時期,四川內部依然軍閥林立,沒有完全統一,但當四川人看見日本人已殺到了家門口時,卻彼此放下成見,共舉抗戰大旗,將槍口對準了侵略者,川軍上下也認識到了內戰對四川的破壞,誓要以抗戰的勝利洗刷川軍只會“窩裡鬥”的形象。
在全省動員會上川軍將領、四川省主席劉湘慷慨激昂,宣告:“四川為國家後防要地,今後長期抗戰,四川即應負長期支撐之巨責。四川竭力抗戰,所有人力、物力,無一不可貢獻國家……”;而劉湘將軍為抗戰大業奔走呼號,最後不幸死於任上,是中國抗戰的巨大損失。
而蔣介石卻對川軍實行了“軍隊國家化”,使川籍子弟多分散到各軍隊中,而他們吃苦耐勞,驍勇善戰,視死如歸,誓不投降的抗戰精神受到了所在部隊的喜愛。
在整個抗日戰爭中,川軍參與的戰役很多,可以說從淞滬抗戰開始,中國軍隊與日軍的戰鬥都可以看見川軍的身影,他們深明大義,作戰勇猛,慷慨赴死,不打跑鬼子誓不還鄉;出川抗戰的350多萬川軍,有64萬多人傷亡(陣亡263991人,負傷356267人,失蹤26025人)。川軍參戰人數之多、犧牲之慘烈,居全國之首,而從四川運出了錢糧物資更是一個龐大的數字,可謂是舉全省之力支援了中國抗戰。
四川人最具家國情懷、民族大義,他們為國為民的精神正如2008年汶川512大地震時有人打出的橫幅:川人未曾負國,國人怎可負川;而湖南人無論在晚清還是近代都大放異彩,人才噴湧而出,而湖南人“霸得蠻,耐得煩”的精神也流傳至今;“無川不成軍”的說法是參照“無湘不成軍”脫胎而來,但不管怎麼樣,這兩個在中國近代做出突出貢獻的省份是值得歌頌的,他們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做出了不可磨滅的功績!
最近在網路上老有人討論抗日戰爭時期那個省份的貢獻大,這完全沒有任何意義,抗戰是全民族的抗戰,不分彼此;抗日戰爭的歷史不是《三國演義》,沒有一呂二趙三典韋,有的是中華民族從一盤散沙走向空前團結,功績不分大小,只要參戰就是值得肯定和歌頌的;那些誇大自家,偏低他人的“歷史愛好者”可以歇歇,好好反省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