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越來越冷了,今年這個“冷冬”,就連廣東都冷得瑟瑟發抖。這時候,很多人都搬出了小太陽、電暖氣、暖寶寶等“取暖神器”。
但是,這些好東西,卻伴隨著各種各樣的安全隱患,有可能取暖不成反傷身!
有暖氣、空調的地方,容易得“暖氣病”;暖寶寶、暖水袋,有“低溫燙傷”的風險;電熱毯、電暖氣、浴霸等用不對,甚至還有引發火災的風險!
雖然危險,但冬天這麼冷,也不能不用啊。今天康康就來說說,這些“取暖神器”,都要怎麼用才暖和又安全!
冬季室外溫度低,開了暖氣或者空調後,室內外溫差大。再加上冬天人們較少開啟門窗通風,室內空氣不流通,取暖裝置又會造成空氣干擾,人就容易覺得口乾舌燥、頭暈眼花,俗稱“暖氣病” 。
其實,“暖氣病”不是一種真正的疾病,通常也不會引起太嚴重的後果。只是因為暖氣過熱會“搶走”人體的水分,造成身體缺水的情況。
輕度的缺水,會導致鼻腔和咽喉相關的問題,比如口乾舌燥、喉嚨痛、流鼻血等。
如果這時候還沒有察覺,沒有做好補水,那麼後續就會出現尿少等情況,持續下去就可能誘發尿路感染、尿路結石等。如果本身就有泌尿系統疾病的人,會更容易出現這些不舒服。
持續的缺水還有可能導致血液變得粘稠,出現心血管相關的症狀,比如頭暈眼花、心慌、胸悶等等。
另外,缺水和乾燥還可能導致面板方面的問題,比如面板瘙癢、溼疹、面板乾燥起皮等。這是因為乾燥的環境下,面板的水分流失會變快,從而讓面板纖維失去韌性而導致斷裂,面板的屏障功能受損。
這時候,一定不要頻繁用手去撓抓幹癢的面板,更好的做法是用身體乳、凡士林等,給瘙癢的面板做好保溼。實在癢得難受,也可以搭配一些外用藥膏來緩解。
既然“暖氣病”大多數是缺水導致的,那麼預防暖氣病的方法其實很簡單,就是:勤喝水,多保溼。
在用大範圍取暖裝置的時候,最好搭配加溼器、溼毛巾等方式給空氣加溼,讓室內的溫度和溼度都保持在舒適的範圍,並且注意主動喝水,或者透過吃水果的方式為身體補充水分。這樣才能做到既暖和又舒服。
如果長時間在暖氣房、空調房裡待著,也要注意勤通風,讓空氣流通起來,也能幫助緩解“暖氣病”的症狀。
▷滑動檢視取暖裝置的優缺點與注意事項
很多人可能想問:暖寶寶、暖手寶這些都不燙手,甚至有時候我還覺得它們不夠熱呢,為什麼還會把人燙傷?
實際上,我們的面板比想象的更脆弱,並不是只有開水、熱油等“滾燙”的物體才會造成燙傷。
機體長時間接觸中等溫度(一般指44-50℃)的熱源,也會造成從真皮淺層向真皮深層及皮下各層組織的漸進性損害。這就是俗稱的“低溫燙傷”。
這種“持續的慢熱”威力並不小:有很多人做過實驗,用暖寶寶包住生雞蛋,在 4 ~ 6 小時之後敲開,生雞蛋的蛋白都凝固了,也就是被“燙熟”了。
而且,和開水、熱油等造成的“高溫燙傷”不同,低溫燙傷因為溫度低、疼痛感不明顯,一般不容易被發現。很多人都是發現紅腫、水泡、脫皮或者發白的現象,才知道自己被燙傷了。
雖然一般低溫燙傷的面積較小,外觀看上去燙傷似乎不太嚴重,但低溫燙傷的深度更深,而且更難癒合。
一旦發現自己用了暖寶寶等取暖神器後,面板出現發紅、發白甚至起水皰的情況,請立刻停止使用取暖裝置,採取冷水衝、冰敷等方式給被燙傷的區域性降溫,千萬不要在燙傷的地方塗抹牙膏、醬油等物質。
如果有水皰出現,請一定不要試圖自己挑破,在醫生的指導下處理水皰和塗抹藥膏。
冬天洗澡最愜意的就是開著浴霸,暖暖和和地洗澡。但浴霸用不對,甚至有可能會引發火災。
每到冬天,各地的消防都會接到因浴霸使用不當而引起火災的例子。比如在剛剛過去的 12 月,南京消防就在一天內撲滅了三次浴霸引起的火災。
使用浴霸要注意,安裝時不要靠近暖氣、自來水、煤氣及其它管道,防止因其漏電等引起觸電或打出火花從而引起火災。
浴霸也不能長時間工作,以免過熱燒燬絕緣層或者其它元件導致短路。到了使用年限,一定要及時更換,千萬不要心存僥倖。
除了浴霸,每天睡在上面的電熱毯,也因為構造原因,容易引起火災。
注意不要直接睡在電熱毯上,一定要隔一層床單。電熱毯一定要平鋪,不能有褶皺,也千萬不能摺疊起來用。
另外,在購買這兩樣產品的時候,請一定在正規渠道購買合格產品。比如浴霸,就一定要認準 3C 認證的產品,電熱毯也一定要選擇正規廠家,有斷電保護功能的。
怎麼樣,各類取暖神器的利弊和注意事項,你現在都知道了嗎?
祝看到這裡的你,這個冬天身體和心靈都暖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