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概要:“遮蔽外鏈”的高牆被監管瞬間推倒,網際網路一場深遠變革正在發生。本文,即對此番整治傳遞出的四個重磅訊號,以及對公司、行業以及個人的影響,進行解析。
情願也好,不情願也罷!
網際網路巨頭們花費十多年建起來的“柏林牆”,就在昨天,徹底倒塌!
2021年9月18日,是將被永遠記住的一天——先前9月9日下午,工信部召開“遮蔽網址連結問題行政指導會”,要求受邀平臺,必須在9月17日前,按標準解除遮蔽,否則將採取處置措施。
這意味著,這次被約談的:阿里巴巴、騰訊、位元組跳動、百度、華為、小米、陌陌、360、網易等企業,如不及時整改,仍然一意孤行,繼續在自有平臺內遮蔽其他平臺網址連結,那麼,他們所受到的處罰措施,會非常“嚴厲”。
處置措施中,幾個關鍵句子,很能說明問題:
“向社會公眾曝光問題企業”“(未整改企業)納入重點監管範疇”“(督查中)發現問題,從嚴從重處罰”“(拒不整改)企業,依法依規下架 app ”“根據規定限制其開展網際網路相關服務”......
外加9月13日,工信部特意召開發佈會,再次強調“遮蔽外鏈”問題的嚴肅性。一週之內,工信部兩次出手,重視程度非常罕見。
監管雷霆之勢,已沒有任何商量的餘地。
可以看見,被約談後,各家巨頭這些天相繼表態,紛紛響應,迅速出具了相應整改措施。
更可以看見,網際網路巨頭們從2008年開始,2013年全面構建起一堵堵“違章建築”,從此各自為政,將彼此流量、使用者、業務狠狠圈在這看似堅不可摧的高牆裡。
可僅十天不到,這堵高牆就轟然倒塌。
這種震撼,或許很難用言語盡述。這很可能是網際網路發展歷史上,最大的里程碑。
不過,更大的變數,還遠遠沒有說完。
這次事件,直接釋放的訊號,起碼有四點。並將對企業、行業以及社會,產生複雜且深遠的影響!
標誌事件,釋放四個重磅訊號!
里程碑性的事件,釋放了大量的訊號。起碼有四點,值得注意。
第一:這是一場價值的重新迴歸,更是對網際網路初心重拾。
網際網路的初心是什麼?
我們平時輸入的“www”,就蘊含著網際網路的初心:World Wide Web。
從誕生的那刻起,這三個w,就代表著開放、平等、共生的理想。正如在2012年倫敦奧運會開幕式上,全球資訊網發明者蒂姆·伯納斯-李所說的那樣:“這屬於每一個人”。
然而,隨著近些年,各大網際網路巨頭開啟外鏈遮蔽,構築起層層高牆,各自為政之後,開放、包容、平等的理念,早已丟失!
更重要的是,網際網路作為數字時代最為關鍵基礎設施,其本質,絕不是單純商業盈利工具,公共性與社會性是其必須留存,真正的價值所在。
不得不說,這些年巨頭們的作為,是一種對初心的背叛。
如今,面對層層整改,巨頭們必須自省,不要再裝糊塗!
第二:事情已經到了非管不可的地步,任何人都不要心存僥倖。
事實上,這次整治措施出臺後,一些反對的聲音,也在持續湧出。
比如,整治會不會影響平臺有序發展?強力的整治,會不會又是“一刀切”?
但是,無論從市場、行業生態、還有社會影響等方方面面,事實證明,問題已經到了非解決不可的時候!
必須指出,以往網際網路巨頭們對規則漠視,對開放精神的背離,以非正常市場競爭手段,謀取到本不該享有的壁壘優勢,在過去十多年裡,不斷形成了自身的商業閉環。
人們可以看到:
2008年淘寶系與百度競價紛爭開始,雙方以超出正常競爭範圍的手段彼此掣肘,隨後,這些舉動被默許,整個網際網路的風氣開始急轉直下。
再到2013 年,淘寶和微信相互遮蔽,類似的手段引發其他公司不斷效仿。
但是,這些年因為缺乏自我約束,行業沒有了自律,外加監管與相應法律的缺失,被“溺愛”的部分網際網路公司做大做強的同時,卻以其壟斷地位,用商業邏輯碾壓一切,唯利是圖。
至此,這樣的“壁壘”,這些年造成的網路割裂、資訊滯塞、市場公平喪失,更直影響到中小微企業獲取資源的難度和成本。
自由的競爭環境、整體的創新氛圍、以及小微企業生存境遇,還有使用者的權益,都被相繼破壞。
事情,已經到了非管不可的程度!
第三:一脈相承的監管,更是大邏輯的必然!
監管不會空穴來風,整治也不是平地起驚雷。
實際上,從去年開始反壟斷,到“反對資本無序擴張”,其核心在於:消除壟斷,力保公平,創造一個自由的競爭環境,營造一個開放共生的整體氛圍。
正因如此,人們可以看到,一年來巨頭們被反壟斷調查,《平臺經濟領域反壟斷指南》重磅出臺,到各種法律法規全面出臺,再到這一次,“解除外鏈遮蔽”。
正是監管的一脈相承,更是大邏輯的必然。
近期,高層再次提及“網路文明”,強調平臺的社會責任,外加明確幫扶小微企業等種種舉措,足以感受到大邏輯下,時代的風向,已經劇烈變化。
文明是什麼?
開放,交融,和諧共生,而不是畫地為牢。
第四:遮蔽外鏈,是互聯互通的準備工作,而非整治的終點!
消除遮蔽,遠非終點。
現階段,消除遮蔽,並不等於網際網路的徹底互聯互通。
需要做的工作仍有很多,但是,還是那句話:推倒一小步,文明一大步!
行做運動員,不做裁判員!
對相關巨頭來說,既做運動員,又做裁判員的日子,一去不復返了。
平臺自身對其他平臺限制的權力,至此,逐步向上提交。
下一階段,這些一座座龐大的“孤島”,需要面對更為充分的二次競爭,以及難以預料的未來。
潮水洶湧,冷暖自知。
阿里、騰訊、百度、位元組跳動,分別擅長電商、社交、搜尋、分發。可是,曾經的優勢,未來或會變成最大的劣勢。
1.最大的不確定性,是長於社交的騰訊必須直面的問題。
不少觀點指出,擁有12億多月活的微信,或許將成為各家眼中的“唐僧肉”,遮蔽外鏈一旦結束,下一步騰訊的流量和社交關係鏈會成為競品成長的沃土。
某種程度上說,這樣的擔憂是有一定道理的——一個類似的例子是,微信購物入口和手Q曾給京東帶去超過50%的新使用者,而據QuestMobile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2021年1月,拼多多微信小程式的去重流量佔比仍為31.9%。
此外,微信影片號,下一步或將受到其他平臺衝擊。不過,微信真會被打敗,消耗殆盡?
值得明確的是,中國人情社會的基礎,決定了誰擁有全民社交關係網,誰就擁有最強的底牌:單純瓜分、引流、藉助生長,未來,是動搖不了微信根基的。
真正能擊敗微信,徹底取代這一國民應用的,是需要去搶奪心流網路主幹道,去真正能抓住人們注意力以及滿足慾望的代差的應用。
可從現階段看來,這樣的對手,還沒有出現。
2.對阿里,尤其是淘系來說,外鏈遮蔽開展同樣是一把雙刃劍。
電商業務仍然是核心阿里最大的現金牛,包括了平臺廣告和佣金收入。而前者,或許會因為這次調整,發生令人意想不到的變化。
一方面,微信流量池部分開放,將給陷入流量增長焦慮淘繫帶來新的增長點,在其他平臺電商做大之時,起到很好的紓困作用。甚至,阿里電商的完善,也將對其他短影片平臺電商業務,起到巨大的鉗制作用。
但另一方面,使用者的轉移,或許也將導致淘系一次性投放廣告獲取一次性的公域流量模式,發生徹底的變化。而商家的私域流量一旦在微信建立,以更低成本做更多營銷推廣和服務,或將會產生反噬。
此外,依託內容引流的內容商家,今後會大批次入駐淘系,也將對原有商家產生巨大沖擊。當然,現階段並未涉及API介面、小程式、二維碼、支付等環節的開放,連結打通,只是一個很小的流量入口。
畢竟,解除連結遮蔽,與平臺之間完全打通,仍是兩回事。
3.最大的衝擊,或許是對影片平臺
而這對其他電商平臺,以及應用類平臺而言,淪為工具化與自身平臺流量的喪失,將是一個很大的挑戰。
至於百度,很可能會再次成為最大贏家——遮蔽消除之後,爬蟲重新能在全網抓取,百度是否會從搜尋平臺再度升級,成為全網最大的廣告主?這也是一個有趣的猜想。
而最大的衝擊,或許是對影片平臺。
實際上,以上對幾家未來的預測,或許還是吃多吃少的問題,可對於短影片平臺而言,以往靠內容+直播+電商帶貨,立志形成自己商業閉環的模式,現在到了一個戰略抉擇時刻。
鏈路打通之後,淘系的強大存在,這些平臺的電商還要不要做,商業閉環還能不能打通?
微信的強大存在,影片平臺們的公域流量沉澱成私域流量的難度,再度升級,關係鏈薄弱的短影片平臺,巨大流量如何沉澱下來,如何轉化,社交夢還能不能圓?
種種問題,都徹底擺在了巨頭們面前。無論哪一個,這些天應該都不輕鬆。
四場巨大變化,正在孕育
但無論個體如何變化,整體的風向走勢,或許將發生幾個共通的、明顯的變化。
第一是:要想擁抱互通互聯的未來,以往的經驗已經失靈。
實際上,曾經的網際網路行業是一種大魚吃小魚,贏家通吃的模式。
過去十多年裡,風口、概念一直不變,報道、批評如影隨行,但是,巨頭們技術層面依舊保有著“自治權”,可以繼續蓋著“違章建築”,繼續進行以資至上的博弈。
可是,隨著以遮蔽外鏈為標誌,巨頭們所謂的壁壘從內部一經打通,以往的商業邏輯,也將徹底改變。
下一個十年,巨頭們迎來的將會是一場,誰都難以預料勝敗貼身肉搏。
在監管強力的互聯互通的要求下,各巨頭之間的競爭,將不再是論資排輩,先發優勢將持續縮減。各家形成的流量池,互相排斥的“閉關”,將成為過去。
二是:搶奪“盤子”的鬥爭看似激烈,但破局者,不會是老選手。
很多觀點指出,這次整改,將會對微信——這一個月活超過12.5億的龐然大物,有巨大沖擊。
事實上,今年第二季度,微信及WeChat合併月活躍使用者數達12.5億,儼然形成一個“超級生態”。
客觀而言,微信已經成為了網際網路流量聚集的窪地,幾乎所有巨頭都想分而治之。
但是,想搶奪這個“盤子”,難度很大。
原因在於,微信仍是現階段人們注意力和慾望的彙集地,是絕大多數人的心智聚集地,依舊牢牢掌握著心流網路主幹道。
實際上,網際網路核心或許不是流量至上,也不是搶奪使用者,而是更好地縮減人群慾望和得到的代差。
這意味著:如果一個專案,能更好地幫助人們實現心中所想,達成自己所願,以多種感官參與實現更強的沉浸感,就有機會徹底打破舊有格局。
當然,微信絕不是最終答案。
但是,下一階段取代微信的,很難是統一技術層面下的對手,而應是在更強技術支撐下,更好滿足的人們欲求的應用。
三是:監管問題不是問題,更好的未來已在路上
仍有部分群體對這次整治持有保留意見。其中,最大疑惑都指向了:各企業互聯互通後,網際網路治理難度將成迅速變大。
不可否認的是,諸如資訊巢狀、多層疊加,帶來的資訊保障、業務合規、平臺治理、資訊保安等複雜程度都將持續上升。
不過,換句話說:
如果,網際網路按照一開始的開放原則,網際網路巨頭們沒有構築堡壘,監管依舊需要處理這些問題。
更重要的是,經歷過資訊時代,如今網際網路正加速向智慧,甚至產業互聯方式迅速邁進。此時,一個更好的包容、跨平臺生產要素組合方式,是必然趨勢。
可以預見的是,壁壘一經消除,諸如資訊、資料、應用、服務等要素,將加速流通,創新業態將欣欣向榮。
如今,叫停網址連結遮蔽,只是邁出了推動互聯互通問題解決的第一步。
100多年前美國就已存在《謝爾曼法》,後面要做的事情還很多,要走的路還很長。可搬走的這塊大石頭,意義深遠。
四是,變革之中,機會也在同步孕育。
在資訊遮蔽之後,人們資訊來源更加開放,更加多元,勢必也將更加方便。
這次改變之後,或許將有一大批的“內容生產者”,身家倍增。
現階段,人們習慣穿梭於各平臺間,收看自己欣賞的內容生產者的作品,並且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圈層化。
在壁壘打破後,諸如抖音快手、小紅書、知乎、微博、等各路kol,都將擁有更強的私域流量和電商變現機會。
留個微信,開家網店,用愛發電的時代,或許也將一去不復返了。
但無論如何,從個人、公司、行業,一場深刻的變革,已經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