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公元前1046年商周時期的薊國建立的國都薊開始,再到遼南京和金中都,北京城位置一直都在位於今日西城區(原宣武區)廣安門一帶。而維持整個城市的水源都是以蓮花池水系為主的。
1267年,元世祖忽必烈決定營建中都,放棄了由於連年戰亂而破敗不堪的金中都,在其東北方營建新的都城。並於1272年將中都改為大都,即“元大都”。
建都之始,郭守敬擔任都水監,他將玉泉山的泉水引向東流,經甕山(今萬壽山)南面的甕山泊(今昆明湖的前身)再改道向南,注入高粱河,再進入運河。但因只是一泉之水,只能用於增加大都城內湖池宮苑的用水量,但還是不具備航運的條件。
隨著元大都的建成並逐漸繁榮,使得元大都面臨水源和糧食的問題,每年要向外省徵收1200萬石糧食,其中70%是靠大運河運輸進京的,當時的大運河只能到達通州,剩餘路程完全需要人力運輸。
1292年為了進一步擴充水源,解決漕運的問題,郭守敬又把昌平縣神山(今稱鳳凰山)腳下的白浮泉水引入甕山泊。並將沿途所有原來從西山向東流入沙河、清河的泉水攔截,使匯成流量可觀的水渠,再經高粱河從和義門(今西直門)北水關進入城內,匯入積水潭。再從積水潭東南角流出,經萬寧橋後沿皇城東牆流出,一直向東流向通州與運河匯合。
此工程於1293年曆經1年半即告完工,並得名“通惠河”。
這一工程的竣工,同時解決了元大都的兩大難題:一是元大都的水源問題。二是漕運問題。使得糧船可以直達積水潭北岸,南北大運河的漕運全線貫通,也使積水潭成為了京杭大運河的北方終點碼頭。
繁忙的漕運帶來了商業的繁榮,海子兩岸成為百貨市場、客棧會館,、酒樓茶肆的聚集之地。白天遊客如織,人聲鼎沸,晚上管絃笙簫,歌舞昇平。積水潭與周圍的鼓樓西大街、鼓樓前大街成為元大都的商業娛樂中心。
一個世紀之後,明朝建立,將元大都的北城牆南移,切斷了積水潭的上游水域,使得積水潭變小。明朝第三任皇帝朱棣為了安全,禁止漕運船隻進城,積水潭碼頭被廢棄。隨著湖面變小逐漸淤塞,在湖面最窄處建成德勝橋、銀錠橋,湖水一分為三,形成西海、後海、和前海,統稱為“什剎海”。積水潭則成為西海的專屬名稱了!
由於明朝將北京城的北城牆向南移,所以原來西直門北側的水關被圈在了城外,所以在德勝門西側城牆下新修了一處新的水關,使得高粱河水由此進城。
水關南側建有一小島,島上建有“鎮水觀音庵”,舊稱法華寺。清朝時重修後改名為“匯通祠”,並在祠內供奉著龍王。
由於水由水關入城時流勢湍急,故在關口內側放置石螭以擋水勢。水衝石螭,發出海潮之聲,故又稱“海潮觀音庵”。
1761年(清乾隆二十六年)重修匯通祠時,當時的皇帝弘曆曾作詩“匯通祠詩”已記錄重修之功,之後又寫了兩首“積水潭即景詩三絕句”和“瞻禮一律”,並一起刻了一通石碑立於匯通祠前。
民國初,匯通祠被賣給長春堂藥店,故山門外留有“萬古長春”的道家話術。
解放後,這裡曾設“匯通武術社”教授武術。1976年在修建地鐵2號線時,匯通祠被拆除。
1988年9月,在地鐵2號線積水潭站東南出口上方,重建匯通祠,並在祠內設郭守敬紀念館。弘曆的石碑也從北京石刻藝術博物館被運回,重新立於祠北側二環邊上的碑亭中。
二環路邊上就是匯通祠的北門。大門內有一座小橋,橋西的湖面上有一座石雕鎮水獸,與橋洞上的螭首互相對應。鎮水獸貌似新補刻的,橋下螭首倒像是老物件,只是螭的下巴看著怪怪的,像是後補上的。
過了小橋向東拐上臺階就是石碑亭。石碑面南背北,但由於是立在了小山的北側,所以是面對山體背對環路。碑身正反面及西側分別刻有詩詞,字跡已經模糊不清。這通石碑與眾不同的是碑首不是一般皇帝御製石碑的螭首,而是一團祥雲,而形狀酷似劍柄,所以該石碑又被稱為“劍碑”。傳言說是刻意把石碑雕成這樣,插在這裡鎮住水中的龍王。
該石碑已被列為區級文物。
石碑東側的小平臺上陳列著兩架天文儀器模型,一個是簡儀,一個是渾儀,用以展示郭守敬的功績。
南側的山坡上草叢中立有一塊褐色石頭,這是傳說中的雞獅石(念著很像雞屎石)。上面看得出來是人有意雕刻了兩個物件兒,有人說一個是大公雞,一個是小獅子,但我怎麼也沒看出來。
其實這是一塊複製品,原件據說是塊隕石,上面是天然成型的公雞和獅子,當時人們認為公雞可以消滅毒蟲,獅子可以辟邪,所以這是祥瑞之物,便立在匯通祠旁。可惜在上個世紀那個動盪的年代中消失了,估計是進了小爐子煉成廢鐵了。
“雞獅石”上方是匯通祠的後牆,牆上鑲嵌了一塊黑色大理石製成的“重修匯通祠記”,碑文是由建築師吳良鏞撰文、書法家王東舫書寫的,喜歡書法的可以看一看。
沿著匯通祠西牆外小路,繞到南側就是匯通祠的正門。,
重建後的匯通祠位於新堆砌的土山頂部,比原先的位置更高。沿著登山小路蜿蜒通往匯通祠。祠坐北朝南,紅牆灰瓦,山門一間,兩側各有一間旁門。山門上有北京地理專家侯仁之教授題寫的“匯通祠”匾額。
祠共兩進院落,前院正殿三間,東西配殿各三間,院落當中立有郭守敬的石雕坐像。
後院有二層後罩房三間,東西配殿各三間。
整座祠面積不大,但整齊精緻,現已經全部被闢為郭守敬紀念館和京杭大運河北京段的介紹。這裡也是除去在郭守敬老家的“邢臺郭守敬紀念館”以外,唯一的一處紀念館了。
郭守敬(1231-1316年),河北邢臺人。是元朝著名的水利、天文、數學和儀器製造方面的專家。
他設計修建元大都至通州的通惠河至今還河水盪漾。
他推算出每年有365.2425天,和近代測量結果只差25.92秒。
他修訂的新曆法《授時歷》,通行360多年,比西方人早了300年,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一種曆法。
他改制發明了包括簡儀在內的13件天文儀器,都是當時世界一流的先進裝置。
他是蒙元漢人,是個遺腹子,卻最終成為太史院的一把手。
他以85歲高齡死在了任上。
1970年,國際天文學會以他的名字將月球背面的環形山命名為“郭守敬環形山”。
1977年3月,國際小行星中心將小行星2012命名為“郭守敬小行星”。
如今小山南側的積水潭畔,蘆葦荷花叢中立有郭守敬的全身雕塑,其左手持卷,右手微微向前,目視著積水潭,彷彿在7個世紀之後的今天,通惠河早已在工業革命的火車輪之下而沒落了,但仍然堅守著這塊他曾經工作過併為之驕傲的地方。
推薦係數:
交通便利:4.5星;北二環邊上,坐地鐵更方便,出了地鐵積水潭站就是。沒有停車場,如果開車需要停到新街口內大街的商業裡。
場館設施:4.5星;有宣傳冊、飲用水、座椅,衛生間乾淨。
館藏價值:2星;免票,但是二十世紀80年代建築沒什麼可看。紀念館內也沒有什麼文物,只有郭守敬和京杭大運河通惠河段的介紹。站在匯通祠的大門口,可以遙望積水潭,尤其是在冬季,天氣好的話可以看見很遠。
服務水平:3星;整個紀念館參觀者不超過5位,門衛和負責登記的服務人員還算熱情。
推薦指數:3星。整個匯通祠都是30年前復建的,只有北側劍碑是個古蹟。紀念館內基本都是圖片介紹。茶餘飯後來了解一下通惠河的歷史還是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