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匯點訊 快樂的寒假轉眼已接近尾聲,孩子們在開心地度過這段自由時光的同時,作為家長切莫掉以輕心,因為假期常成為孩子們視力發展的“分水嶺”。2020年全國兒童青少年總體近視率高達52.7%,其中6歲兒童近視率超過9%,近視低齡化問題顯著。儘管家長們對孩子的近視問題十分關注,但“小眼鏡”數量仍不斷增長。
“青少年兒童戶外時間少,電子產品的廣泛使用是‘小眼鏡’數量居高不下的首要原因。”南京醫科大學附屬明基醫院眼科主任沈燁宇說,不僅如此,在日常生活中,關於用眼、治療乃至配鏡的“坑”也不少。關於和視力有關的這些問題,交匯點記者採訪了明基醫院的眼科主任沈燁宇。
點開線上購物App,搜尋“護眼燈”,出現的產品一定會讓家長們挑花了眼。市面上護眼燈的價格從幾十元到幾千元不等,一個個陌生的引數,讓人看得眼花繚亂。
沈燁宇介紹,為孩子挑選護眼燈時,一個最重要的原則就是,相關引數要符合國家標準。2018年實施的國標GB/T9473-2017《讀寫作業檯燈效能要求》對讀寫作業檯燈的顯色、色溫、藍光危害、頻閃、照度、照度均勻等指標都有明確要求。
家長選擇護眼燈時,要儘量選擇沒有頻閃的護眼燈。沈燁宇解釋,每一次的閃爍,孩子的瞳孔都會跟著收縮、放大一次,無形中就會增加用眼負擔,眼睛就會感到疲勞。儘量選擇光的顏色為白中略偏黃。好的護眼燈模擬太陽光,形成人工模擬的白光。正常家裡使用的普遍是人工光源,而戶外都是連續光不會造成近視的增加。
問題二:塑形鏡戴到角膜上,會不會出現發炎感染或變薄?
一旦發生近視,家長為了防止孩子近視度數的繼續進展或進展太快,角膜塑形鏡成為不少家長的首選,但與此同時,不免有家長疑惑,塑形鏡戴到角膜上,會不會出現角膜發炎感染或變薄?
沈燁宇介紹,在門診中,因佩戴角膜塑形鏡而產生嚴重併發症的機率非常低。他解釋,角膜塑形鏡採用的是逆幾何“多弧”設計,透過物理作用將角膜中央區壓平,達到暫時降低近視度數的效果,達到白天擁有清晰視力的作用。同時,鏡片的第二弧區形成周邊視網膜的遠視離焦狀態,有效延緩眼軸增長速度,達到延緩青少年近視增長速度的作用。如果孩子出現眼睛刺痛畏光流淚的情況,及時停藥後去醫院接受治療,很快便能恢復。
問題三:低濃度的阿托品滴眼液安全嗎?
低濃度阿托品滴眼液是0.01%的阿托品眼藥水,是一種有效延緩近視發展的藥品,受到不少家長的青睞。由於目前臨床上還沒有0.01%的阿托品滴眼液成品,因此不少家長選擇境外代購。
沈燁宇表示,他並不主張自行購藥並使用,近視眼孩子要結合他的情況謹慎用藥。低濃度的阿托品滴眼液的原理是作用於眼底的脈絡膜,使其血管擴張,增加眼球壁厚度來延緩近視發展。長期使用是否會引起其他未來的眼部變化,目前仍在觀察中。在臨床中,即便面對必須要使用的情況,醫生在用藥時也要定期監測,不光看近視度數的發展、眼軸的長度,還要看調節功能的變化,將副作用控制在最低水平。
問題四:孩子視力檢查,每次都要查眼軸嗎?
通常,隨著孩子身體的發育,眼軸也會逐漸增長。正常人的眼軸長度出生約18mm,3歲時約22.8mm,成人約23.5-24mm。近視人群的眼軸通常大於24mm。眼軸越長會使近視度數越來越高,因此不少家長在視力檢查時,喜歡盯著眼軸看。
沈燁宇表示,眼軸的大資料標準值,只能作為參考,雖然存在一個均值,但其標準差挺大的,對於每一個孩子來說,單獨看眼軸,沒有意義。要系統地去觀察孩子發育期的狀況,切勿盯著某一個指標去判斷,一般的,青少年每年度數增加在50度之內,是屈光狀態穩定的一個標準。
佩戴框架眼鏡時,需透過標準的醫學驗光配眼鏡。包括近視的度數、散光度數和軸向,以及最容易被家長忽略的瞳距。瞳距的大小決定視線能否穿過鏡片正中心,若視線偏移則產生稜鏡效應導致斜視。需要提醒的是,首次驗光一定要在醫院進行,要進行散瞳驗光。
科學用眼,記住“三個二十”法則:
雖然學生、上班族、老同志的眼睛辛苦方式不盡相同,但是總體來說,不管是大人小孩,愛護眼睛、保護眼睛的方法,基本上都是通用的。“三個二十法則”是護眼法則,即近距離用眼20分鐘以上,要眺望20米以外的遠處物體20秒鐘以上。可以有效緩解眼睛的調節負擔,從而避免因長時間的調節過度而導致的近視增加。
沈燁宇表示,真性近視不可逆。他建議近視兒童或青少年每三個月至半年要進行一次驗光,度數變化在25到50度之內屬正常範圍,若度數變化大才需散瞳驗光,千萬不要盲目散瞳驗光。
交匯點記者 葉真 通訊員 李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