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芋是皖北這一帶的稱呼,紅芋也叫紅薯,也有別的地方稱之為番薯、甘薯和地瓜。但真正的紅芋是臺灣省的特產,屬於天南星科芋屬的植物,所以說,皖北稱紅薯為紅芋是不準確的.。紅薯是旋花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多澱粉、蛋白質、果膠、纖維素、氨基酸、維生素等多種礦物質,據《本草綱目》記載,紅薯有抗癌、保護心臟、預防肺氣腫、糖尿病、減肥等功效,很多中醫視紅薯為治療疾病的良藥。
紅薯的來歷
西方的史學家認為,這種紅芋起源於墨西哥和哥倫比亞,然後又流轉到厄瓜多、秘魯一帶,有記載的是發現新大陸的哥倫布在拜謁西班牙女王時,曾經把甘薯作為了見面禮獻給了女王。
16世紀末葉,西班牙水手攜帶甘薯傳送到菲律賓至亞洲各國,明代的《農政全書》、《閩書》、以及清代的《閩政全書》、《福州府志》等均有相關的記載,這也是我國稱甘薯為“番薯”的由來,大量的史書也證明了甘薯是從南洋傳進我國,並先後在寧波、山東、河南、安徽等地傳播開來。
清代陳世元的著作《金薯傳習錄》中,曾經援引《採錄閩侯合志》,說的是在明萬曆年間閩人陳振龍貿易南洋,得藤苗及栽種之法後帶回中國。時值閩中旱飢,陳振龍建議當時的巡撫金學曾下令試種,均獲得豐收,以此為食可充穀食之半,大大解決了當時的旱飢。
小時對紅薯的印象
紅芋的葉徑,也稱之為藤蔓均可食之,但主要食材還是以其根莖為主要食物的來源,由於該植物對環境、溫度、溼度並沒有苛刻的生存條件,所以在全國範圍內種植較多,產量也居於世界之首,在五十年代至八十年代是農村群眾主要的日常口糧。
“紅芋飯、紅芋饃、離開紅芋不能活“,是那個時期人民群眾對這種食物的調侃,家家戶戶冒起的炊煙、端出的飯碗裡、幾乎都是清一色的紅芋飯。
紅芋的吃法多種多樣,這種被稱為“番薯”食物的吃法,估計連原產地的國家都會想象不到,聰穎的人民群眾為了調整口味,也是不斷的變換著各種方法,在生活中充滿了極大地想象力和創造力。
用火燒烤是最為原始的吃法,在地上挖個坑、找些乾枯的雜草和樹枝就能滿足溫飽的需要,煮食是最為常見的一種吃法,洗乾淨的紅芋削皮或者不削皮都可以放進鍋裡進行蒸煮,也可以切成片片或段段上鍋去蒸。為了製作成麵粉可以長期儲存,還可以把紅芋製成薄薄的片狀曬乾,隨用隨製作麵粉。
由於紅芋含有大量的澱粉,於是勤勞的人民便把紅芋洗乾淨進行粉碎後再加工,透過與水的混合過濾後製作成大塊白色的澱粉,然後再把這些澱粉加工成粉條進行儲藏和出售。
由於經常吃、長期吃這些紅薯,大多數人胃裡會翻冒酸水,由於主糧不夠的緣故,也就不得不吃,所以變化著花樣的吃法也就相應的增加了食慾,如把新鮮的紅芋製作成絲狀,用一些豬油配合著進行翻炒,也可以適當加一些麵粉在裡面,也可以把紅芋麵粉做成鍋巴趁熱吃,印象最深的吃法就是把紅芋麵粉製作成“毛拉子”,或上鍋蒸熟後澆上蒜汁和香油、或在鍋內翻炒。
紅芋走進了超市、成為養生的食材
有一段時期,由於種植紅芋比較費時費力,從育苗、起種、做壟、澆水到收穫、貯藏,在製作成麵粉和澱粉有著非常複雜的工序,農村人不太喜歡種植紅芋,再說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的生人大多在小時候就吃膩了這種事物,有的人會說:“看到這種食物、胃裡不自覺的就會吐酸水”,這就是在那個時期吃的太多的緣故。
但現在不同了,由於是注重養生的緣故,市場對紅芋的需求也較為龐大,經濟價值也較高,於是農村又開始了大面積的種植,不少那個時期的人,現在也有了憶苦思甜或者是治病養生的想法,於是乎,紅芋又較為常見的食材走向了大眾的餐桌。
現在紅芋已經成為了各種各樣的再加工食材,不僅有開袋即食的紅芋幹、還有各種口味的紅芋薯片,即使製作比較複雜的麵粉也有出售,就是價格比其他的麵粉高出了不少。當然,其他深加工的產品價值也是不菲,現在紅芋給我的印象是“鹹魚翻身”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