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nsored links

勞動大學的歷史迴響(海外學子尋訪革命前輩的紅色足跡·第十一站:比利時沙勒羅瓦)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勞動大學的歷史迴響(海外學子尋訪革命前輩的紅色足跡·第十一站:比利時沙勒羅瓦)


沙勒羅瓦勞動大學圖書館。

勞動大學的歷史迴響(海外學子尋訪革命前輩的紅色足跡·第十一站:比利時沙勒羅瓦)


沙勒羅瓦勞動大學建築。

勞動大學的歷史迴響(海外學子尋訪革命前輩的紅色足跡·第十一站:比利時沙勒羅瓦)


沙勒羅瓦勞動大學圖書館內部。

勞動大學的歷史迴響(海外學子尋訪革命前輩的紅色足跡·第十一站:比利時沙勒羅瓦)


曾經的沙勒羅瓦勞動大學實驗室。 (資料照片)

(一)

幾行斑駁的樹影,搖曳在古老的紅色磚牆之上。一眼望去,縱深的古典建築散發著歷史的古樸厚重感。這裡是比利時沙勒羅瓦勞動大學,上世紀20年代,為探索和尋找挽救民族危亡的正確道路,中國共產黨的革命先驅聶榮臻、劉伯堅、何長工等都曾在此求學,孜孜以求革命真理。

徜徉在典雅的校園裡,瀰漫在空氣中的討論、洋溢在學生臉上的求知慾……此情此景常會讓到訪者受到觸動。在一張張課桌前,我不止一次地想象過,昔日留學生們奮筆疾書、交流切磋的動人場景;也想象過博學儒雅的老師揮舞著粉筆,在黑板前寫下一行行公式的情景。每當這時,我的心中便不由泛起穿越時空的陣陣暖流。

或許是因為自己也是教師的緣故,我對學校有著一份別樣的感情。學習與苦行常常相伴。但在留學生的行囊裡,有潛心修煉的沉靜,更有探索未知的勇敢、攜手相伴的團結、迎接多元的熱情,以及一份深沉的濟世救國的責任感。他們深知,遠赴重洋不僅是為了習得“器”與“術”,而且是在中西智慧、精神、制度與文化的碰撞裡,體驗一種差異,感受一種交融,思索一種解讀。在理想與現實的碰撞中,在孤燈下一個人的寂靜中,真正走進思想的精深幽微,探尋大千世界的廣博。

(二)

聶榮臻曾經這樣回顧自己在勞動大學的求學心路:在修習化學工程專業之餘,閱讀了《共產黨宣言》《國家與革命》等著作,從馬克思列寧的學說中開始認識到,要想拯救國家民族的危亡、使四萬萬同胞都能有衣有食,只有建立勞工專政,實行社會主義。

沙勒羅瓦勞動大學見證了曾留學於此的中國革命先驅的初心和理想,而留學的經歷也塑造並影響著他們為之奉獻一生的事業。

這所始創於1903年的勞動大學,曾經是歐洲著名的工業技術學校之一,其辦學目的是讓工人享受到儘可能多的教育。這所學校與其他學校的不同之處,在於其重視“學以致用”。這裡曾經是中國共產黨早年在歐洲的重要活動中心之一。

1922年8月,聶榮臻加入旅歐中國少年共產黨,次年3月轉入中國共產黨。留學期間,聶榮臻的思想經歷了重大轉變,從堅持“實業救國”到堅定地走社會主義革命道路。

一個多世紀後,如今的沙勒羅瓦勞動大學,多了些現代感。路上,不時能見到膚色各異的留學生。我走上前去與學生攀談後得知,他們在這裡的學習生活非常愉快,雖然最初會經歷一定程度的文化衝擊,需要一段時間來適應語言環境,但幾個月過後他們便順利融入了當地生活。這所學校以工科見長,學生在接受知識洗禮的同時,又經歷勞動的磨練,從而得以成長為知行合一的人才。

步行於校園裡,目力所及皆是彰顯比利時特色的建築和雕塑。走進圖書館,高聳的淺胡桃色書架佔據了整個牆面。書籍散發著淡淡的墨香,新知與古典相交織,融合成為獨特的文化符號。

學校的主樓,幾扇頂部為圓弧形狀的落地窗高高聳立,每一扇都有約兩米多高。緩緩開啟大門,門扉被推開的聲音,像是張開胸懷慷慨迎接來客。樓道里靜謐無聲,放輕腳步,環顧四周,彷彿每個角落都在講述著歷史。思想的聲音穿過厚重的牆壁,直擊心靈。

(三)

上世紀初,那場轟轟烈烈的赴法勤工儉學運動中,數以千計的中國學生越過重洋,尋找救國圖存的道路。其中的一些優秀青年由此實現了由愛國青年向堅定共產主義者的轉變,為中國共產黨的建立和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在這批留洋學生中,就有不少曾輾轉比利時。

當年,聶榮臻曾在給父母的信中這樣寫道:“況男遠出留學,所學何為?決非一衣一食之自為計,而在四萬萬同胞之均有衣有食也。亦非自安自樂以自足,而在四萬萬同胞之均能享安樂也!”

這不正是中國共產黨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使命嗎?而如今,這盛世已如革命先輩所願。

今天,赴異國他鄉求學的中國留學生已有數百萬人。與上世紀20年代留學生身處的時代相比,如今的中國早已擺脫積貧積弱的落後局面,全面建成了小康社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徵程。中華兒女正在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道路上破浪前行。一批又一批留學生學成歸來,加入到國家建設的行列中並作出了卓著貢獻。

(作者曾留學於比利時魯汶大學,現為華東政法大學公共法律服務研究院教授)

(本文照片除資料照片外均由新華社記者鄭煥松拍攝)

分類: 教育
時間: 2021-08-25

相關文章

一座特殊的“銀色別墅”(海外學子尋訪革命前輩的紅色足跡·第四站:莫斯科)

一座特殊的“銀色別墅”(海外學子尋訪革命前輩的紅色足跡·第四站:莫斯科)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在中共六大會址常設展覽館內,一張老照片記錄了當年莫斯科郊區五一村的中共六大會址. 根據當年與會代表回憶復原的中共六大會場:大會主席臺的上方懸掛著用中俄文書寫的" ...

康德大街的見證(海外學子尋訪革命前輩的紅色足跡·第六站:德國柏林)
20世紀20年代初,一批中國青年為了探索救國的道路遠赴海外,周恩來.朱德等中國共產黨人曾在德國柏林學習和從事革命活動. 近日,我們德國柏林自由大學的中國留學生實地探訪了革命先驅在德國柏林留下的印記,感 ...

沃爾洪卡街上的紅色青春(海外學子尋訪革命前輩的紅色足跡·第九站:莫斯科)

沃爾洪卡街上的紅色青春(海外學子尋訪革命前輩的紅色足跡·第九站:莫斯科)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沃爾洪卡街街景. 鞠雲暉攝 沃爾洪卡街16號附近的加油站. 鞠雲暉攝 莫斯科中山大學舊址正門. (資料照片) 莫斯科中山大學舊址的俄式建築. (資料照片) (一) 沃爾洪 ...

追溯紅色足跡 重溫革命歷史
紅軍長征強渡渭河遺址.王煥文 攝 牛 勃 甘肅是紅軍活動的重要地區之一,從西秦嶺到祁連山,從臘子口到會寧城,都留下了紅軍的足跡.在紅軍長征中多次經過甘肅境內的縣域中,甘谷就是其中之一.紅軍長征曾有五次 ...

讓歷史說話,用史實見證!《紅色密檔》用重磅實證啟用精神力

讓歷史說話,用史實見證!《紅色密檔》用重磅實證啟用精神力
以紀錄回望歷史,更堅定時代方向.從新中國成立72年來上溯至建黨百年間的風雲征程中,一大批在革命鬥爭和社會主義建設時期所湧現出的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蹟作為我們珍貴的歷史記憶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而在這背後一大 ...

與革命文物面對面·紅色文物系列

與革命文物面對面·紅色文物系列
這是一個關於絨線背心的故事,它的主人是龍華二十四烈士之一的馮鏗.在第八個烈士紀念日,我們一起緬懷先烈, 傳承英烈的風骨,挺起中華民族的脊樑:銘記英烈的遺志,擁抱更美好的未來. 秋意漸濃,當梧桐樹葉落下 ...

一二·九運動紀念地:緬懷革命先烈 傳承紅色精神
一二·九運動紀念地位於北京植物園內櫻桃溝.穿過一片茂密的水杉林,就到紀念地附近.一二·九運動紀念地主要由一二·九運動紀念亭."保衛華北"石刻.雕塑作品.大理石石碑.主題展覽等幾部分 ...

海南紅色家風|洪劍雄家書背後的紅色浪漫:勉勵妻子為革命加強學習
來源:人民網-海南頻道 編者按: 一封家書,紙短情長.它記錄了一段段革命事蹟,蘊含了一顆顆赤子初心,也彰顯了一片家國情懷!海南省文明辦聯合人民網海南頻道推出"海南紅色家風"專欄,邀 ...

江西的這些紅色名村成了“網紅打卡村”
新華社南昌10月6日電(記者閔尊濤)山口巖戰鬥遺址.秋收起義紀念館.盧德銘烈士陵園--國慶假期,在江西省蘆溪縣上埠鎮山口巖村,一條特殊的"紅色旅遊專線"帶人們追尋革命先輩的紅色足跡 ...

海南紅色家風|黃長軒犧牲前的最後一封家書:殷殷關懷寄深情 諄諄教誨激奮進
來源:人民網-海南頻道 編者按: 一封家書,紙短情長.它記錄了一段段革命事蹟,蘊含了一顆顆赤子初心,也彰顯了一片家國情懷!海南省文明辦聯合人民網海南頻道推出"海南紅色家風"專欄,邀 ...

海南紅色家風|符克:親筆家書訴衷腸 不畏困難擔使命
來源:人民網-海南頻道 編者按: 一封家書,紙短情長.它記錄了一段段革命事蹟,蘊含了一顆顆赤子初心,也彰顯了一片家國情懷!人民網海南頻道聯合海南省文明辦推出"海南紅色家風"專欄,邀 ...

曉莊十英烈尋訪│沈雲樓:從“地主少爺”到革命戰士

曉莊十英烈尋訪│沈雲樓:從“地主少爺”到革命戰士
主播君的話 在江蘇省興化市湖西口村,至今還保留著沈雲樓烈士的故居,這座民國時期的民宅歷經風吹雨侵,早已斑駁老舊,烈士生活過的痕跡也蕩然無存,但走近它,卻總想了解這位出身富庶人家的青年是如何將似火的熱情 ...

在尋訪中感悟黨的輝煌歷史
[長鏡頭] "湘水泱泱,思潮依舊:時代變遷,精神永恆,這裡是湖南紅色革命策源地,是中國共產黨成立後全國第一所研究.傳播馬克思主義,培養革命幹部的新型學校--"4月26日,湖南大學萬 ...

守正創新拍好革命歷史題材劇|《血戰松毛嶺》

守正創新拍好革命歷史題材劇|《血戰松毛嶺》
導讀:以"第五次反圍剿最後一戰"為線索,<血戰松毛嶺>旨在還原真實歷史場景,豐富紅色革命戰場的熒屏敘寫. 近年來,劇集市場百花齊放,一大批以革命歷史故事為題材的主旋律作 ...

「中國共產黨百年瞬間」中國革命博物館和中國歷史博物館建成
央廣網北京9月19日訊息 中央廣播電視總檯中國之聲聯合全國廣播電臺共同推出特別報道<中國共產黨百年瞬間>.本期推出:中國革命博物館和中國歷史博物館建成. 1959年9月19日,中國革命博物 ...

新視角下甘肅在中國革命程序中的歷史地位

新視角下甘肅在中國革命程序中的歷史地位
中國工農紅軍第一.二.四方面軍會師紀念塔 俄界會議舊址 榜羅鎮會議舊址 1949年10月12日,在酒泉大校場,中國人民解放軍登上汽車整裝待發進疆.照片由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西進大軍,在二軍政治部從事攝影 ...

中國革命的偉大轉折
中國革命的偉大轉折 遵義會議紀念館 紅牆青瓦,翹角飛簷:木門石柱,抱廈一圈.貴州省遵義市老城區子尹路96號,一幢二層小樓沿街而立.毛澤東同志題寫的"遵義會議會址"黑底陰刻貼金木匾, ...

尋訪父親當年戰鬥過的地方——一次跨越時空的“相遇”

尋訪父親當年戰鬥過的地方——一次跨越時空的“相遇”
圖①:八路軍東渡黃河舊址今昔對比:圖②:王克西父親王志臻行軍作戰日記:圖③:王克西與老伴尋訪父親曾經戰鬥過的地方.本版圖片由本人提供 黃河東渡渡口 "現在看到的風景是絕美的,而父親當年渡河是 ...

百年前的流火七月,南陳北李為何缺席“一大”?邵維正將軍為您揭開歷史的謎底

百年前的流火七月,南陳北李為何缺席“一大”?邵維正將軍為您揭開歷史的謎底
請點選上方藍字 關注我們 編者按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週年.中國共產黨的誕生,被稱為"開天闢地的大事變".上海是黨的誕生地.2017年10月31日,黨的十九大閉幕僅一週,習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