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擊疫情的戰場上,每當看到醫務人員殺菌消毒的鏡頭,我都不由想到古代醫療衛生條件遠不及現代,古人怎麼殺菌消毒呢?
其實,古人很早就有殺菌消毒的意識了,在疫疾爆發的區域,人們通常會使用醋或者石灰粉進行消毒。
早在先秦時期,人們就掌握了一些漱口殺菌的方法。在《禮記》中有“雞初鳴,鹹漱”的記載,可見在清晨漱口是當時的一種潔牙殺菌方法。古人常使用的漱口水有酒、醋、鹽水、茶水等,酒、醋、鹽水等有解毒殺菌的作用,而茶葉中含有氟和維生素,不僅可以防蛀,還可以保持口腔清潔衛生。
在宋代,有用艾蒿、蒼朮等藥物驅趕蚊蟲以預防瘟疫的習俗。每年的端午節,正是仲夏時節,氣溫驟然上升,蚊蟲開始肆虐,細菌開始流行。民諺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端午節人們把艾條插於門楣,將菖蒲懸於堂中,作為重要的除穢祛疫的方式。艾草的莖、葉都含有揮發性芳香油,它所產生的奇特芳香,可驅蚊蠅、蟲蟻,淨化空氣。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是提神通竅、健骨消滯、殺蟲滅菌的絕佳藥物。而且端午節這天,人們灑雄黃水,飲雄黃酒,也是激濁除腐、殺菌防病的手段。
我們的祖先早就發現了青黴素。據傳說,一千多年前,唐代的裝裱工匠用麵糊裝裱書籍時,由於沒有將麵糊保管好,導致麵糊上長了一種綠毛樣的黴。裝裱工偶爾被刀剪割傷,便用這種發黴的麵糊塗在傷口上。雖然那時科學不發達,不知道發黴的麵糊內有一種殺細菌的青黴素,但這樣的殺菌妙招卻一直保持很久。
古代民間,還有除夕飲用屠蘇酒防病祛疫的習俗。據說屠蘇酒是漢末名醫華佗創制而成的,用大黃、白朮、桂枝、防風、花椒、附子、桔梗、烏頭等藥材搗碎,用袋子裝起來,懸放在井中,等到歲末時取出,放進酒裡煮沸,能起到“一個飲,一家無疫;一家飲,一里無疫”的預防效果。
在疫病流行期間,為預防相互傳染,古人十分重視對飲用水源的消毒保護。水井就是古人為保護飲用水源而發明的,還給井加欄、上蓋,以防止蟲、鼠、人掉入。明徐光啟《農政全書》中所謂“冪(蓋)防耗損,亦防不潔”,說的就是這個意思。水井也是古人治療和預防傳染病的載體之一,必要時直接將藥物投入井中,供大家飲用。宋代,已經有“百沸無毒”的概念,使用煮沸的消毒方法,並且避免吃生食、喝生水,防止交叉染疾。
古人還常隨身配掛用白芷、艾葉、辛夷、薄荷、冰片、石菖蒲、貫眾、藿香、佩蘭等中藥香料製成的香囊,用以闢穢醒神、抗菌、抗病毒。配掛香囊源自中醫“衣冠療法”,香囊內的中藥香料成分散發出來後,在口鼻周圍形成一個高濃度小環境,可有效驅除從口鼻而犯的瘟疫之氣。
此外,古人用梅子的果實熬成湯飲,用於治療消化道的感染;用雄黃碾成細粉塗抹在額頭、鼻子、人中、耳門,透過面板吸收以發揮防疫作用;鼓勵多吃大蒜,以“除風溼,破冷風”。諸如此類,都是古人殺菌消毒避疫的豐富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