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導語:SaaS是近幾年來十分火爆的話題,但是在中國,SaaS生意不好做,除了當前中國的經濟狀況以外,還有教育、工業化、網際網路等方面綜合導致了SaaS生意在國內不好做。作者在這篇文章裡做了詳細的討論,一起來看看吧。
生意不好做,除了當前的經濟狀況以及中國的ToB現狀,這篇文章從宏觀上分析中國的ToB市場,我個人認為教育、工業化、網際網路發展以及ToB和ToC的發展史對市場都會有很大的影響,綜合導致中國的SaaS生意不好做。
一、教育
除了科舉制度之外,中國的教育開端應該在1977年恢復高考,廣大群眾才有了接觸高階知識、學習高階知識的能力。
在恢復高考之前,十年的文化大革命,所有人的精力都集中在造反、鬥爭的路徑上,中國的教育主要集中在小學、初中的水平。
再加上中國當時的大鍋飯以及重男輕女的思想,導致很多人沒有學上,特別是廣大的農村。
98年之前的國企工人階級實行接班制,只要工人的孩子,父親退休了,下一代就可以接上去,這也導致了很多人的文化水平不行。
99年前後應該是另外一個分水嶺,在03年之前,中國的教育屬於精英級的教育,很多人讀師範就可以當老師,讀高職已經是很不錯的學生,在擴招之後,才有了更加合理的高考,才有大多數的學生可以接觸高等教育。
高考的擴充套件,提升了中國的人均教育水平,教育到了一定的地步之後,群眾在接觸新生事物的敏感度才有提升。
美國的高校教育啟蒙於殖民時期,1636年已經開始建立了殖民大學,並且在1636年建立了美國哈佛大學,即使中國的北京大學也與之相差了262年。
然而美國教育的分水嶺在1819年,美國開始大量建立州立大學,主要原因是1776年獨立戰爭之後,美國進入了告訴發展的時期,需要大量的管理人才。1865年南北戰爭結束之後,美國高校進入了快速的發展期。
有意思的是,美國從南北戰爭之後,本土再也沒有發生過戰爭,這也給美國的經濟、教育、工業很大的發展空間。
另外從大學文化程度上進行對比,可以看到中國教育的差距,也能看到資訊化、智慧化的未來。
根據2020普查結果,中國有2.1836億人具有大學文化程度,比2010年增加73%。10年的時間,中國大學文化程度的人口翻了一倍還多,這才是社會的中堅力量。
2018年美國人口普查表明,美國成年人口中,13.1%的人擁有碩士學位、專業碩士學位或博士學位,而2000年這一比例為8.6%。從2000年至2018年,25歲及以上人口獲得學士及更高學位的人數佔比從25.6%升至35%。
按照中國大學文化程度的佔有率計算,2020年大學文化程度比例為:15.49%,美國25歲以上擁有學士及以上學位的為35%。
在這裡說明,大學文化程度不代表學士學位,在國內,只有大學本科畢業,取得畢業證書和學位證書的人才有學士學位,預估計國內取得學士學位及以上學歷的人不足10%,應該還有4倍的差距。
教育雖然不能決定一切,教育程度從另一個方面能夠反映出來,人們在接受新知識、新技術的速度和態度。
在網際網路行業,技術人員以及現在的中層及以上管理者,基本上都是告知水平的人,但是SaaS的生意要深入各行各業,因此管理層的教育水平,也決定了他們能不能快速接受新鮮的事物。
特別是一些傳統的行業,在數字化升級的過程中,阻力有很多來自於握有實權的管理部門,由於教育水平的參差不齊,在專案推動的過程中會遇到不同的麻煩和問題。這也是SaaS生意不好做的原因之一吧!
二、工業化程序
中國的工業化最早可以追溯到洋務運動,當時的鐵路、紡織、武器等逐步實現工業化,但是由於清政府的落後捱打、各種起義、軍閥混戰、抗日戰爭、內戰等等,雖然中國有了工業化,整體發展過於緩慢,可以說,在別人已經第三次工業革命之後,中國的工業化還沒有發展起來。
新中國成立之後,過於著急的推進工業化程序,進入了大躍進的時代,雖然大躍進鋼鐵的產量上來了,但是是以消耗資源為根本的方式,其他的還是沒有發展起來。
工業國有化,以及工人的接班制,進一步抑制了工業化的程序,也讓大眾難以接觸到工業化。這個階段完成了工業化的基礎建設,最起碼有了工業化的鋪墊。
1978年第一次引進國外的專案,到1998年工業化制度實現大改革,才有了工業化的快速發展。
美國的工業化起步於1800年,1860年美國工業化的第一階段已經完成,成為了全球第四的工業大國,南北戰爭之後加速了美國的工業化程序,1870年開始第二次工業革命,1924年完成第二次工業革命。
至今美國的工業化程序已經走過了200多年,而中國的工業化程序才40年,雖然我們參考了世界上先進的經驗,不可否認,目前我們工業化就程序依然有很多不完美的地方。
這也導致很多企業家,好不容易完成了工業化的全面生產,現在有要智慧化、資訊化的生產,這也意味著勞動力的減少,投入資金減少勞動力,不要忘記了,中國大學文化程度的只有15.49%。
一方面在保就業、一方面又要資訊化,很多地方在權衡的過程中,建設資訊化的樣板,依然保住當地的就業穩定。
而SaaS的生意,動不動就數字化工廠、智慧化生產等等,這需要一大步的資金,以及如何安排接下來的車間人員,避免98年大面積下崗職工的場面。
這個生意,只要政府不出專項資金對企業進行補助,目前還是難以實現全面的升級改造,這筆生意也不好做。
三、網際網路發展
中國的網際網路發展很有意思,大多數是走在別人的道路上,讓別人無路可走。比如:先有Google、後有百度,先有Uber、後有滴滴。
先是三大入口網站,然後是BAT三足鼎立,到現在BAT、TMD的一線大廠、二線大廠的劃分,無疑都是根據國外的熱門的應用,進行本土化的轉型,然後踩在了中國人口紅利。
PC時代的三大門戶,中國使用電腦的人數還是以大學生和高職就業人群為主,到2013前後,伴隨著運營商的大力推廣,中國實現了從2G手機更換為3G的智慧手機,也給已經萎靡的網際網路帶來了二次活力。
APP的快速發展以及原來PC時代的產品AP化,讓中國的大多數的使用者都能享受網際網路的便捷。
大多數人都是基於APP消費自己的時間和精力,而且消費網際網路的賺錢能力大多數要基於免費的內容,匯聚大量的流量,然後再透過廣告變現,這樣無形中給使用者灌輸了一種思想,網際網路的內容本身就應該免費。
這些都是基於中國人口紅利的消費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而且能夠創新的內容有限,而且技術都基於國外的開源元件。
現在的網際網路公司也有一些特點,能用MySQL元件一個團隊,絕對不會用Oracle的付費的產品。
最近這兩年開始了付費的形式,網際網路開始了轉型和直接商業化的進度,不過這需要有一段時間完成。
而SaaS的業務屬於直接商業化,使用者還沒有養成這個習慣,因此在某些業務中還會遇到報價上不去的問題。
現在消費網際網路轉型為產業網際網路的過程中,SaaS的整個體系還沒有完全建立起來,大多數的SaaS公司還是依賴於消費網際網路的巨頭,比如抱阿里、騰訊和位元組的大腿,而且屬於諸侯爭霸的局面,各地的小公司也開始了自己的業務拓展,相信在不久的將來,經過時間淘汰一大部分的SaaS的玩家,這個市場才能逐漸的冷卻下來、理智下來。
經過各家SaaS公司不斷的教育市場、培育客戶,使用者適應了產業網際網路,也就可以形成真正的SaaS百家齊鳴的場面。
反觀國外的網際網路就很有意思,雖然Google是消費網際網路最大的公司,但是國外並不是消費網際網路先出現的。
1911年CTR公司建立,1924年改名為IBM,1911年中國發生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1924年國共第一次合作。
1972年SAP這個產品就在德國上市銷售,1972年中美建交,1988年用友成立。
1977年Oracle的公司就開始創立,1978年Oracle1的產品就開始面世,到目前為止已經有40多年的歷史,1978年中國剛撥亂反正,恢復高考。
1994年在斯坦福大學裡創辦了雅虎,中國正式接入網際網路,3年後網易成立,4年後搜狐、新浪、騰訊成立。
1995年穀歌成立,4年後阿里成立,5年後百度成立。
1995年亞馬遜、易貝成立,1998年易趣成立,2003年淘寶成立。
1999年Salesforce成立,2011年銷售易成立。
在行業網際網路的初期,中國還沒有真正的SaaS的業務,在消費網際網路的時代,中國迎頭趕上,踩在美國已經走過的路線上開始成長,並且成長為了世界上最大的網際網路使用國家。
由於國外行業網際網路先行,後面才有的消費網際網路,因此他們的SaaS的市場、業務更加成熟。
而國內先有的消費網際網路,然後才開始發展行業網際網路,對比國外至少40年的SaaS領域的歷史,中國2015年才稱之為SaaS的元年,因此中國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而且由消費網際網路時代的玩法所左右,而且由於消費網際網路的巨頭開始轉型SaaS的業務,因此中國的SaaS的生意,還是有由C端的公司主導。
無論是負責的業務線人員,還是創業者,都要思考消費網際網路對產業網際網路的影響,然後探索出適合中國網際網路逆向潮流的特色玩法,把中國的SaaS行業發展起來,做出真正有價值的事情。
這裡主要對比中美之間的差異,我們用40年走過了別人百年的路程,也導致了快速的轉型,高密度的知識普及,行業的高投入等一系列的問題。
這些問題也是前進的道路上必須要經歷的,只有我們解決了這些問題,SaaS的業務才能真正的發展起來。雖然中國的一些政策和專案需要定製化,一些公司更加依賴自己研發系統,這些也是SaaS市場存在的片面性的問題。
不過我依然對ToB抱有很大的希望,因為我們越來越接近知識化水平,隨著大學教育的普及,使用者接觸先進的理念和技能越快,而且各大公司對SaaS的普及,在不久的將來,大概3-5年的時間,SaaS的生意才能有更大的轉機。
如果做SaaS的生意,不從現在入手,將來恐怕要被淘汰在這條未來的路徑上
#專欄作家#
張沐,《運營思維》作者,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7年網際網路產品運營經驗,微信公眾號:運營官張沐。
本文原創釋出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允許,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pixabay, 基於CC0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