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nsored links

1949年,毛主席訪蘇行程遭洩密,偵查科長曹純之憑一張匯款單破案

1949年,新中國剛剛成立不久,毛主席便決定親自訪問蘇聯。

這是毛主席平生第一次出國遠行,在此之前,這位新中國的締造者,在黑暗中摸索,在血雨中奮鬥,從未離開過腳下的這片土地。

因此,毛主席此次出訪舉世矚目,所有人對這次訪問充滿期待,而與此同時,一項隱蔽工作正在緊張地進行著...

1949年,毛主席訪蘇行程遭洩密,偵查科長曹純之憑一張匯款單破案

1 訪蘇前夕,國民黨潛伏電臺頻繁發報,報告行蹤

1949年11月的一天,儘管已經是深夜了,但是中南海西花廳的燈光依然亮著,共和國總理周恩來正像往常一樣,坐在那張寬大的寫字檯前,不知疲倦般的工作。

連日來,周恩來暫時放下手中的其他事物,傾其全力策劃開國後的第一重大行動,毛主席出訪蘇聯,其中保衛工作更是重中之重。

雖然當時已經建國,當時治安形勢依然嚴峻。毛主席的專列從北京出發,沿途經過河北,經山海關進入東北,而後進入蘇聯境內。所經地區大多為新區,沿途潛伏著大量國民黨殘留特務,尤其是東北,匪特勾結十分猖獗,對毛主席安危造成嚴重威脅。

而更加讓周恩來焦慮的是,有關部門破獲了一個密碼電報,是國民黨在北京的潛伏特務向臺灣發出的,而臺灣當局在回電中也聲稱,要對毛主席專列“進行顛覆”。如果國民黨的陰謀真的得逞,其災難性的後果將無法想象,為了毛主席的安危,必須要消除這個隱患。

為此,周恩來特意找來時任公安部副部長的楊奇清,對他說:

“這個案子,我已經向主席做了彙報,主席指示,在他回國前,一定要鎮壓這些反革命。”

事關毛主席安危,楊奇清深感責任重大,他堅定地回答道:

“請總理放心,我一定在毛主席回國前,清除這個隱患。”

回去後,楊奇清立即召開了會議,會場氣氛有些沉悶,大家都心事重重,默不作聲。

最新情報顯示,這臺國民黨潛伏電臺依然在頻繁活動,而且根據臺灣回電得知,這個國民黨潛伏特務因透露毛主席出訪蘇聯行程而立功,已經由少尉升為少校。而我方除了知道這個特務的代號是“0409”外,其他的一無所知,現在毛主席和周總理都在盯著這個案子,大家身上受到的壓力可想而知。

1949年,毛主席訪蘇行程遭洩密,偵查科長曹純之憑一張匯款單破案

楊奇清掃視了一圈會場,發現偵查科科長曹純之不在會場。曹純之是他手下的偵查科長,也是一員得力干將,破獲過多起大案、要案,是名副其實的“特務剋星”,然而,這麼重要的會議,曹純之卻缺席不來,這頓時讓楊奇清火冒三丈,讓人趕緊去把曹純之找來。

曹純之去了哪呢?原來,此時曹純之因為感冒發燒,正躺在床上休息,同事們關心他的身體,就沒有把這個案子告訴他。

接到命令後,曹純之掙扎著從床上爬起來,來到了會議室。一隻腳剛剛踏進門檻,他就聽到楊部長的聲音:

“養兵千日,用兵一時,早不病,晚不病,偏偏這個關鍵時候病了,你曹純之講不講理啊!”

雖然楊奇清聲音很大,但是大家都能從話中聽出,信任大於責備。曹純之也不著急,他點了根菸,不慌不忙地說道:

“不就是一起潛伏電臺的案子嘛,我把他揪出了就是了。”

說罷,當即在會場立下軍令狀,如果定期不能將特務救出來,提頭來見。

而為了配合曹純之破案,楊奇清也給了他很大的權力,公安部的偵查力量和北京市的偵查力量全都歸曹純之調配,需要什麼,後勤部門就給什麼,不需要經過部裡批准。條件只有一個,限期內破案。

從會議室出來後,曹純之深感壓力和責任之大,但是開弓沒有回頭箭,只能硬著頭皮查下去了。

1949年,毛主席訪蘇行程遭洩密,偵查科長曹純之憑一張匯款單破案

2 案件偵破陷入死衚衕,經費往來成為新的破案方向

從目前掌握的情況來看,只有“0409”這個資訊,曹純之決定,就從這裡入手。他組織人手,連夜從公安部上萬份電訊檔案中查詢蛛絲馬跡,最後透過猜譯,“0409”應該是代表特務的姓,而且是“郭國顧鞏”中的一個。

然而,當曹純之滿心歡喜地拿著熬了一個通宵的“戰果”給楊奇清看時,卻遭到了否定:

“我看這堆材料沒有什麼用,僅憑“郭國顧鞏”四個字無法定位嫌疑人,你開動開動腦筋,想一想有哪些特殊作用的偵查手段。”

還有哪些特殊手段呢?晚上睡覺時,曹純之躺在床上翻來覆去睡不著,腦子裡一直在想著怎麼破案,可是知道的資訊實在太少了,一時間無從下手。

這時,曹純之乾脆起來,打開臺燈看書。這是他多年養成的一個習慣,每當案件沒有眉目時,就會拿起書看看,一方面是讓大腦休息休息,另一方面看看能不能從書裡找到破案的靈感。

這一次,曹純之拿起的是一本《政治經濟學》,其中一章講到了價值法則,也就是商品經濟的基本規律,所有的經濟活動都受這個規律的支配。

那麼,特務的活動會不會也受此支配呢?曹純之腦中突然靈光一閃,對,經費。

國民黨敗退臺灣後,在大陸留下了大量的特務,這些特務進行間諜活動所需的經費,都是由臺灣方面發放的,通常是以匯款形式進行,透過查匯,肯定能找到裡面的蛛絲馬跡。

說幹就幹,曹純之立即敲開了偵查員成潤之的房門,當即說出了他的想法,查所有從國外匯給北京的款子,以及匯款人的姓名。

成潤之有點摸不著頭腦,不知道曹純之此舉是何用意,曹純之解釋道:

“有哪個傻瓜肯不要錢,拼了命去幹反革命的勾當。”

這麼一解釋,成潤之頓時就明白了曹純之的用意,第一天一早,成潤之便分配任務,調集相關人員去銀行查匯。沒有任務的同志,則一律待在家裡,避免走漏風聲。

然而,在北京一連查了兩天,都沒有查到可疑線索,難道是偵查方向錯了?曹純之將心中的疑惑告訴了楊奇清。楊奇清聽完,哈哈笑道:

“北京沒有,就到天津去查嘛。”

對啊,天津!這讓曹純之一下又燃起了希望,將搜尋工作擴充套件到了天津。終於,案情有了突破性進展。

嫌疑人是北京新僑貿易總公司的一名員工,名叫計採楠。從匯款記錄上看,計採楠最近收到過好幾筆香港匯款,數額比以往匯款數額較大,而且每次都是匯到天津銀行。

計採楠明明是北京人,為什麼會捨近求遠,讓香港那邊把錢匯到天津呢?經過背景調查,曹純之發現她在香港並沒有親戚朋友,那麼,這幾筆來路不明的匯款,到底是誰匯給她的呢?她又是拿來做什麼用的呢?

1949年,毛主席訪蘇行程遭洩密,偵查科長曹純之憑一張匯款單破案


計採楠

很快,曹純之向楊奇清彙報了這一情況,有著多年偵查經驗的楊奇清一聽,便知道里面肯定有貓膩,他拍著曹純之的肩膀,興奮的說道:

“有事幹了,老曹,你馬上調動最精幹的偵查力量,抓住計採楠不放,破案缺口很有可能就在這裡。”

透過調查得知,北京新僑貿易總公司是海外僑胞投資組建的一個股份公司,董事長是一位海外華人,複姓司徒,名美堂,而這位計採楠則是公司的股東之一,但是平日裡她不在公司上班,也很少來公司。不過,公司裡有一個名叫孟山的職員,是計採楠的情人,他經常到計採楠那裡幽會。曹純之決定,調查孟山。

每天晚上,曹純之都會來到楊奇清家中,彙報案件進展。而楊奇清則會否定掉許多不必要的跟蹤物件,避免走彎路。

一天,曹純之向楊奇清彙報,和孟山接觸過的一個鄉下老農,看上去非常可疑,偵查員在跟蹤時,他頻頻向後檢視,面色慌張,似乎有什麼不可告人的秘密。楊奇清聽後微微一笑,當即就排除了鄉下老農是國民黨潛伏特務的嫌疑。

這下輪到曹純之疑惑不解了,他不明白楊副部長為什麼就能斷定老農不是特務呢?楊奇清看出了曹純之的疑惑,點了一根菸,不緊不慢地說道:

“你想想,一個鄉下農民進城,看到後面有個小夥子在跟蹤他,能不慌張嗎?他頻頻向後張望,恰恰證明他沒有反偵察能力,如果真的是特務,這樣做早就暴露自己了。”

聽完楊部長的分析,在場所有人都不禁心生佩服,點頭稱是。

1949年,毛主席訪蘇行程遭洩密,偵查科長曹純之憑一張匯款單破案

3 起獲國民黨潛伏電臺,毛主席訪蘇行程圓滿結束

1949年12月6日傍晚,從新華門到北京前門火車站,一路上佈滿了荷槍實彈的解放軍戰士,街邊的擦皮鞋的、賣糖葫蘆的也明顯比以往多了起來,但是如果仔細觀察,就會發現這些人的動作並不熟練。

沒過一會兒,一輛軍用吉普車從新華門緩緩駛出,坐在最後排的,是中央軍委代總參謀長聶榮臻,他面色嚴峻,目光如炬,打量著沿途的警衛部隊。

看到沿途戰士在寒風中一個個精神抖擻,軍容整齊,他那嚴肅的臉上,這才露出一絲難以察覺的笑容。經過連日的準備工作,終於到了毛主席正式啟程出訪蘇聯的日子,作為總參謀長,他要確保萬無一失。

晚上8點許,一支由幾輛黑色轎車組成的車隊,緩緩駛出新華門,坐在中間那輛車裡面的,正是共和國主席毛澤東。前門火車站戒備森嚴,警戒戰士三步一崗,五步一哨,城牆上凡是槍夠得著的地方,都安排了崗哨。

平津戰役,在我軍強大的攻勢下,以傅作義為首的幾十萬華北國民黨軍放下武器投降,接受整編,我軍兵不血刃佔領北京。但是,在這平靜的外表下,誰也不知道到底有多少國民黨特務潛伏其中,伺機行動。

1949年,毛主席訪蘇行程遭洩密,偵查科長曹純之憑一張匯款單破案

加上臺灣方面透過北京地下電臺獲悉了毛主席出訪蘇聯的戰略情報,並揚言要有所動作,所以毛主席此次出訪的保衛工作,都是按最高等級來做的。按照時任鐵道處保衛處處長任遠的話來說就是:

“就是一隻鳥想飛過去,都甭想。”

就在毛主席的安保工作緊張有序地進行的同時,北平潛伏地下電臺的偵破工作也加快了腳步。

一天,我方打入新僑貿易公司的偵查員報告,孟山要赴天津。得知這一情報後,曹純之立即做了安排,外線小組對孟山進行跟蹤,而他自己則先行一步,到孟山要取款的銀行等候。

果然,沒過多久,天津某銀行大門走進來一男子,只見他年齡約30歲, 梳這分頭,戴一副金絲邊眼鏡,穿一件藍色咔嘰布中山裝,看起來斯斯文文。此人不是別人,正是曹純之跟蹤已久的孟山。

雖然親眼目擊孟山從銀行取走一大筆款子,但是為了避免打草驚蛇,曹純之等人並沒有驚動他,而是讓他順利回到北京。

當天晚上,曹純之又來到楊奇清家中,分析案情。結合種種情況推演,大家一致認為,孟山雖然和計採楠走得很近,而且幫她去過天津銀行取錢,但他應該不是國民黨潛伏特務,只是貪圖小利幫忙而已,真正的特務另有其人。

那個隱藏特務到底是誰呢?就在大家一籌莫展之際,案情有了新進展。

根據偵查發現,計採楠有一個弟弟,名叫計兆祥,此人是日據時期,偽北平特留警校的最後一批畢業生,接受過專業的特務訓練。

而且,我方之前早就監聽到一道可疑電波,從宣武門移到前門外後,又轉移到了南池子上空。而此時計兆祥正居住在南池子九道灣,宣武門、前門他以前也居住過。

結合這些情況,基本上可以初步確定,計兆祥就是國民黨潛伏下來的諜報人員。

為了穩準狠地打擊敵人,同時也為了偵查計兆祥有沒有同夥,公安部李廣祥處長和蘇宇涵副處長親自佈置,在計兆祥所住的的大院內安插了“內線”。

夜深時分,偵查員透過細小的窗簾縫,看到計兆祥的屋內燈光頻頻閃動,這正是電臺發報的指示燈。經查實,電臺活動時間與我方監聽到的國民黨地下電臺活動時間一致,計兆祥是國民黨潛伏特務的身份確認無誤,剩下的就是抓捕工作了。

1949年,毛主席訪蘇行程遭洩密,偵查科長曹純之憑一張匯款單破案


李克農

這時,中央社會部部長李克農返回北京,他早就聽聞這個案件,並且非常重視,決定親自坐鎮,主持抓捕工作。

首先,他主持了案情分析會,肯定了曹純之等人的判斷,認為計兆祥才是真正的國民黨潛伏特務,臺長、特務、譯電和情報等工作都是他一人所為,其他人與計兆祥只是一般的聯絡,比如幫他取錢、租房等,他們對計兆祥的間諜活動並不知情。這樣就阻止了案件擴大化。

李克農表揚曹純之和他手下的偵查員,他興奮地說道:

“毛主席從蘇聯回來,發表中蘇友好公報,是對蔣介石的第一個打擊;緊接著釋出我公安機關破獲國民黨潛伏電臺的訊息,這是對蔣介石的第二個打擊。公安部的同志,好樣的!”

話音剛落,現場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隨後,李廣祥處長拿起筆,在偵破國民黨潛伏電臺的命令上籤上了自己的名字,並交給行動小組的偵查員,正式下達抓捕命令:

“立即逮捕計兆祥,起獲敵電臺。”

1949年,毛主席訪蘇行程遭洩密,偵查科長曹純之憑一張匯款單破案


計兆祥

而此時的計兆祥還沉浸在他升官發財的美夢中,對此毫不知情。此前他因為向臺灣透露毛主席訪蘇的訊息而立功,由少尉臺長一躍成為少校臺長,並且得到了很多金錢獎勵。現在,他正洋洋得意的在房間研究報紙,企圖探聽出毛主席回國的準確時間,好再邀上一功。

正在這時,門突然被撞開,幾支黑洞洞的槍口對準了他,偵查員亮出逮捕令,將計兆祥抓捕歸案。但是狡猾的計兆祥卻不甘被捕,他虛張聲勢的喊道:

“你們是誰,憑什麼抓我?”

偵查員並不理睬,開始搜查屋內,可是搜了好幾輪,都沒有發現電臺。如果沒有電臺,就難以結案,特務也不會認罪伏法。焦急之下,偵查員將電話打到了指揮部,請求支援,守在指揮部的曹純之聞訊後,立即出發,來到現場。

曹純之在房間踱了幾圈,敲了敲牆,又踩了踩地板,沒有發現地道或夾壁之類的暗道。見了鬼,這麼大一部電臺,能藏到什麼地方呢。曹純之心中也不免發急,但是他沒有表露出來,而是坐在沙發上,點了一支菸,讓自己冷靜一下。

就在這時,曹純之眼睛無意瞥到房頂天花板上,貼著一張牡丹圖,他嘴角漏出一絲冷笑,誰家會把畫貼在天花板上。

隨即,曹純之用手一指,讓偵查員上去把畫拿開,果然,這張牡丹圖遮住了一個洞口,一推就開,裡面電臺、電器儀表、密碼本一應俱全。鐵證如山下,狡猾的計兆祥再也無法抵賴,對他的特務身份和間諜行為供認不諱。

第二天,李克農親自來到偵查科,提審計兆祥。他拿出一份電文,命計兆祥發給臺灣國民黨保密局,電文內容如下:

毛人鳳先生:

被你們反覆吹噓的萬能潛伏臺已被起獲,少校臺長計兆祥束手就擒。今後,凡貴局派遣的特務,我們將係數收留,恕不面謝...

後來,據被捕的臺灣間諜供認,毛人鳳接到這封電報後,半天說不出來話,蔣介石更是氣的連罵三句:娘希匹。

1949年,毛主席訪蘇行程遭洩密,偵查科長曹純之憑一張匯款單破案


計兆祥被捕

1949年2月26日,毛主席訪蘇結束,與隨後而來的周恩來一同回國,當乘坐的蘇聯專列抵達中蘇邊界的滿洲里車站時,換乘早已準備好的我方專列開往北京。3月3日深夜,經過半個多月的旅途生活,毛主席一行抵達北京,坐上專車離開車站,至此,訪蘇活動圓滿結束。

分類: 軍事
時間: 2022-02-10

相關文章

2016年,美方誣告中國維和步兵營“棄營逃跑”,聯合國如何駁斥?

2016年,美方誣告中國維和步兵營“棄營逃跑”,聯合國如何駁斥?
自1990年以來,中國先後參加近30項聯合國維和行動,派出維和人員5萬餘人次,是聯合國第二大維和攤款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中最大的維和出兵國. 一塊塊沉甸甸的聯合國"維和勳章",記錄 ...

王近山落難後,許世友為他求情,主席:哪個軍區敢要他?許:我要

王近山落難後,許世友為他求情,主席:哪個軍區敢要他?許:我要
王近山將軍的一生可以說是充滿了傳奇色彩的一生,有人說他是"戰神",有人說他是"王瘋子",這兩個稱號都完美的詮釋了王近山對革命戰爭所做的卓越貢獻和獨特的人格魅力. ...

開國少將賀健:少小離家,20年後榮歸故里,卻被母親打了一巴掌

開國少將賀健:少小離家,20年後榮歸故里,卻被母親打了一巴掌
開國少將賀健,19歲離家參軍入伍,為避免母親擔心,謊稱自己出外謀生.加入革命隊伍後,組織上要求嚴格保密,賀健便失去了與家中的聯絡.39歲時賀健衣錦還鄉,他探望母親,卻得到了她的一個巴掌.誰言寸草心,報 ...

張新成講述:他用生命中最後37秒守護上百位戰友平安!|紅色印記第98集

張新成講述:他用生命中最後37秒守護上百位戰友平安!|紅色印記第98集
來源:央廣網 △演員張新成,代表作<你好,舊時光><以家人之名><百鍊成鋼>等影視劇 翻開厚重的中國共產黨百年黨史,從取得革命的偉大勝利到邁向民族的偉大復興,一件件 ...

中國人幫非洲修路,頂著60度高溫趕工,當地人卻在樹下乘涼

中國人幫非洲修路,頂著60度高溫趕工,當地人卻在樹下乘涼
中國軍人頂著60度高溫幫非洲修路,非洲人沒有一個上前幫忙,個個都在樹下坐著小板凳有說有笑 2007年2月20日 中國農曆的正月初三,此時國內的各個地方,都回響著辭舊迎新的爆竹聲,但遠在萬里的,中國赴蘇 ...

看似“渣男”實則靠譜的8位明星,事實證明:以貌取人大錯特錯

看似“渣男”實則靠譜的8位明星,事實證明:以貌取人大錯特錯
看似"渣男"實則靠譜的8位明星,事實證明:以貌取人大錯特錯 丁勇岱 這個男人飾演的影視角色可以說很多都是拋妻棄子背叛家庭的典型,但其實生活中的他卻是個十足的暖男. 和老婆相戀.步入 ...

抗戰年代父親的一次遠征
近日讀到一些關於抗戰年代作家戰地訪問團的資料,那是一次極不平凡的遠征--1939年6月,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組織作家前往晉東南戰地訪問.出發前,周恩來和國民政府軍委會政治部第三廳廳長郭沫若.國民黨中 ...

900斤炸彈落到平民區,當地警察不敢拆,中國軍人只用4天徹底拆除

900斤炸彈落到平民區,當地警察不敢拆,中國軍人只用4天徹底拆除
這顆900斤重的未爆炸彈,落在了黎巴嫩首都的一間民房裡,當地的居民,警察都不敢挖,但中國軍人們只用了4天,就將炸彈徹底拆除. 2006年8月,中國維和部隊接到了一則拆彈任務,雖說當時,為期一個月的黎以 ...

珍貴“戰地日記”獨家公開!浙江籍抗美援朝戰士親手記下的長津湖往事

珍貴“戰地日記”獨家公開!浙江籍抗美援朝戰士親手記下的長津湖往事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陸芳 抗美援朝戰爭史詩片<長津湖>正在影院熱映,上映14天票房已破43億,觀影人次近9000萬. <長津湖>的熱映再度讓人們對71年前,極度艱難的環境中 ...

2021款硬派牧馬人,既有鐵骨,又有柔情!

2021款硬派牧馬人,既有鐵骨,又有柔情!
新一代的牧馬人依然採用了硬派的設計理念,與當下追求鹹與維新不同,JEEP牧馬人反而更樂意保持這種經典復古的造型,前後的大尺寸越野護槓加上高聳的大輪轂擋板,依然沒有違和感,經典之所以經典,因它需要時間又 ...

千封家書展示“尺翰之美”,陳獨秀信札手稿收藏細節披露

千封家書展示“尺翰之美”,陳獨秀信札手稿收藏細節披露
提起家書,人們的內心總會湧起無限的柔情.它是連天烽火裡的慰藉,是孤單歲月中的寄託,是過往時代的迴響. 在中國人民大學家書博物館常設展覽"尺翰之美--中國傳統家書展"裡,千封家書靜靜 ...

紅色家書 血色浪漫

紅色家書 血色浪漫
在很多回憶錄和影視作品中,我們熟悉的革命先輩都是視死如歸,錚錚鐵骨.有時不禁也會在心裡問一句,他們沒有兒女柔情嗎?如果有,他們的感情世界又是怎樣的?魯迅說,無情未必真豪傑,憐子如何不丈夫.今天,我想給 ...

最好的禮物——一封家書傳遞出的精神力量
"......希望你不驕不傲.繼續前進,爭取更大光榮,繼承長輩參軍革命的光榮傳統,保家衛國.報效祖國,全家光榮......" 三代從軍忠於黨 優良傳統永流傳 武警第二機動總隊某支隊 ...

她17歲奔赴朝鮮戰場,用嘴幫負傷戰士吸尿卻遭質疑,領導為其正名

她17歲奔赴朝鮮戰場,用嘴幫負傷戰士吸尿卻遭質疑,領導為其正名
"一條大河波浪寬,風吹稻花香兩岸".看過電影<上甘嶺>的人們對這首歌都不會陌生.歌聲一響起,大家就會想起笑面如花的女衛生員王蘭.電影中,她細心照料傷員,在行動和精神上感 ...

1986年老山戰場照《死吻》:那名救護隊女戰士張茹,後來怎樣了

1986年老山戰場照《死吻》:那名救護隊女戰士張茹,後來怎樣了
1986年10月的一天,老山和者陰山頻繁地傳來炮聲.在後方的戰地醫院裡,一位帶著紅十字袖標的女戰士正在吻著一名傷員,一位叫王紅的戰地記者站在一旁的按下了快門鍵. 這張照片是擺拍的,準確地說是對前幾天發 ...

1949年看到外灘街頭睡滿解放軍戰士,榮毅仁明白:國民黨回不來了

1949年看到外灘街頭睡滿解放軍戰士,榮毅仁明白:國民黨回不來了
榮毅仁從沒想到自己會在上海的街頭看到這樣的景象:從南京路到外灘漢口路老市政府,外灘街頭睡滿了和衣而眠的解放軍戰士.這一幕讓榮毅仁徹底明白,國民黨回不來了,故事還要從新中國黎明前的上海戰役開始講起. 就 ...

八個兒子血染疆場,國防部長親自致信:所有戰士向英雄母親下跪

八個兒子血染疆場,國防部長親自致信:所有戰士向英雄母親下跪
1945年的一個夏日,71歲的蘇聯母親葉皮斯季妮婭正在家中休息. 突然一陣急促的敲門聲響起,女兒聞聲拉開大門,眼前的一幕讓她不敢相信:在戰爭中失蹤已久的二哥尼古拉居然回來了! 葉皮斯季妮婭和幼子小亞歷 ...

紅軍女戰士與丈夫分離,46年後在北京重逢,對方已是國家高官

紅軍女戰士與丈夫分離,46年後在北京重逢,對方已是國家高官
1981年(一說1982年)的一天,北京一位曾經參加過長征的女戰士的家裡格外地熱鬧. 幾位戰友齊聚一堂,就連她們當年的老首長.如今的開國中將秦基偉將軍也來到了現場. 如此"盛大"的 ...

八月十五工程人,給老婆的一封家書

八月十五工程人,給老婆的一封家書
給老婆的一封家書親愛的老婆:你好!想了好久,還是不知從何說起,因為想對你說的太多.寄一封家書以慰藉相思之愁,難以書寫,是因對你和孩子虧欠太多,每每想起,心是揪在一起的.追憶往事,種種畫面浮現腦海,一點 ...

海南紅色家風|符克:親筆家書訴衷腸 不畏困難擔使命
來源:人民網-海南頻道 編者按: 一封家書,紙短情長.它記錄了一段段革命事蹟,蘊含了一顆顆赤子初心,也彰顯了一片家國情懷!人民網海南頻道聯合海南省文明辦推出"海南紅色家風"專欄,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