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個爭論激烈的話題——“酒精是一級致癌物”。此刻你端著酒杯的手,看到這句話,是否有一絲顫抖了?
關於“酒精是一級致癌物”
早在1988年,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就正式提出“酒精是一級致癌物”這個觀點。在世界衛生組織(WHO)公佈的《2018年酒精與健康全球狀況報告》中指出,全球每年有300多萬人因使用酒精而死亡,約佔死亡總數的5.3%,並且這個比例依然在逐年升高。
不僅如此,在2021年8月份,國家科技部官網發表一篇名為《加拿大一項研究表明部分癌症和飲酒有關》的文章,其中援引了《柳葉刀·腫瘤學》的研究結論,喝酒喝得越多,得癌症的機率越大。
很多人會說,我少喝點不行嗎?遺憾的是,從科學的角度來說,“小酌怡情”也是站不住腳的。
2018年,在全球頂尖醫學期刊《柳葉刀》上,釋出了一項迄今為止最龐大、最權威的關於飲酒對健康影響的研究,得出一個十分明確的結論:酒精的安全值是零。
可既然如此,又怎麼去理解,國家膳食指南中對於國民飲酒的“限量標準”呢?
事實上,關於飲酒限量標準,並不是指這個範圍內飲酒對健康毫無影響,只能是說考慮到一刀切的“禁酒”在實際生活中存在困難,因此,與其一味強調禁酒,不如設定飲酒限量標準,最大程度減少酒精對人體的危害。
關於紅酒有益健康
葡萄酒有助於軟化血管、降低心腦血管風險等等,你一定聽過。上世紀90年代,美國GBS電臺播出的“法蘭西悖論”中提到,“有人發現法國人民比較長壽,心血管疾病少,而他們有一個飲食習慣,那就是愛喝紅葡萄酒。”同一時間,一名叫Dipak Kumar Das的學者,他聲稱紅酒中的白藜蘆醇有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功效,並發表了大量學術論文。
有趣的是,當時葡萄酒行業被口感清爽、富含泡沫的啤酒衝擊,整個行業都不景氣。面對如此“轉機”,當然沒有錯過的理由。於是“葡萄酒保護心血管”的說法便甚囂塵上。
但實際上,這個觀點根本不成立!
首先,關於“法國人民愛喝葡萄酒和心血管疾病少”,這本來就是一個關於現象的描述,可能存在其他多方面因素的影響。事實上,那項調查所研究的法國人群,大多生活條件優越,注重自身健康管理,這樣的結論無法令人信服。
其次,Dipak Kumar Das學者,由於學術造假已於2012年被康州大學開除,他的大部分研究也存在資料偽造的情況。所以,一方面,白藜蘆醇是否存在軟化血管的功效存疑,另一方面,即便白藜蘆醇真的能起作用,葡萄酒中微乎其微的含量也讓這個討論失去意義。
綜上所述,葡萄酒有益心血管健康的說法已然不攻自破。
當然,“天天喝酒,身子骨還硬朗的很”這種例子確實存在。上述所有結論都是基於大樣本的人群分析,統計的也是人群的平均效應,討論的也只是風險。可能這個風險在某些人身上並不會發生,但你依然不能忽視它的客觀存在。其實本文的初衷並不是為了勸人戒酒,而在於把這個資訊傳達出去,至於是否依然繼續喝酒,取決於你。
【來源:讀嘉新聞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