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敘述的VOOC閃充技術與同屬OPPO的SuperVOOC技術是兩條有差異的技術路線,請勿混同。
VOOC從何而來?它的原理是什麼?它實際充電錶現如何?7年過去,讓我們撥開綠廠當年精心設計的營銷話術的層層迷霧,透過實測,來看看VOOC的素顏到底如何。
提高充電速度的方法有兩種,一是提高電壓,二是增大電流。以高通QC2.0為代表的高壓方案,透過提高充電器輸出的電壓,增大了充電功率,給移動裝置的充電帶來了革命性的變化。
但每一場科技革命都伴隨著代價,而高壓方案的代價就是:嚴重的發熱。
我們回顧一下前兩章的知識:手機電池單顆電芯允許的最大充電電壓一般不超過4.45V,因此充電頭輸出的電壓要經過手機裡的充電晶片降到4V左右,才能安全充電。而QC2.0將充電器輸出電壓一下子拔到了9V,導致手機晶片降壓的負擔驟然增加,降壓的效率降低。
假設一顆充電晶片的降壓效率為85%,如果給它輸入18W功率,那麼只有接近18*85%=15.3W的功率進入電芯,而剩餘的18-15.3=2.7W左右的功率,只能以熱量的形式白白耗散,更糟糕的是,這每秒2.7焦耳的熱量堆積在機身,導致手機十分燙手。
意識到高壓方案的缺點後,一位工程師想改變這一切,他想嘗試一條截然相反的路線:低壓大電流方案。
工程師名叫張加亮,他在被戲稱為“綠廠”的OPPO工作。張加亮的構想是,既然降壓過程會導致發熱增加,那麼能否不用降壓晶片呢?他沒有選擇提高電壓,而是改用增大電流的方式來提高功率。這就好比用充氣泵來充氣球,高電壓就是加大力氣按壓泵,讓氣體流通的速度加快,而大電流就像增大充氣管子的管徑,這樣相同時間內能容許更多的氣體透過。
張加亮向公司報告了這個想法,卻遭到了公司上下的一致否決。理由也很簡單:其他廠商都準備用高壓方案,我們為什麼還要不走尋常路呢?
更何況,他的想法說著容易,實現起來卻困難重重。拋開技術研發不談,這項改動所需的成本就不菲,充電器、線材、手機介面、乃至晶片統統需要重新更換甚至定製。
張加亮只能自己幹,他向福布斯記者透露,由於初期不被公司認可,這個專案的研發經費只能自掏腰包, 甚至公司的實驗室也只能在工作時間外使用。為了方便,他在宿舍另搭了一個實驗室。他拉上三個同事,買來了實驗所需的晶片等材料,下班後就悶頭搞研發。
2013年,當這個業餘興趣小組將研發成果向同事們展示時,當初反對這個方案的人被這充電速度震驚了。經過層層稽核,張加亮的直接上司,即OPPO COO曾元清決定,將這個充電方案用在下一年的旗艦系列:OPPO Find 7 中。最後,意識到這套方案潛力的OPPO CEO陳明永拍板,OPPO Find 7 全系標配 VOOC 閃充。
關於VOOC閃充這個名字到底是什麼意思,官方給出了一個看起來有些牽強的全稱:Voltage Open-Looped, Multi-Step Constant-Current Charging (開電壓環,分段恆流充電)。
當年的綠廠就是這樣彆扭,營銷還停留在一種奇怪的理工科思維當中。例如說,前期VOOC閃充的賣點居然是電池的金屬觸點個數比常規電池翻倍。“多一點觸動,多一種可能”、“8個金屬觸點,就是VOOC閃充”這些廣告詞讓不知情的讀者如雲裡霧裡,得看完官方發的一整張長圖才能明白這些話是什麼意思。最後還是靠通俗易懂的“充電5分鐘,通話兩小時”才一統江山。OPPO這巷子實在太深,要不是沈義人團隊的神來一筆,VOOC閃充的酒香恐怕就要埋在這深巷中了。
不過,營銷並不是今天的主題,巷子深不深的問題姑且留給商業分析師去探究。我們要做的,是驗一下VOOC這壇酒到底真不真。
VOOC閃充一出場就宣傳能實現最大22.5W功率的充電,充電頭上標稱5V 4.5A的引數也讓人驚掉下巴。
等等,不是說Micro-USB最大隻能透過2A電流麼?VOOC是如何實現4A大電流的呢?我們回到第一款採用VOOC技術的手機:OPPO Find 7,先從它的Micro-USB口看起:
正常情況下, Micro-USB介面一共有五個引腳(pin),其中四個對應我們的老朋友:VBus(電源匯流排)、GND(地線)、D+和D-(資料線),還有一個ID引腳,用來給OTG識別裝置型別。
但 Find 7 的引腳卻有7個,為什麼呢?原來,綠廠魔改了Micro-USB介面,把 VBus和GND的引腳數量翻倍了,這樣能透過的電流就變得更大,再把的線芯加粗(同類的兩個引腳連到同一根線上),理論上能承載的總電流就能翻倍了。
再來看下官方大書特書的電池。Find 7的電池是可更換設計,根據官方給出的對比圖,電池的觸點也比常規的電池做了翻倍,有人猜想這塊電池可能包含了兩顆並聯電芯,或者裡面經過特殊設計等效於並聯,不過沒人拆過OPPO Find 7的電池(警告:私拆電池危險!)。不管怎樣,經過設計,理論上能進入電池的電流也翻倍了。
這樣一來,VOOC閃充的原理就能說得通了:透過包含定製晶片的充電頭配合魔改的資料線,使得充電頭最大能輸出4A左右的電流,到了手機後,電流分成兩路,給手機電池充電,這樣就能實現理論最大22.5W的快充。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VOOC的充電頭標註的電壓是5V,但實際充電時,輸出電壓通常低於5V。
這是為什麼呢?原來,手機和充電頭中各內建了一顆單獨的晶片,透過充電頭直接與手機通訊,手機實時向充電頭報告電芯的電壓,充電頭也實時計算和調節輸出電壓,使之到達手機電芯後能直接充電。綠廠宣稱,這樣的做法能避免使用手機內部的降壓電路。前面我們已經知道傳統的降壓電路會產生明顯的發熱,如果不用降壓電路,那麼就不會產生這部分的熱量。
也就是說,充電器已經幫電池把電壓降好了,不必再勞神手機裡的電路再去降壓了,就像媽媽已經幫孩子把食物處理成糜了,充電器(媽媽)直接往電芯(孩子)嘴裡送電流就行了,不需要孩子再咀嚼(降壓)。這就是綠廠宣稱的所謂“直充”技術。
當然,“直充”這套說法也容易引發誤解,綠廠系的營銷文案宣稱直充“無損耗”和“不發熱”,但事實上,其中一部分電能要透過電源管理晶片供給手機使用,還有一部分因為元器件和線路自身的電阻而不可避免轉化為熱損耗,因為電流較大,所以一定會產生熱量,因此綠廠一直在追求低電阻的元器件。另外,或許是因為使用的電池技術不成熟,難以經受大電流,初代的VOOC閃充也帶來了電池老化加速的問題,不少 Find 7 使用者在網上反映電池用著用著續航就尿崩的情況,與綠廠宣傳的“不傷電池”有出入。
但不管怎樣,總體來說,“直充”技術相比早期的高壓方案,在控制發熱方面確實有著天然優勢。
要實現這樣的直充方案,幾乎每一處硬體都需要特殊定製,可見綠廠為了做到“充電5分鐘,通話兩小時”下了很大決心。然而,如此帶來的問題是,從充電頭到充電線,乃至手機端,都是綠廠私有的定製件,要啟用VOOC快充,就必須使用綠廠特製的充電套裝,否則只能以低功率進行充電,充電器或者線材壞了基本上只能從OPPO官方購買(有少量授權的第三方充電頭和線),否則只能去買沒有安全保證的破解線。這種關於私有協議的爭論,一直持續到現在。
問題來了,綠廠把VOOC吹得那麼厲害,那實際充電錶現真如他們說的那麼快嗎?遺憾的是,當年科技媒體對充電的測試程度普遍沒有今天那樣詳細,我以前也沒有使用過OPPO手機。
為了徹底弄清楚VOOC,我自購了一臺2016年釋出的 OPPO R9s 手機,使用手機App(Charging Monitor)記錄和外接Power-Z KT-002電流表兩者同步測量的方式,測量手機從1%充到滿電狀態的全過程,記錄下各自的電壓、電流、電量變化以及手機的溫度。
在室溫24攝氏度情況下,5分鐘能充到30%左右,半小時充到70%左右,1小時31分UI顯示100%電量,1小時49分,手機App顯示輸入電流為0,充電器僅給手機執行供電,充電結束。
需要注意的是,我這臺手機經過前主人使用,電池有一定老化,所以測出來的結果與全新機有差別,每次充電錶現也有差異,時間僅供參考,看看就好。這裡主要關注的是充電階段:
一、分段恆流階段(也就是“閃充階段”):此階段VOOC直充電路連通,不使用降壓晶片。充電器和手機時刻保持通訊,即時調整充電器輸出的電壓,使其不需要經過降壓即可輸入電池。恆流階段也分為三段:
1.恆流 第一階段 3.5A
充電電流迅速增大到3.5A左右,然後又迅速降低到3.0A附近,充電器最大功率約18W,此階段大概完成前10%的充電。綠廠敢喊出“充電5分鐘,通話兩小時”的底氣大概就來自於這一階段。
2.恆流 第二階段 3A
充電電流緩慢下降,但維持在3A附近,此時充電器功率約15W,此階段大概完成10-35%左右的充電。
3.恆流 第三階段 2A
電量到達35-40%時,電流驟降到2A左右,功率維持在10W左右,此階段大概完成35-60%的充電。
二、恆壓階段
電量到達60-65%時,VOOC直充電路斷開,閃充結束。若干秒後電壓恢復到5V附近,手機內部的降壓電路開始工作,進入恆壓模式。此時,充電電流從1.5A逐漸下降到0,一直維持到充電結束。
遺憾的是,儘管我手上的這臺R9s的充電器標稱最大輸出電流為4A,然而充電時沒有達到宣傳的4A最大電流。可以看到,VOOC的充電經過了三段的電流變化,3.5A→3A→2A。這種分段恆流方式的好處是可以儘可能延長閃充時間。恆流階段結束後,VOOC直充電路會有一個斷開的間隙,隨後切換到傳統的充電電路進行恆壓充電。
在恆流階段因為有VOOC技術加持,充電速度相當驚人,半小時便能充到60-70%。現在看來可能不算什麼,但在當時手機界充電功率普遍10W不到的大環境下,這樣的速度可謂是一騎絕塵。
而相比之下從70%充到100%的過程就顯得有些漫長了,比前70%的用時還長。這是因為充電進入了恆壓階段,充電電流逐漸減小到零,充電速度逐漸放緩。
最值得注意的是溫度資料,在室溫24℃的情況下,在充電前我故意讓手機暖暖身子,讓電池在自身溫度為28℃時開始充電,結果非常令人難以置信:電池最高溫度出現在約8分鐘時,僅為30.2℃!這樣的溫度手摸上去甚至連溫熱感都沒有,更別說在R9s這金屬背板上,摸起來甚至是冰涼的。
實際算下來,如果加上線上材、USB介面等地方的損耗,VOOC閃充階段總的損耗(充電頭輸出的功率減去實際輸入電芯的功率)僅有10%-15%,而作為對比,QC2.0在快充階段的損耗高達25%-30%(使用單顆高通充電晶片),當時的QC 2.0快充,在室溫和不到18W的功率下,散熱不好的手機溫度就奔著40°C去了。
從實驗可以看出,VOOC的優勢除了能在短時間內從低電量快速回血,還有一個殺手鐧:充電時發熱量相對較小。這樣的溫度控制無疑給了使用者一種“安全感”,也成了OPPO線下導購的一個有力賣點。
快充戰爭的第一階段,大電流方案取得了技術路線上的領先,但沒有人能說自己徹底贏下了這場戰爭。 一方面是因為高通急速擴張的手機晶片市場份額使得QC2.0技術搭上了順風車,高通開放技術授權,允許製造商生產相容QC2.0的充電器,這樣QC2.0充電頭便能在市場上大量鋪貨而不侷限於哪一家廠商。而當時聯發科、華為等廠商出於相容性考慮不約而同地也選擇了高壓方案。另一方面,當時移動市場的霸主——蘋果,選擇了按兵不動,仍舊堅持12W的功率,它似乎一直在等待著什麼的到來。只是這一按,按到了2017年。當然,低壓方案的優勢也引來不少廠商效仿,根據張加亮的說法,VOOC推出後,不僅是同行,就連一些晶片廠商也跑來打聽VOOC的技術細節。這些對低壓方案的探索之後我們還會講到。
可混戰之下,遭殃的是使用者,他們要麼忍受著充電發燙的手機,要麼只能選擇一套私有的,連配套的充電寶都只此一款的充電套裝。更糟心的還有相容問題:除了三星AFC快充一直相容QC,各家快充方案互不相容,即使是同屬高壓陣營的QC2.0和PE+,也不能互相啟用快充,更別提全套定製方案的VOOC的相容性了,一旦用錯充電頭,使用者可能將忍受四小時慢充的煎熬。雖然後來出現了多協議充電頭,但時至今日,相容性問題仍然是一個難以根除的痼疾。這一切的根源其實都是從這場戰爭發端而來。
然而,這場戰爭並不會因為使用者的抱怨而停止,廠商為了抓住使用者的眼球,往往會忽視他們的真實需求,更不會單純為了使用者的需求而選擇和解或聯合。高壓方案遭遇短暫的挫折後,馬上又帶著兩套新的大招殺回了戰場。在講這兩套大招是什麼之前,我想先聊聊當快充戰爭即將進入白熱化階段的時點,最應該站出來調停這場戰爭的USB-IF組織,此時到底在幹什麼?
後記:
VOOC閃充的裝置最初使用的是充電頭和線相連的形式,一個體型碩大的充電頭拖著一根不能拔出來的線,非常不便攜(我沒買Find 7,就是因為這個玩意的充電裝置壓根沒法連到電流表上)。
後來改為頭線分離的形式,充電頭和資料線使用魔改的 USB Type-A 口連線:在 A 口額外加入一個觸點,資料線一端連線一顆定製的晶片,作為線材型別識別,只有透過識別的線材才能進行VOOC閃充。類似於以後我們會提到的E-Marker晶片。但是VOOC的這個識別觸點並沒有連到手機上,不具備通訊功能。
一加的DASH閃充技術是VOOC閃充技術的變體,順應時代改為了 Type-C 介面。後因商標糾紛不再使用DASH這個名字。
這篇文章技術內容稍多,是因為以前還沒有人對VOOC閃充進行一個系統性的總結。本著把問題徹底弄清楚清楚的想法,把VOOC能測的地方都測了一遍。還有一部分比較硬核的內容(例如手機和充電頭如何通訊、恆流階段為什麼要分成幾段、轉換效率的估算等等)因為我的水平和篇幅限制很難說清楚。另一些涉及OPPO商業秘密的細節我不能,也不敢獲得。行文不足之處,還請多擔待。
部分圖片來自網際網路。
本文整理自酷安@Katmai。
這裡是天馬科技,分享各種乾貨,期待你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