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PV市場裡,提起豐田埃爾法幾乎無人不知,在國內更把它當作一臺豪車來看待,從最初的3.5L發動機到在售的2.5L雙擎車型,都得到了眾多老闆們的賞識。比埃爾法更厲害的是雷克薩斯LM,指導價更貴的同時還有哪些優缺點?
這期小編找來了3.5L埃爾法和雷克薩斯LM300h進行對比,從外觀、內飾、配置以及最關鍵的動力行駛上聊一聊。(雖然3.5L埃爾法已經停售,但在二手車市場仍舊有很多準新車,為選車的老闆提供參考)
外觀
這臺埃爾法的外觀改裝蒙娜麗莎套件,輪轂更換為20英寸,顏值確實會更高一些;如果素車狀態下,雷克薩斯LM300h更具有商務氣息且更豪華,豐田埃爾法更像是家用MPV,這也是為什麼有很多老闆加錢購買雷克薩斯LM300h的原因之一。
LM300h車長超過5米,在車門、尾燈及下槓等地方增加了銀色鍍鉻裝飾條,顯得格外尊貴,原廠17英寸輪轂實在太小了,完全是“小腳”的感覺,配這個車身至少應該18英寸。
埃爾法車長未超過5米,和雷克薩斯LM300h相比視覺上差異不明顯,換了20英寸輪轂沒有了油膩商務風格,更像是一臺運動型MPV。
車漆選擇方面,買埃爾法的車主選白色車漆居多,而買雷克薩斯LM300h的車主更傾向於黑色車漆,明顯雷克薩斯LM300h更加有商務範兒。
車尾部分,後來者居上,雷克薩斯LM300h的貫穿式尾燈確實更勝一籌,燈帶光源很細膩,看上去就要比埃爾法大氣很多。
改款後的埃爾法加入了流水式轉向燈,具有一定科技感,不過埃爾法的保有量實在太高了,看多了有些油膩。
內飾&乘坐
內飾就以雷克薩斯LM300h作參考,它是基於埃爾法內飾進行打造,中控屏升至12.3英寸,而埃爾法為10.5英寸;另外在細節處理上,雷克薩斯LM300h會略微精緻一些。
兩臺設計方面不好的幾點:1、前排天窗仍舊為手動開啟,且需要比較大的力氣開啟和關閉;2、中控臺上隨處可見的硬塑膠包裹有很多,一點不顯檔次。
雷克薩斯在座椅佈局上增加了四座佈局,而我借到的這臺車為七座佈局,另外座椅除黑色外,增加純白色座椅,顯得非常高雅,建議老闆們都選白色座椅;埃爾法則是米色和黑色座椅。
乘坐感受方面,雷克薩斯LM300h的第二排座椅更軟,坐上去陷入感極其強烈,要比埃爾法舒適。
雖然雷克薩斯LM300h車身長度有所增加,但七座模式下後備箱空間和埃爾法相差無幾,裝載能力依舊是軟肋。
對比埃爾法後備箱,進深幾乎是一樣的,好處是可以向前滑動第三排座椅為後備箱留出更大的儲物空間。
第三排乘坐感受方面,兩臺車都一樣,看似可以乘坐三人,實際兩個人最為合適,它是兩個獨立座椅,靠背角度可調節,長途乘坐能保證舒適性。
動力
搭載2.5L雙擎發動機,由117馬力發動機+155kW電動機組合而成,匹配E-CVT變速箱,說下駕駛感受,帶有雙電動機驅動,初段加速相當快,車內的靜謐性也非常好,只要車速超過60km/h或急加速發動機介入時,車內有明顯的發動機噪音傳入,2.5L四缸機的聲音很嘈雜,不如3.5L六缸機“美妙”。高速行駛時,110km/h再加速能力非常弱,基本靠“悠上去”,它的優勢是在市區內行駛。
豐田3.5L V6發動機用了很多年,最大功率只有275馬力,匹配6AT變速箱,動力引數不高,但發動機是真的皮實,整個動力輸出充沛但不是激進的感覺,它相比2.5L雙擎版LM300h來說,高速行駛絕對是它的優勢,小編曾開著它滿載6人加行李在高速上行駛,120km/h再加速超車動力依然充沛,不過油耗也高一些。
總結
大排量自然吸氣發動機已經成為歷史,未來的車都會匹配混動或純電驅動,兩臺車都不差,都是豐田品牌的巔峰之作,論整體感受確實雷克薩斯LM300h更好一些,經常跑高速想要更充沛的動力還是得3.5L埃爾法更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