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開新能源車是綠色出行,那麼,開電動車到底能比燃油車減少多少碳排放?日前,電動汽車充電市場運營及技術服務商智電(NaaS),透過促進新能源車對燃油車替換,進而實現的碳減排效果,獲得國際權威檢測認證集團SGS的評估。根據SGS出具的《智電(NaaS)新能源汽車替代出行的溫室氣體減排量評估報告》,2021年智電(NaaS)透過快電等合作伙伴向用戶提供出行充電服務,全年碳排放量為66.11萬噸二氧化碳,按相同里程等效為傳統燃油車碳排放量為155.79萬噸二氧化碳,全年相對減排量為89.68萬噸二氧化碳。
評估依據和參考清潔發展機制(CDM)、IPCC2006國家溫室氣體清單指南及中國自願減排專案(CCER)關於減排專案的方法與思路進行,主要針對全國範圍內使用智電(NaaS)合作伙伴快電等充電服務的電動車輛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
當前,全球汽車電動化已突破臨界點。2021年,全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和滲透率逐月快速提升,市場化進入爆發式增長新階段。據公安部統計,截至2021年底,全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784萬輛,佔汽車總量的2.60%,與上年相比增長59.25%。據乘聯會最新預測,2022年國內新能源汽車累計銷量有望突破600萬輛,市場滲透率在22%左右。另據歐陽明高團隊的計算分析和綜合判斷,預計到2030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大致是在1700萬輛到1900萬輛。從保有量情況看,2030年大概接近1億輛,2035年接近2億輛,2040年接近3億輛。
可以預期,隨著保有量的增長,電動汽車對燃油車的替代效應將進一步增強,由此帶來的碳減排效果也將更為明顯。這也意味著,中國新能源汽車充電服務市場具備廣闊的成長空間和發展前景。作為促進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助推雙碳目標實現的有力支撐,配套的充電基礎設施是加快新能源汽車推廣、有效支撐綠色出行的重要保障。以智電(NaaS)為代表的相關充電服務商依託紮實的技術能力和精細化的運營能力,將為交通行業碳中和做出更大貢獻。
作為電動汽車充電市場運營及技術服務商,智電(NaaS)服務於國內公共快速充電網路,同時為充電運營商提供軟體、硬體及綜合技術服務,也是電動汽車充電產業鏈各方的優質合作伙伴。智電(NaaS)致力於讓電動汽車充電更方便快捷、體驗更佳,讓產業鏈各方更高效,讓充電設施的高效利用成為中國能源結構調整、實現“碳中和”的重要路徑。
SGS 是具有140多年曆史的檢驗、測試和認證機構,總部位於瑞士。全球公認的質量和誠信基準。SGS連續六年入選道瓊斯可持續發展指數,第三年入選富時社會責任指數。擁有 96,000多名員工分佈在全球2,600 多個分支機構和實驗室。在中國,SGS的服務能力已全面覆蓋到紡織品及鞋類、電子電氣、農產食品、石油化工、礦產、環境、交通和電子商務等多個行業的供應鏈上下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