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回顧2021,保障性租賃住房40城紛紛亮出了各自的籌建計劃,從土地供給源頭強化多主體供應、多渠道保障,但腳步有快有慢,城市間發展呈現分化格局。
2021年5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分別在瀋陽、廣州召開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工作座談會,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40個城市人民政府負責人分兩批參加。會議研究做好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工作,40個城市將大力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促進解決新市民、青年人住房困難問題列入重要議事日程。保障性租賃住房包括公租房和政策性租賃住房。
5年40城650萬套保障性租賃住房,供給壓力之大不言而喻。儘管各地舉措不盡相同,據ICCRA初步統計,基本遵循以下四個維度為著力點,拓展多元化籌建渠道——
存量。
879幅
截至2021年年末,40城存量住宅用地中涉及租賃住房地塊共計879幅(部分城市存量土地統計資訊尚未公佈),供地面積超過1700公頃,主要以公共租賃住房為主,近兩年出現了“保障性租賃住房”、“租賃型商品房”等型別用地。
新增。
700幅
在2021年新增土地供給中,40城中三分之二的城市,在土地拍賣過程中提供住房租賃專項用地或以競配建、競自持的方式提供租賃住房用地。2021年,29個城市的新增土地供給中住房租賃用地的地塊超過700幅,將提供建築面積近2000萬平米的各類租賃住房,而這些城市恰恰是人口淨流入城市。未在新增土地供給中提供住房租賃用地的11個城市,基本為人口淨流出城市(常州除外),住房租賃市場需求支撐力尚未形成。
一城
一策。
R4、安置房等
因地制宜、因城施策是住房租賃行業發展的特徵之一。40城在保障租賃住房供給方面也進行了適合城市發展步伐的各種嘗試,比如上海住房租賃專項用地R4、鄭州將安置房納入保障性租賃住房、廈門和青島以土地劃撥形式保證租賃住房供給等。熱點十城住房租賃市場發展多年,日益穩健成熟;經濟更為發達的華東、華南地區的試點城市也加緊了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的步伐。
其他。
392幅
各城市除了透過土地拍賣方式增加租賃住房用地外,部分城市也會透過土地劃撥、協議轉讓等方式提供租賃住房用地。40城中17個城市自2018年以來透過上述方式提供租賃住房用地392幅,可提供建築面積2880萬平米的租賃住房。
虎年之初,ICCRA“保障性租賃住房40城看板”欄目將上線,每月推出2期,持續關注40城住房租賃市場發展情況,形成租住幸福指數,並從城市看板、企業看板和產品看板三個維度深度分析,預測行業趨勢,以期為行業參與各方提供更多研究成果。
敬請關注。
ICCRA年終重磅研究成果——《中國住房租賃市場藍皮書·2021》正式釋出,關注ICCRA公號掃描文章下方二維碼即可獲取報告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