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0年普法戰爭期間,義大利王國乘拿破崙三世調回駐羅馬的法國軍隊之機,出兵攻擊了當時依附於法國的教皇國,佔領了羅馬城,時任教宗庇護九世被困於梵蒂岡,教皇國形同滅亡。面對這種情況,此後的歷任教宗均不願屈服,將自己的活動範圍限縮於梵蒂岡宮,被稱為“梵蒂岡之囚”,教會聖座與義大利之間的對峙,就這樣延續了49年之久。
為解決此爭端,自1926年起,當時的義大利總理貝尼託·墨索里尼代表義大利政府,與聖座代表、時任教廷國務卿伯多祿·加斯帕裡就解決羅馬問題進行協商,最後達成三項協定:承認聖座在梵蒂岡城的完整主權的政治條約,由此建立主權獨立的國家;規範天主教會與天主教信仰在義大利國家之地位的條約;同意作為最終解決賠償聖座領土與財產損失的金融公約(義大利王國政府支付7億5千萬里拉現款和10億里拉有價證券,年息百分之五,作為教皇國結束後對教廷損失的補償;)。該協定於1929年2月11日在羅馬拉特蘭宮正式簽署,成為該條約名稱的緣由。拉特蘭條約簽訂後,教皇國正式解體,由新建立的梵蒂岡城國取代,梵蒂岡也成為全球面積最小,人口最少的國家,2月11日也成為梵蒂岡城國的國慶紀念日。
看到梵蒂岡城國最著名建築聖彼得廣場的設計者貝尼尼的《聖彼得廣場和教皇寓言》,好像感覺天使會為人間帶來福音,但真實的情況是福兮禍所伏,歷史學家胡貝特·沃爾夫曾經來評價《拉特蘭條約》就是:教皇簽下了與惡魔的契約。
隨著拉特蘭條約的簽訂,墨索里尼利用條約為自己的法西斯政黨與教會塑造了共同的利益目標:合作贏得義大利人民的支援,反對當時的主要政黨義大利社會黨,也就是義大利勞工黨派。也正是藉助教會的支援,法西斯政黨最終取得義大利政府的權力。
當時的教會為了反擊社會主義思潮中對否定宗教的理論,宣揚俄國革命領導人基本上都是猶太人,而不是真正的“俄國人”,並斥責猶太人是一股邪惡的力量,在全歐洲推動著一場反基督的陰謀。這種論調被德國納粹黨加以修改和利用,為自己的反猶和屠殺行徑提供了核心的理論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