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子晚報網2月11日訊(通訊員 劉威 記者 朱鼎兆)9日,淮安市婦幼保健院婦科團隊為45歲的趙女士(化姓)實施了經臍單孔腹腔鏡下全子宮+雙側輸卵管卵巢切除術。這是一次依靠基因“解碼”進行的預防性手術,直接降低了高風險遺傳性卵巢癌的發生率。
前段時間,趙女士到淮安市婦幼保健院做婦科檢查。詢問病史,醫生得知趙女士2021年6月做過乳腺癌根治術。“對於這樣的腫瘤病人,我們會建議她做一個基因檢測,看一下是否有基因突變”我院婦科副主任、主任醫師張春花說。
基因檢測的結果並不樂觀。“檢測提示BRCA1/2基因的胚系突變,這種突變攜帶者發生卵巢癌的風險分別高達54%和23%。我們對於篩查出BRCA基因突變攜帶者,可以提前干預,在沒有生病的時候,提前給她做預防性子宮附件手術,不讓她發展到子宮內膜或者卵巢癌的時候再手術,這種在適當的年齡選擇預防性切除的方法,可以降低患者患癌的風險,減輕患者心理負擔,減少社會和家庭的經濟成本。張春花說。
卵巢癌為婦科惡性腫瘤發病的第3位,早期無乎無明顯症狀,當出現腹水和腹脹等症狀就診時,已經是中晚期。所以,基因檢測對預防卵巢癌的發生有非常積極的意義。“經過我們團隊的綜合評判,以及和患者充分溝通,我們決定為趙女士實施預防性的切除手術,手術和普通的子宮附件切除是不一樣的,對於血管韌帶腹膜切除的範圍都有特殊的要求,且術後的病理化驗也和正常的病理要求不同,要特殊方法來防止隱匿性癌!預防性切除術對於BRCA突變攜帶者可降低約81%的卵巢癌發生風險和約68%的全因病死率,支援BRCA突變攜帶者完成生育後應該考慮行預防性附件切除術。與其他預防及監測措施相比,切除卵巢可直接降低這類高風險遺傳性卵巢癌的發生率與死亡率。”張春花說。
醫生表示,癌症基因檢測確實對腫瘤的高危人群起到一定的預測和防範作用,但是也不要因為檢測結果顯示具有未來患腫瘤的可能性而給自己帶來沉重的壓力,應該積極面對,及時處理,防患未然。
是不是我們正常人群都需要做基因檢測來預防腫瘤呢?答案是否定的,張春花說,需要做基因篩查的人群,都是腫瘤的高危人群:第一個就是說如果家族裡已經有明確基因檢測是陽性的病人,另外就是年紀比較輕但是患有惡性腫瘤的病人,還有就是同一個人身上有多種惡性腫瘤,比如得了結腸癌,又得子宮內膜癌的患者,還有就是家族裡直系三代都是有同類型腫瘤的需要檢測,比如外婆的卵巢癌,媽媽卵巢癌,女兒也應該做檢查。
校對 徐珩
來源:紫牛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