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年春節剛過,樓市傳來兩個訊息,和足球一樣,一好一壞,那麼,2022年的樓市會“好”起來嗎?
一、春節假期樓市成交低迷
春節是我國傳統節日,假期長達7天,往往也算是樓市的好日子,然而2022年的春節,樓市表現卻不盡人意。
根據中國指數研究院的監測,2022年春節期間(1月31日-2月6日),重點監測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積較去年春節相比下降51%。諸葛找房資料則顯示,2022年春節假期重點15城新房成交959套,創近5年同期新低,同比去年春節下跌42.1%。誠然,近兩三年受疫情影響,春節樓市表現都不太理想,但2022年的春節樓市卻太過“低調”了。
在整體低迷的樓市下,分化行情依然繼續。2022年春節,中銀證券跟蹤的47個城市中,一線城市增長顯著,較2021、2019年春節新房成交面積同比分別增長75.7%和262%,如上海春節期間新房成交10.3萬平方米,同比去年上漲了超300%。三線城市則顯著承壓,較2021、2019年春節新房成交面積同比分別下降62.7%和85.6%,雖然國內多地都在提倡“就地過年”,但返鄉人群依然不少,不過卻僅僅是返鄉而已,並沒有置業,這就造成了三線城市樓市的冷清。二線城市成交量較2021年春節下降60%左右。
二、保障性租賃住房專案有關貸款不納入“五檔分類”
2月8日,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發布了《關於保障性租賃住房有關貸款不納入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的通知》,明確保障性租賃住房專案有關貸款不納入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按照依法合規、風險可控、商業可持續的原則,加大對保障性租賃住房發展的支援力度。
眾所周知,在2021年正式實行的“五檔分類”,分檔設定了房地產貸款餘額佔比和個人住房貸款餘額佔比兩個上限,之後就是一場席捲國內大多數城市的“房貸荒”,直到去年10月“兩個維護”提出後,房貸利率逐步下調,房貸放款時間縮短,這種情況才得以緩解。如今已是2022年,信貸環境本就在邊際改善,加之年初銀行信貸資金充裕,關於個人住房貸款這一點還真用太擔心。
當然,今天高層釋出的這項通知,是徹底將保障性租賃住房與商品房的個人住房貸款分開了,購買商品房的按揭貸款依然要受到限制,雖然年初乃至上半年都有可能不會,但誰知道下半年銀行信貸資金收緊的時候,會不會發生去年“房貸荒”那樣的情況。而從今年開始,保障性租賃住房則不會受到限制了,無論銀行有多麼“缺錢”,關於保障性租賃住房的貸款是能貸則貸,絕不拖延,這能幫助新市民、青年人等群體緩解住房困難,一定程度上解決大城市住房突出問題。
三、2022年的樓市會“好”起來嗎
1月百城房價環比依然還在下跌,虎年春節樓市成交低迷甚於過去兩年,那麼2022年的樓市還有希望“好”起來嗎?
一方面,炒房客希望的“好”不會再有。“房住不炒”已經是樓市長期堅持的主基調,2021年樓市調控高達651次,2022年1月就有66次,這說明調控是不會有絲毫放鬆的,即便今年1月的調控措施中有部分“救市”動作,也不過是三四線城市不得已的“維穩”辦法,不會是樓市鬆綁的標誌,也不會有房價大漲出現。樓市成交的暫時低迷,其實正說明了市場主體在變化,炒房客已經“不敢”再逗留,剛需和改善才是現在和未來房地產市場主力軍。
另一方面,房地產良性發展的“好”是必然。調控措施從嚴到“穩”,包括信貸環境邊際改善、支援剛需和改善的合理購房需求、保障性租賃住房專案有關貸款不納入“五檔分類”等等,都是為了更好的穩定樓市,不斷完善房地產長效機制,從高增長到高質量發展,促進房地產良性健康的可持續發展,這才是房地產真正的“好”。
綜上所述,春節剛過,樓市傳來的兩條訊息,可以說是一好一壞,不過我們相信,2022年的樓市會“好”起來,當然是房地產良性發展的真正“好”起來。