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nsored links

研究發現:玻璃瓶危害是塑膠瓶的4倍!專家建議:應強制性回收

說起瓶裝物品,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尤其是瓶裝飲料最為常見,在生活中,我們常接觸到的主要有塑膠、玻璃和不鏽鋼材質的。在我們的認知力肯定覺得塑膠的危害更大,而塑膠製品也經常被大家稱為“白色汙染源”,覺得它是破壞水源和環境最大的“元兇”。

研究發現:玻璃瓶危害是塑膠瓶的4倍!專家建議:應強制性回收

而玻璃和不鏽鋼材質的普遍被認為更好,也更健康一些,但是據研究表示,玻璃瓶的危害其實是塑膠瓶的4倍之多,可能聽到這樣的說辭,很多人都大吃一驚,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玻璃瓶到底有什麼危害?來來來,關注過客,聽過客說。

研究發現:玻璃瓶危害是塑膠瓶的4倍!專家建議:應強制性回收

塑膠瓶的危害

想要更清楚地瞭解玻璃瓶的危害,我們先了解塑膠瓶的危害,塑膠發明起源於1855年,距今已經有一百多年的歷史了,它的製造成本比較低,且使用很方便,所以一經問世,就受到了強烈的歡迎。若是說到它的應用,真的多到數不清,而塑膠袋和塑膠瓶是應用最廣泛的,其中塑膠瓶是可以回收再利用的。

研究發現:玻璃瓶危害是塑膠瓶的4倍!專家建議:應強制性回收

雖然塑膠瓶可以回收,但是這兩年,隨著塑膠瓶的價格越來越低,大多數人會選擇直接扔掉,這也就對空氣和環境造成了一定汙染。

研究發現:玻璃瓶危害是塑膠瓶的4倍!專家建議:應強制性回收

除此之外,它也對身體健康有一定影響,奧地利科學家曾做過一項試驗,對8名參加實驗的人員進行了腸道檢測和糞便檢測,結果顯示,每個人的腸道和糞便中都含有塑膠微粒,而這些都是由於飲用過塑膠瓶裝水導致的。

研究發現:玻璃瓶危害是塑膠瓶的4倍!專家建議:應強制性回收

Barbara.E.Corkey博士也曾做過相關研究,他表示,如果平時使用塑膠瓶比較多的話可能會影響胰島素分泌,進而導致患上糖尿病的機率增加。

還有科學家對全球9個國家的250瓶瓶裝水進行了檢測,結果發現這些水中普遍都會含有塑膠顆粒,這些塑膠汙染物長期存在身體的話很可能會影響到腸道或者進入人體血液,影響肝臟等。

研究發現:玻璃瓶危害是塑膠瓶的4倍!專家建議:應強制性回收

雖然我們每天用的塑膠製品會被回收處理掉,但其實塑膠的危害並沒有減少,據2018年《每日郵報》調查發現,就連空氣中都漂著塑膠微粒,既然塑膠瓶的危害這麼大,那為什麼說玻璃瓶的危害要比塑膠瓶大4倍呢?

研究表明:玻璃瓶危害是塑膠瓶的4倍

說完了塑膠瓶的危害,大家一定特別好奇玻璃瓶的危害在哪,畢竟它比塑膠瓶要高出4倍之多。單單是聽數字,就讓人覺得特別害怕,因為玻璃在我們生活中的應用相對塑膠來說更加廣泛。

研究發現:玻璃瓶危害是塑膠瓶的4倍!專家建議:應強制性回收

玻璃的危害主要在生產方面,首先是對環境的影響,要知道玻璃瓶的原材料以礦物質為主,想要生產玻璃瓶,就需要採礦,需要大量的矽砂、白雲石等礦物質和化學物質,而其中有很多都是有毒的。這些物質在開採的過程中對環境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在採礦過程中,會對周圍的土地、河流和大環境造成汙染。

研究發現:玻璃瓶危害是塑膠瓶的4倍!專家建議:應強制性回收

其次是對工人的傷害,要知道採礦需要人工完成,在工作途中,採礦工人的健康很難得到保障。在玻璃原料中,有害物質的揮發在日積月累中,難免會患上嚴重的職業病,尤其是對呼吸系統和肺部的傷害,可以說是致命的。

研究發現:玻璃瓶危害是塑膠瓶的4倍!專家建議:應強制性回收

最後就是製造過程中產生的危害,雖然生產玻璃瓶的過程很簡單,但潛在危害卻很多。在生產玻璃瓶的過程中會加入大量的化學制劑,然後釋放出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等有害氣體,會對地球的環境造成嚴重的汙染。

研究發現:玻璃瓶危害是塑膠瓶的4倍!專家建議:應強制性回收

由此可見,玻璃瓶從開採原材料開始,就已經埋下了很大的安全隱患,所以近兩年有研究表明,從綜合資料來看的話,玻璃瓶的危害可能是塑膠瓶的4倍左右!而且我國玻璃瓶的回收率非常低,導致很多玻璃瓶被丟棄,變成大自然中的碎玻璃,或者被填埋處理。

研究發現:玻璃瓶危害是塑膠瓶的4倍!專家建議:應強制性回收

專家建議:玻璃瓶應該強制性回收

賣過廢品的都知道,他們是不收玻璃瓶的,或者是順帶給你帶走但是不算錢,據世界的玻璃製品的回收資料顯示平均水平接近50%,其中德國甚至高達97%,而我國的相關資料較少,2006年的時候有學者估算,我國廢舊玻璃的回收率只有13%左右。加上買新玻璃瓶的錢可能比回收再利用還要少,所以自然沒什麼人去回收玻璃瓶了。

研究發現:玻璃瓶危害是塑膠瓶的4倍!專家建議:應強制性回收

但是針對玻璃瓶最好的處理辦法就是回收再利用,回收的目的,就是為了再次迴圈利用,而好處並非一星半點,據悉,回收一噸的玻璃瓶,就可以節約上千公斤的石英砂,以及其他上百公斤的輔料。還有白酒瓶和藥瓶等可以被製成其他材料,比如建築用磚、生產汙水管道、製成玻璃棉絕緣材料等。

研究發現:玻璃瓶危害是塑膠瓶的4倍!專家建議:應強制性回收

既然可以回收,那玻璃瓶造成的垃圾就會減少;同時資源和能源也得到了保護,不用再大批次開採。可以說,回收玻璃瓶是利國利民的好事,值得響應和執行。

強制回收玻璃瓶也是目前的大勢所趨,因為大環境受損嚴重,需要得到更多的保護。對此環境法學家常紀文表示,我國的玻璃瓶回收缺乏相應的法律法規來加以強制執行,希望把這一措施納入當地的立法中。

研究發現:玻璃瓶危害是塑膠瓶的4倍!專家建議:應強制性回收

都說大自然是最公平的“法官”,不管時光過去多久,它都是有記憶的,如今人們為了製造玻璃瓶大肆採礦,未來大自然會用其他的方式“回饋”給所有人。

好了,今天就到這兒了,關注過客,聽過客說,我們下期見。

分類: 情感
時間: 2022-02-11

相關文章

夜讀丨餘生,做勇敢而堅定的自己

夜讀丨餘生,做勇敢而堅定的自己
名家畫廊 | 東山魁夷,日本風景畫家.散文家. 讓自己變得更好的,是努力和堅持. 成長的路上我們都在變,變得越來越冷靜,心裡天翻地覆的時候還能保持住臉上的微笑.生怕一不留神,就做出什麼讓自己後悔的決定 ...

退役安置增加“後悔選項”

退役安置增加“後悔選項”
劍客行者 三劍客 題圖/大唐 俗話說:有錢難買"後悔藥". 經常聽到一些戰友後悔當初的選擇. 後悔當初不應該任性地拒絕部隊的挽留脫下軍裝. 後悔當初要了工作,現在工資低-- 其實, ...

遼京《晚婚》:呈現生活中那些隱秘的角落

遼京《晚婚》:呈現生活中那些隱秘的角落
遼京的小說是及物的.她從混雜的生活中整飭出一條富於邏輯的線索,用連續的視角從世界的駁雜中捋順頭緒.她擅於寫我們習以為常的生活,卻總能在看似微瀾的日常生活中發現隱秘的不安.這種不安在她對女性心理的把握中 ...

國畫大師楊彥:53歲娶21歲非洲女孩,有兩個孩子後又選擇出家

國畫大師楊彥:53歲娶21歲非洲女孩,有兩個孩子後又選擇出家
寧肯孑然而自豪地獨守信念,也莫不辯是非地隨波逐流 .--查·丘吉爾 前言 在歷史的長卷中,我們中國湧現出了許許多多的國畫大師,如齊白石.黃賓虹.徐悲鴻等,他們的作品早已聞名天下. 現代國畫大師楊彥曾經 ...

12位不生孩子的香港女星,有人幸福,有人後悔,有人悽慘離世

12位不生孩子的香港女星,有人幸福,有人後悔,有人悽慘離世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香港美女明星是幾代人心目中的女神,其中有許多人沒有孩子. 她們有各種各樣不要孩子的理由,也有各種各樣的糟心事兒,冷暖自知. 讓我們來回憶一下,如今年華不再的她們過得怎麼樣,有沒有後悔 ...

不能怪生活現實,怪的是自己不善突破和挑戰

不能怪生活現實,怪的是自己不善突破和挑戰
生活對於每一個相對來說都是差不多的,即便生存在同一個家庭的雙胞胎來說,未來的發展也可能是天壤懸殊的,這其中不乏生活當中的許多因素,更為重要的我想是在於自己是否能夠清晰地認清自我,接納不完美的自己,在這 ...

看完她的家,我才知道什麼叫生活

看完她的家,我才知道什麼叫生活
大家好,我是小馨.又到了分享家居設計靈感的時候啦,喜歡的話記得點贊關注我呀~ 相信我們大家在拿到毛坯房的時候,都曾經幻想過以後它的發展樣子.或許是溫暖的原木風,或許是簡約的北歐風,或許是高階的極簡風. ...

生活中常見的主食,哪種有利於塑身,早知道早用

生活中常見的主食,哪種有利於塑身,早知道早用
導語:現在經常能看到肥胖人士和三高人士出現,現在的三高已經成為生活中最常見的疾病,不少人感覺既然其他人有三高. 自己也有三高沒有任何問題,但其實在出現三高問題後,不及時控制反而影響身體健康,甚至會付出 ...

閱讀改變生活—卡佛「大教堂」
這是我看‬的‬卡佛的第二本短篇小說集[大教堂].此書共計收錄卡佛12篇短篇小說,現在我‬已適應卡佛的風格,並深陷其中.卡佛的小說通篇不容易找到優美的詞句.段落,沒有虛假的崇高.但是有一種直指人心的力量 ...

老年人便秘,不建議長期用瀉藥,要先改變生活方式
有位老年朋友跟華子說,他經常性的便秘,問華子如果吃瀉藥的話,能不能長期服用,對身體有什麼樣的危害?華子告訴他,瀉藥依據藥理作用,可以分為潤滑性瀉藥.容積性瀉藥以及刺激性瀉藥. 但是瀉藥不建議長期使用, ...

激勵孩子的良言妙語,請家長每天都說一說

激勵孩子的良言妙語,請家長每天都說一說
作者:蜉蝣來源:育才家園(ID: edu683) 凡是孩子自己能做的,讓他自己做. 看過一句話:"每一個孩子,都是站在父母的舌尖上舞蹈." 父母說什麼話,決定了孩子以後將走怎樣的路 ...

熬不下去的時候,不妨讀讀東野圭吾的《解憂雜貨店》

熬不下去的時候,不妨讀讀東野圭吾的《解憂雜貨店》
有人說,如果你能真正讀懂<解憂雜貨店>,也就讀懂了人生. 作為東野圭吾的"四大神作"之一,它不是分量最重的小說,卻是最有特點,也最有溫度的一部作品. 親情.愛情.家庭. ...

兩性心理學:重溫《我的前半生》,其實賀涵也想娶凌玲這樣的女人

兩性心理學:重溫《我的前半生》,其實賀涵也想娶凌玲這樣的女人
文/湯靜諾 圖/來源於網路,侵刪 故事還得從羅子群說起. <我的前半生>寫的是中產階級的故事,但羅子群是底層女性的代表.羅子群出生貧寒,由於家裡貧窮,自己也沒有上進心,所以,受的教育程度不 ...

餘華《活著》:苦難,是人生的必修課

餘華《活著》:苦難,是人生的必修課
"沒有什麼比活著更美好的事情,也沒有比活著更艱難的事情,但是活著就是希望". <活著>這部長篇小說是作家餘華的代表作之一,講述了在那個內戰混亂,三反五反,文化大革命等社 ...

人到中年,看淡一切

人到中年,看淡一切
作家白落梅說: "世間諸法無常,看淡一切,迴歸自然,方是徹悟,方為乾淨." 浮生一夢,幾度清歡. 人到中年,看淡得失,放下名利,獨處閒情. 看淡關係,獨來獨往 <孤獨力> ...

《新聞聯播》主播康輝:母親帶著遺憾離世,他和妻子含淚彌補

《新聞聯播》主播康輝:母親帶著遺憾離世,他和妻子含淚彌補
點選關注,每天都有名人故事感動您! 康輝 康輝是央視<新聞聯播>的資深主播,是家喻戶曉的"國臉".與小師妹劉雅潔結婚後,他們選擇做丁克夫妻.康輝是家裡唯一的兒子,父親因 ...

年少時不懂這3首詩詞,長大後才發現:它們寫盡人生滋味

年少時不懂這3首詩詞,長大後才發現:它們寫盡人生滋味
文章作者:琢磨君 人生有很多道理,年少時,我們不懂得,非要到了一定年齡,才能慢慢領悟.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自己的路要靠自己去走,而且每個人成熟的季節也不同. 年少時,我們都會背誦這3首詩詞,但是 ...

夜讀 | 無需抱怨,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夜讀 | 無需抱怨,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名家畫廊 | 謝稚柳,江蘇常州人.擅長書法及古書畫的鑑定.初與張珩(張蔥玉)齊名,世有"北張南謝"之說. 生活其實沒你想的那麼難. 古人言:"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 ...

尊重身體慢慢來,才是解鎖瑜伽體式的正確方式

尊重身體慢慢來,才是解鎖瑜伽體式的正確方式
(讀<傳承>觀後感,結合個人練習感受,希望圖書和瑜伽的智慧對大家有所幫助.) 我喜歡看瑜伽體式美美的圖片,尤其是艾揚格大師的瑜伽體式,每張圖片都堪稱是藝術.我也曾零星曬過幾張自己的體式圖, ...

你應該瞭解的,三層智慧

你應該瞭解的,三層智慧
"博弈是第三智慧,定力是第二智慧,選擇是第一智慧." 好文2937字 | 5分鐘閱讀 來源:劉潤(ID:runliu-pub) 作者:劉潤,潤米諮詢董事長,知名商業顧問,得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