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大家久等啦!今天我們除了有當地特色的毛蔥,還有一些在冬季熱賣的水果——凍梨!”10日,農安縣哈拉海鎮程家坨子村一間堆滿農產品的儲藏庫裡,返鄉創業的90後女大學生馬熒在中午時間開始了直播。“正月初八開工後,直播平臺每天都能售出1500單,過年這些天加起來有5000單以上。”馬熒說。
作為一名“新農人”,馬熒給這片土地和毛蔥單一的市場環境帶來了“新流量”,同時她也琢磨著新年新夢想:做自己的品牌,把身邊更多的農戶帶動起來,讓每個人都跟上時代潮流。
直播間裡,馬熒的身後堆滿了毛蔥和貨箱,十幾名農民正在篩選毛蔥,還有的在進行最後的封箱,開播不到一個小時便售出130餘單。
“直播帶貨能這麼順利,也是因為父親成熟的種植技術、供貨渠道和老客戶。”馬熒說。螢幕上的農地裡,拖拉機、除草機、收割機是父親的種地農具;螢幕上的倉庫裡,一張桌子、一個支架、一部手機是馬熒的直播“農具”。就這樣,父女二人各司其職,客源慢慢從線下老主顧變成線上新粉絲。
自從開直播以來,馬熒每天工作時間都在14個小時以上,平常和朋友出去看電影、吃飯的時間,讓她全部利用起來研究怎樣賣貨、什麼價位、怎樣能賣的更多一些。“為了讓顧客更直觀地感受到不同價位毛蔥的區別,我自制了毛蔥大小區分盒,顧客能更直觀感受到不同質量不同價位,也能減少我在直播期間回答觀眾重複內容的次數。”
從去年夏季開始,馬熒僅用不到半年時間就成為遠近聞名的“帶貨王”,在她的努力下,當地的主要經濟作物毛蔥也從單一的線下銷售轉而乘上了網際網路的東風,一路銷售看漲。村民家的蔬菜、大米,採摘的土特產也都透過她的直播發往全國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