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裡,有告別就有遇見。遇見了可愛的人,遇見了可喜的事!
上個月中旬,女兒和女婿替我去了三十多年前住過的舊居浙興裡。不為懷舊,專程告別:浙興裡要拆遷了!
女兒轉告說,剛進大弄堂,我的眼睛就溼了。是見了另作他用的小學堂?是見了斑駁陸離的紅磚牆?是見了家家門前的一隻只水龍頭?還是原先闊大氣派的弄堂竟變得如此逼仄狹小?“這不是我記憶中的弄堂了啊!浙興里老了,是該跟她告別了。”
我特地囑咐她要走進我們的原住房看看,看看那間我們曾住過三十幾年,而與我調房的於先生又住了三十多年的客堂間!
我今年曾寫過一篇《調房》,與於先生全家重續了友誼。女兒動情地轉述道,《調房》裡當年那個讀五年級的小姑娘,後來傳奇般成為她班上的大學生,一見多年未晤面的老師,即刻跑上前相擁而泣,滿屋裡是帶淚的笑聲!
人家調房,像以物易物,中意後交割完畢,然後“銀貨兩訖”,再無交往。而我們兩家斷斷續續往來了三十多年。同一間屋的兩家房主,把手言歡,指點、觀看、拍攝下屋裡屋外舊有的、新添的設施。說不盡流逝的歲月情,道不完舊屋的新變化。
告別,看似容易,實則艱難,難忘一波幾折的調房經歷,難忘這間老屋曾贈予的種種快樂與磨難,更難以割捨因動遷而消失的生活印痕……
生活裡,有告別就有遇見。
上個月,我在晚報發表了另一篇文章《掃碼》,寫的是我周圍好幾個攤點主人在疫情艱難時期,殷勤地服務大眾,努力地討生活,堅信艱難終究會過去,未來一定更美好。不想這篇文章在小菜場引起了不小的轟動。送去的一張報紙,攤主們競相傳看,笑看,紛紛說,有人寫我們了,我們小百姓也上報了!
報紙傳到了菜場場長手裡,他讓相熟的攤主轉告深深的謝意。更想不到的是,這張讚美攤主的報紙,最後被菜市場資訊員帶到公司裡去了。
那天我又去買菜,攤主們說得最多的是,自己做得還不夠,並囑咐我,“今後再寫寫我們哦”!
這就是我的遇見。遇見了可愛的人,遇見了可喜的事!(桑勝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