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歲的小劉是一名白領,最近工作太忙,她的身體亮起了紅燈,可最困擾她的還是右腳踝疼痛,這症狀已經有半年時間了,總以為是太過勞累,稍作休息後就能緩解,便沒有重視。前不久她在外出差期間,腳踝疼痛更加嚴重,甚至到了不能行走的地步,這才引起她的注意。返回後便趕緊到西安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骨科就診。
腳踝疼痛竟是骨腫瘤
骨科醫生在完善相關檢查後初步診斷她為右脛骨遠端骨鉅細胞瘤。“腫瘤……”突然得知這個事實讓小劉備受打擊,她不敢相信自己這麼年輕就得了腫瘤,而且腫瘤還有可能轉移及轉變為惡性。在短暫的心理調整後,她接受醫生給出的入院治療的建議。
X線片可見脛骨遠端靠近關節面部位有密度減低區域呈肥皂泡樣
副主任醫師孫甫為小劉做了詳細的病情資料整理彙報,團隊細緻討論,主任趙曉光認為,患者的脛骨遠端被腫瘤細胞破壞,導致踝關節脛骨側的骨質已經完全破壞,保留踝關節難度較大。但是患者只有二十多歲,一個完整的踝關節對她以後的生活質量來說至關重要,最終決定在完全清除腫瘤病灶的前提下,儘量保留踝關節功能。踝關節MRI檢查可見脛骨遠端稍低密度病灶,膨脹性骨質破壞,骨皮質變薄,大小約39㎜×34㎜×34㎜,踝關節少量積液。
骨腫瘤病灶清除踝關節重建術
制定好詳細的手術計劃後,手術開始。術中,趙曉光主任與孫甫副主任醫師緊密配合,沿著腫瘤邊緣,將腫瘤組織一點點清除剝離,過程非常順利。就在大家準備鬆一口氣時,發現小劉踝關節脛骨遠端的骨質完全被腫瘤組織侵襲,將這些腫瘤組織清理後,關節只剩下薄薄的一層軟骨面,而這層軟骨面輕輕一壓便會塌陷,根本無法達到負重行走功能。經驗豐富的趙曉光主任巧妙地用骨水泥仔細填充後,做了一個骨水泥關節面,透視關節外形良好,手術順利結束。
術後X線片見:脛骨遠端骨腫瘤病灶清除,骨水泥填充良好,位置穩定。術後,小劉右下肢功能恢復良好,踝關節疼痛感消失。術後一個月開始負重行走,複查結果示骨腫瘤無復發跡象。
知識連結:
什麼是骨鉅細胞瘤?
骨鉅細胞瘤是常見的原發性骨腫瘤之一,來源尚不清楚。本病多在20~50歲發病,女性高於男性。骨鉅細胞瘤的原發部位多發生在骨骺,隨病灶的擴大逐漸侵及幹骺端。骨鉅細胞瘤多侵犯長骨,以股骨下端及脛骨上端為最多。該腫瘤具有較強的侵襲性,對骨質的溶蝕破壞作用大,極少數有反應性新骨生成及自愈傾向,可穿過骨皮質形成軟組織包塊,刮除術後複發率高,少數可出現區域性惡性變或肺轉移。骨鉅細胞瘤為低度惡性或潛在惡性的腫瘤。
骨鉅細胞瘤的主要臨床表現?
骨鉅細胞瘤的主要臨床表現為,病變範圍較大者,疼痛為痠痛或鈍痛,偶有劇痛及夜間痛,是促使患者就醫的主要原因。部分患者有區域性腫脹,可能與骨性膨脹有關。病變穿破骨皮質侵入軟組織時,區域性包塊明顯。患者常有壓痛及皮溫增高,皮溫增高是判斷術後復發的依據之一。活躍期腫瘤血運豐富,血管造影顯示瀰漫的血管網進入瘤內,類似惡性腫物的影像。毗鄰病變的關節活動受限。軀幹骨發生腫瘤,可產生相應的症狀,如骶前腫塊可壓迫骶叢神經,引起劇痛,壓迫直腸造成排便困難等。
骨鉅細胞瘤的診斷要點為:
1、臨床上有關節疼痛,腫瘤接近關節腔時,出現腫脹、疼痛和功能障礙;
2、X線表現為病灶位於幹骺端,呈偏心性、溶骨性、膨脹性骨破壞,邊界清楚,有時呈皂泡樣改變,多有明顯包殼;
3、病理檢查發現腫瘤由稠密的、大小一致的單核細胞群組成,大量多核鉅細胞分佈於各部,基質中有梭性成纖維細胞樣和圓形組織細胞樣細胞分佈。
專家介紹
趙曉光 骨科主任
主任醫師
中華醫學會陝西骨科分會會員
陝西省骨與關節協會骨腫瘤分會副會長
陝西省骨與關節協會兒骨分會委員
西安市兒童骨科委員
從事骨科專業20餘年,擅長關節外科,關節置換,保膝治療,複雜創傷救治,複雜骨折的手術治療。發表SCI文章一篇,核心期刊10餘篇。參與多項基金的研究工作。
王磊 骨科副主任
主任醫師
陝西省中西醫結合學會骨與關節病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
陝西省中西醫結合學會骨傷科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
陝西省醫師協會神經脊柱微創專業委員會委員
陝西保健協會委員
陝西省康復醫學會會員
從事骨科專業近二十年,具有豐富的臨床經驗,掌握了國內外骨科微創治療的理念及技術,擅長脊柱的各型別骨折,頸椎腰椎的退行性病變,骨質疏鬆症的胸腰椎壓縮骨折微創治療,胸腰椎骨折的經皮椎弓根螺釘固定,對椎間盤突出症的低溫等離子射頻和椎間孔鏡微創治療有深入研究,擅長四肢和關節內的複雜骨折治療。完成陝西省自然科學基金重點專案一項,在核心期刊發表論文近二十篇,被SCI收錄五篇。
坐診時間:每週一下午、週三上午
魏新鎖
副主任醫師
中華醫學會陝西分會會員
西安市骨質疏鬆學會委員
黃河金三角骨科學會委員
從事骨科臨床、教學、科研工作20餘年,在手外科、創傷骨科、脊柱外科、關節外科常見病、多發病的診斷及治療方面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擅長四肢神經、血管、肌腱損傷的治療,擅長四肢複雜骨折、關節內骨折、開放性骨折、胸腰椎骨折的手術治療,擅長骨質疏鬆症及相關骨折的診斷及治療,擅長頸肩腰腿慢性疼痛的診斷、鑑別診斷及治療,對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症等脊柱退行性疾病的微創治療有深入的研究。
坐診時間:每週二上午、週四下午
何亮
副主任醫師
中國援外醫療隊骨科專家
陝西省保健協會骨微創專業委員會委員
陝西省科技特派員
從事骨科臨床、教學、科研工作17年,有著紮實的外科理論基礎,臨床工作經驗豐富,技術精湛。對於關節鏡微創關節手術,骨關節疾病的診治、人工膝髖關節置換及關節部位骨折創傷的治療有先進的理論知識及豐富的臨床經驗,參與省級、校級等科研專案多項,發表科研論文數十篇。
坐診時間:每週四全天
張祥
副主任醫師
陝西省風溼協會會員
從事醫療工作10餘年,在骨科臨床上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掌握嫻熟的手外科和顯微外科技術,對肢體損傷的急診和二期修復有豐富的經驗。擅長脊柱外科、關節外科、四肢創傷和周圍神經損傷的診治。擅長骨科領域關節疾病,在腰腿痛、骨科顯微修復、骨科創傷方面有較高的水平;擅長四肢骨折、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症、骨關節疾病、各種複雜型別的面板軟組織缺損、骨缺損、周圍神經損傷等疾病的診治。尤其擅長創傷骨折、斷肢斷指再植、面板軟組織缺損(骨缺損)修復手術治療。發表醫學論文多篇。
坐診時間:每週五上午
孫甫
副主任醫師 副教授 碩士生導師
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骨傷科分會青年委員
陝西省保健協會骨科內鏡分會委員
陝西醫學會全科醫師分會委員
陝西醫學會手顯微外科分會委員
陝西省骨與關節學會骨腫瘤分會委員
陝西省GCP評審專家
黃河金三角區域骨科協會委員
西安醫學會足踝關節分會委員
西安醫學會小兒骨科分會委員
Orthopedic Surgery and Rehabilitation Journal雜誌編輯委員會委員
德國約瑟夫基金會醫院訪問學者
從事骨科臨床工作十餘年,擅長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疾病的治療。2019年獲陝西省科學技術進步獎1項。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專案2項,主持中國衛生部吳階平醫學專項基金1項,陝西省自然科學基金重點專案1項,陝西省教育廳基金1項。發表論文十餘篇,其中SCI收錄5篇(第一作者)。Biomedical online雜誌,Plos one雜誌,實用骨科雜誌特約審稿人。獲國家發明專利1項,多次獲得校級優秀教師,校級師德先進個人,教學質量優秀獎。
鈔愈
副主任醫師
中國醫藥教育協會骨科專業委員會西安分會青年委員
陝西省骨與關節學會臨床康復治療分會委員
陝西省中西醫結合學會骨與關節病專業委員會委員
陝西省中西醫結合學會骨傷科專業委員會委員
陝西省中西醫結合學會圍手術期專業委員會委員
從事臨床工作十餘年,具有豐富的臨床經驗,掌握國內外骨科創傷方面的先進診斷治療理念,擅長各類四肢,脊柱創傷的診斷治療。獲得陝西省科學技術進步獎1項,陝西省高等學校科學技術進步獎1項,漢中市科學技術進步獎1項。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項,主持陝西省教育廳基金1項。發表論文十餘篇,其中SCI收錄5片,國家發明專利2項。多次被評為院級優秀工作者,優秀共產黨員,優秀帶教教師等光榮稱號。
來源:西安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